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舉辦地卡達為什麼那麼有錢?
有一個人物至關重要,他就是卡達的前國王哈馬德。
哈馬德他爹在位期間,吃喝玩樂,大手大腳,花錢如流水,而且非常喜歡出去旅遊。
有一次趁他爹外出旅遊時,哈馬德決定要篡位,就以他爹過於揮霍為由,逼他爹退位。
然後告訴他爹,你要是不退位就別想再回國,然後把他爹的資金全部都給凍結了,就這樣哈馬德順利坐上了王位。
上位後便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幹得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花巨資購買設備,把本國的天然氣進行液化。
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干?
因為卡達有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單一氣田,如果按面積計算的話,卡達國土面積的一半都是氣田。
在哈馬德的努力下,卡達一躍成了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氣生產和出口國。
從卡達的地理位置我們也能看得出來,前面吹著海風,後背吹著風沙,海運物流業是卡達的拿手絕活,這樣它就可以通過海運,把液化天然氣賣到全世界任何一個有需要的地方。
卡達還有一樣東西就是石油。
雖然它的石油儲量連世界前十都進不了,但卻憑藉石油和天然氣這兩種世界上最緊俏的資源,成為非常富有的一個國家。
卡達的富裕與沙特的富裕不一樣,在沙特往往貧富差距特別大,普通人享受不到太多資源帶來的紅利。
而在卡達,老百姓的年人均收入早在2006年就已經達到了98萬人民幣,平均收入在亞洲排行第一。
在社會福利方面,不僅水電氣不要錢,而且讀書、留學、醫療服務都不用花一分錢,失業率不到1%,
有人說卡達的富裕是應該的,因為卡達沒有多少人口,一個國家真正的卡達人不到40萬,甚至沒有我們一個小縣城的人口多,同時擁有大量的資源。
但這並不意味著就一定可以富裕。
比如委內瑞拉,擁有世界第一的石油儲量,但老百姓卻窮困潦倒。
還有俄羅斯,雖然擁有世界第一的天然氣儲量,GDP跟我國廣東相差無幾。
卡達之所以能全民富裕,關鍵還在於哈馬德和他的妻子莫扎。
他們早就意識到資源遲早會有枯竭的一天,於是卡達設立了財團,開始滿世界搞投資,全球各地幾乎都有卡爾塔的資產。
卡達是德國大眾背後最大的股東,擁有倫敦希思羅機場20%的股權,收購了義大利奢侈品牌華倫天奴。
大巴黎俱樂部背後的金主也是卡達,伊布拉希莫維奇、迪瑪利亞、梅西,巴西核心內馬爾、法國金童姆巴佩,都曾經或者現在依舊是它的員工。
英國、俄羅斯、美國、日本....有不計其數的的產業與資產都是卡達的潛在投資或購買對象。
2022年卡達世界盃,是世界盃史上花費最多的一屆,為了順利辦好這屆世界盃,卡達已經花出去了2290億美元,大約相當於1.5萬億人民幣,而且還為世界盃特別建了一座城。
它算的不是經濟賬,卡達想要的是通過世界盃,擴大自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同時卡達還鼓勵國外勞動力前來卡爾塔就業,卡達總人口約265.8萬,真正的卡達人只要不到40萬,其中85%都是外籍人口,卡達的經濟增長也已經高度依賴外國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