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的一個深夜,汪興剛剛下車,黑暗中突然竄出兩個人,「砰砰」兩聲,汪興倒地身亡。
經過兩年多的艱難取證,案件終於水落石出,幕後主使竟是身價千億的袁寶璟——汪興的老闆。
一個是億萬富翁,一個普通員工,究竟是什麼樣的矛盾,竟讓袁寶璟選擇如此極端的方式?
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故事要從袁寶璟的發跡說起。
01
袁寶璟,1966年生於遼寧遼陽,自幼貧困,所以從小他就立志要考大學、要考到北京去,即便復讀了兩年,他也不改初衷,終於考進了中國政法大學。
讀大學時,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賺錢,所以他幾乎沒有娛樂時間。
一有空閑,他就給別人抄信,寫信封,除此之外,他還給老師抄文章,可這些都是辛苦錢,靠這個永遠不可能變富。
所以,攢夠第一桶金後,他立即買了一輛二手三輪車,給小商店送貨。
雖然又小賺了一筆,可袁寶璟明白,這樣踩三輪車並不能快速致富,那頂多叫「練攤」,根本無法改變命運。
所以,他一邊踩三輪,一邊挖空心思找到快速賺錢、快速致富的辦法。
▲練攤(圖文無關)
從小地方到了大北京,繁華的大都市打開了袁寶璟的眼界,他認定,只有留在北京才能賺到大錢。
可留下來又談何容易,他思考了很久,終於想到了兩條路:一是留校;二是娶一個北京媳婦。
可沒錢、沒背景,讀大學的這幾年,他一門心思賺錢,成績一塌糊塗,留校無異於天方夜譚。
那就只剩下一條路了。
很快,他相中了北京女孩宋海雲,略施小計,迅速虜獲了宋海雲的芳心,畢業後兩人順利結婚,袁寶璟也因此得以留在北京。
袁寶璟也成了同學們羨慕的對象,更讓人羨慕的是,袁寶璟還捧上了「金飯碗」。
他順利進入金融系統工作,拿上了令人咂舌的高收入。
可是,僅僅三年,他就辭職了。
袁寶璟明白,工資收入雖然可觀,但跟他所追求的「發達」還相去甚遠,所以在積累了一些「本錢」之後,他辭職註冊了「建昊實業發展公司」,拉開「賺大錢」的架勢。
上大學的經歷再加上三年金融工作的加持,袁寶璟瞄上了在當時根本沒人重視的科技成果轉化。
第一個項目就是「小黑麥」工程。他用籌集起來的20萬買下「小黑麥」技術,開始當起了農民。
▲黑小麥
半年後,小黑麥就迎來豐收,這次有點像押寶的投資,竟然讓他賺了200萬。
然而,袁寶璟並不滿足,他要更快、更多地賺錢。
他熟悉銀行業務,很快成為玩資本、賺快錢的高手。
他以建昊的名義低價購買其他上市公司股權,經過重組,行情好轉後賣出獲利。
1994年,袁寶璟利用自己不算雄厚的資金,參股收購一些將要倒閉而在他看來又有前景的企業,用控股51%,與占股49%的股東簽訂「股權回購合同」,承諾數年內用原價買過來,一下就擁有了1000萬估值企業的全部產權。
再將企業資產抵押給銀行,從銀行貸到1000萬後,再如法炮製收購下一家企業。
就這樣,袁寶璟一口氣收購了13家企業,賬面資產高達37億元,旗下企業和子公司達60多個,這讓「建昊」成為名副其實的企業集團。此時的袁寶璟才28歲,人稱「北京的李嘉誠」。
隨著財富的迅速積累,各種榮譽也紛至沓來。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創辦了一個「世界青年創業大賽」,國內只有他獲得大獎。
「暴富」的目標已經順利實現了,此時的袁寶璟更加渴望名望。他耗資1000萬,創立「建昊獎學金」,專門資助貧寒學子。巨資助學,引起廣泛好評,袁寶璟又順利收穫了名望。
▲獎學金(圖文無關)
名利雙收後,宋海雲就不再是他所認為的「良配」了,1990年,袁寶璟與宋海雲離婚。沒過多久,就娶了第二任妻子,美麗、知性的舞蹈家卓瑪。
▲ 袁寶璟的妻子卓瑪
袁寶璟在30出頭的年紀,名利雙收、嬌妻溫柔,人人稱羨。
也正是這樣順風順水的發展為他的死埋下了導火線。
02
袁寶璟用短短十年走上了人生之巔,這讓十年前與他一起赴京的「大哥」汪興心裡很不是滋味。
汪興1958年生於遼寧遼陽,是個非常出色的警察,曾經破獲上百起大案,被譽為「遼陽亨特」。
1985年,27歲的汪興到北京培訓,在火車上偶遇了去政法大學上學的袁寶璟。
袁寶璟看到穿著草綠色上裝的汪興,熱情地上前打招呼,還幫他安放行李,倒茶送水。
兩人很快熟絡起來。
袁寶璟覺得找到一個年長8歲的大哥,在北京也多個依靠。而汪興也一有閑暇,就去政法大學看望這位小弟。
但是,袁寶璟的發跡速度,大大超出汪興的預想。
從北京培訓回來還在干老本行的汪興,每次想到當年的毛頭小伙,現在搖身變成了億萬富翁,內心就像打翻了五味瓶。
他不禁打電話,向昔日的小弟討教起賺錢的門路。袁寶璟很熱情,邀請汪興去北京面談。
汪興毅然辭職赴京,做起了發財夢——他要跟著袁寶璟炒股。但是,沒有炒股經驗的汪興很快被割韭菜,手上的本金折進去一半。
這期間汪興陸陸續續向袁寶璟借了幾十萬,結果都血本無歸。他只好再次向袁寶璟求救,希望投到他的門下甘做小弟。
袁寶璟在電話里滿口答應,但當汪興興緻勃勃地來到他的辦公室時,袁寶璟說了一通冠冕堂皇的話,一杆子把汪興支到了深圳,到「南方建昊公司」任經理。
在汪興心裡,深圳怎麼能跟北京相比?他心裡很不平衡,覺得現在給袁寶璟當小弟的資格都沒有了,失望之餘,心中甚至升起了怨恨。
1996年,袁寶璟在快錢賺得順風順水的當口,卻在股市上突然虧損了1個億。
他認定是四川「期貨梟雄」劉漢坑了他,他派人暗中幹掉劉漢,沒想到不僅沒能成功,反而差點連累自己坐牢。
這時,他想到了汪興,汪興滿口答應,卻也沒能成功。
汪興本以為自己跟袁寶璟之間有了這樣的「秘密」,這一次袁寶璟能給自己安排個好差事,沒想到袁寶璟又把他派到懷柔一家藥廠擔任副廠長,汪興的預期再次落空。
接二連三的不被待見,讓汪興對袁寶璟的怨恨日益加深。他開始搜集袁寶璟的各種違法犯罪證據,以此為要挾想從袁寶璟處謀利。
從1998年開始,汪興連續三年不斷用電話威脅袁寶璟,恐嚇也不斷升級,多次用「大卡車撞你的小轎車」、「抓住你兒子」、「寫信舉報你」這樣的方式,試圖威逼袁寶璟出錢了事。
袁寶璟不勝其煩,這時才意識到,汪興掌握了他不少見不得光的事,只劉漢這一條,就能毀了他。
▲袁寶璟受審
他趕忙找來二哥袁寶琦商量對策,二人決定出錢讓兩個堂兄弟袁寶森和袁寶福去做掉汪興。
汪興在與袁寶璟打心理戰無效的情況下,舉報了袁寶璟。
於是2003年10月,袁寶福向汪興開了槍。
就這樣,昔日的好兄弟因錢財、利益生恨,不死不休,袁寶璟的人生也跌向了不可挽回的深淵。
03
2003年11月底,袁寶璟、袁寶琦、袁寶森先後被抓。2004年9月,袁氏三兄弟被判死罪,袁寶福死緩。
即將行刑前,袁寶璟依然在尋求「自救」。
他通過妻子和律師,想通過檢舉揭發保住性命,甚至寫三頁捐贈書,願意捐出自己控股的印尼某油田40%的股份。
按當時世界原油市場價格計算,袁寶璟所佔股份價值超過2520億元,而他自願捐贈的部分價值495億元。
這一消息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有人認為,袁寶璟畢竟為社會創造了財富,還把巨資捐獻給國家,可以免死。
也有人認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殺人償命,再多的錢也不能越過法律。
金錢怎能凌駕於法律之上?
最終,遼寧省高院頂住壓力,維持了遼陽中院的原判,袁寶璟被執行了注射死。他也是我國被執行「注射死」的第一人。
▲袁寶璟等袁氏四兄弟受審
結語
袁寶璟短暫的一生似乎是為錢而奮鬥的一生,為留京而結婚,為賺錢而賺錢,彷彿在他的眼中,人的一生只剩下對利益和錢財的追求。而當人只剩下錢財、利益時,人生的航向就發生了偏離。
事實上,除了錢財和利益,人生中還有很多重要的東西,比如健康的身體、富足的精神、遙遠的夢想......
馬克·吐溫曾說:如果你懂得使用錢財,它就是一個很好的奴僕;如果不懂,那麼錢財就變成主人。
我們應該做錢財的主人,而不能被錢財所奴役,否則,人永遠只能生活在貪慾里,感受不到人生的樂趣。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作者:手帳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