以紀錄片故宮系列為例,展現中國傳統音樂的獨特性:旋律

2022年11月24日23:00:35 資訊 1483

以紀錄片故宮系列為例,展現中國傳統音樂的獨特性:旋律 - 天天要聞

如果說紀錄片是一個獨立的話語單位,那麼除了起決定作用的鏡頭語言之外,聲音語言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聲音語言包括解說詞、同期聲與配樂三個部分,主要起到補充敘事、刻畫空間、渲染情緒,增加現場感的作用。

從藝術觀賞的經驗出發,人們對畫面的真實感受和聲音的關注是密切相關的。它不僅僅是一種補充手段,而是具有完整的形象。

以紀錄片故宮系列為例,展現中國傳統音樂的獨特性:旋律 - 天天要聞

中國故宮紀錄片作品中均體現出濃烈的抒情色彩與深厚的人文素養。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功勞來自於善用聲音語言的效果加成。

從解說詞上來看,中國早期紀錄片的解說詞是說明性的文字,是純粹的信息輸出與介紹,目的在於向大家科普歷史知識。

以《故宮》、《故宮100》、《盧浮宮遇見紫禁城》《台北故宮》為代表的新時期作品的解說詞則發生了轉變。

以紀錄片故宮系列為例,展現中國傳統音樂的獨特性:旋律 - 天天要聞

對於歷史,更多地採取一種闡釋的視角。這是一個從說明文到散文的過程,闡釋歷史、敘述歷史,就鮮明地加入了人作為主體的作用。

一些傳說、故事,包括神話,都被包含於其中,重要的是這樣的解說空間是開放的。它展現了一種邀請,邀請觀眾共同去思考與探討。例如《故宮》第一集的解說詞開篇便奠定全片基調:「是誰創造了歷史又是誰創造了歷史中偉大的文明。

以紀錄片故宮系列為例,展現中國傳統音樂的獨特性:旋律 - 天天要聞

《故宮》的解說詞充滿著貫穿古今的思索與追問。這是一個重複句式,兩個同樣句型的提問在片子一開始就拋出問題,拋給觀眾。這兩個問題並不需要馬上進行解答。

觀眾在觀看完全片後也會因人而異地得出自己的答案。它是創作者對自己的提問,更是一個民族、歷史對於自身的內省,而不是開篇名義,直言我要說什麼。

以紀錄片故宮系列為例,展現中國傳統音樂的獨特性:旋律 - 天天要聞

《故宮》的解說詞改變了說明式的直白簡單,也收住了過於泛濫的抒情,而是更加思辨、內斂地敘述著歷史,得出了厚重文化層面上相應的優美。

此外,解說還迴避了明確的詞語指代,比如將「中國人」敘述為「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將「過節」解說為「依然延續著自占以來的傳統」,這樣的敘述方式透露出行為主體的內在文化含義,也由此貼近擁有同源文化心態的觀眾們。

以紀錄片故宮系列為例,展現中國傳統音樂的獨特性:旋律 - 天天要聞

這是一種貼近人文心理的思緒,是一種非常情感化的講述。中國故宮題材紀錄片中的配樂雖不如《故宮的記憶》這般出名,卻也是經典之作。兩者的音樂風格如出一脈的悠揚、深沉、大氣。它既有歷史滄桑的傷感,又有泱泱大國的宏偉氣度。

在聲音情感的處理上非常符合傳統美學。它不一味的宏大、莊嚴,也不一味哀傷、纏綿,而是更為典雅、溫和,頗有中和之美。

以紀錄片故宮系列為例,展現中國傳統音樂的獨特性:旋律 - 天天要聞

中國傳統音樂的獨特性不在於樂器的選用,而在於旋律上的審美傾向。並且,無論是西方的管樂、弦樂,還是中國的民樂都合適地被運用在片中,與畫面、解說詞相得益彰。

幾部中方紀錄片中的配樂都不是單一、重複的,而是會配合畫面進行調整,或悠揚婉轉、或大氣莊嚴,靈活變通。從同期聲來看,一切也都以服務故宮形象為首要任務。

以紀錄片故宮系列為例,展現中國傳統音樂的獨特性:旋律 - 天天要聞

最為典型的,是每一集《故宮》的片頭音效,嘈雜的機器運轉和汽車鳴笛的聲音,慢轉為鐘錶聲和開門聲夾雜,隨著遊人的出現轉為隆重的鼓點,接著出現故宮的全景,再到故宮的模型,鼓點混雜了金屬聲音,由混雜到節奏清晰,最後泛黃的背景落下「故宮」兩個大字,聲音逐漸減弱。

它反其道而行,避開了常理中的民樂,用這樣一種敲打心扉的「重低音」開篇,打開了故宮之門,也打開了觀眾的心門。為觀眾在現代都市的喧囂之中,打開一扇通往歷史的大門,望能從中找到心靈的寄託歸處。

#頭條群星10月榜#

資訊分類資訊推薦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 天天要聞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陳建州風波牽連多位明星#近期,台灣省藝人陳建州性騷擾事件越演越烈,已經有三位女藝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澀會美眉妖嬌出來指控陳建州對她們的性騷擾行為。陳建州妻子范瑋琪則發文力挺老公。范瑋琪發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帶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 天天要聞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赴歐勞工上船前消毒洗澡,發放印有編號的外衣、褲子、腰帶及內衣、草帽及鞋襪等,還統一配置毛毯、鋪蓋、水杯和鐵飯碗的工具包,並在離國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軍訓。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 天天要聞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頭條創作挑戰賽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記#​#電視劇向風而來行徵文#​最近我右側的眼睛好難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覺看東西不太清楚,視力下降很明顯,頭也暈暈的,悶悶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陽後有沒有這個癥狀。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 天天要聞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我有一個姓於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於。老於今年五七多歲,北大畢業,清華讀的碩士,北師大讀的博士,妥妥的學霸。他現在是一家廳級單位的副總工,待遇也不錯。在我們這些人眼裡,那可是人中龍鳳,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後,大家照例吹捧這位學霸朋友。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 天天要聞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街上有那種賣字畫的店鋪,這種店鋪非常的少,因為懂畫的人也少。店鋪的老闆是個愛畫之人,不是名家的畫,只要是畫的好,價格合適,他也會收下,或者幫忙寄賣。王立是一名沒有任何名氣的畫家,經常會拿一些畫到店裡寄賣,幾百到幾千的價格都有。這一天,王立又拿來一幅畫,說是要寄賣。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 天天要聞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節目被網友們重新翻出來,比如《今日說法》,網友們甚至還列出了必看節目單。說到必看的「電子榨菜」,網友們紛紛調侃起了一檔節目,它十分喜歡以農村口耳相傳的驚悚故事為開頭,經過不斷的探索,最終以科學的手段解釋靈異現象,它就是《走近科學》。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 天天要聞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作者:朱鈞賢 攝影:竹葉青「老闆,還有什麼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時止步,愕然的轉過身來。徐文琪將手中的鋼筆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視了她們一眼,道:「還有幾個問題要對你講一講,我們飯店是食品服務性質的,首先必須要求清潔和衛生,還有的是要注意服務態度必須熱情周到,使客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