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男人此生有兩次轉機,一次轉機在35歲之前,另一次轉機在49歲之後。
35歲之前的男人,一般都有幹勁,有精力,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按照人生的發展周期來說,能夠干出成績的年齡,多半集中於30歲到35歲這五年。
所謂「三十而立」。真正的「立」,不僅僅是成家立業,還是人們能夠立身於世,有自己的資產和地位的概括。
過了35歲,男人「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就出現了。這,跟現實生活中「35歲職場定律」有關係。
曾經領高薪的程序員,過了35歲就被拋棄了;曾經在市場上幹得紅紅火火的年輕人,過了35歲,彷彿也不太行了。
慢慢地,男人熬到了40歲,才發現生活的壓力一波接一波,家庭的矛盾也逐漸增多,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柳暗花明又一村」。
差不多到49歲,很多中年男人都佛系了,覺得身邊的朋友走的走,沒的沒,自己能夠活過49歲,也算是命運的庇護了。
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從50歲開始,人生的「第二春」也就出現了。
02
眾所周知,49歲是人生的一道關卡,絆倒了無數人,讓他們都失去了選擇人生的機會。因此,很多人都認為中年危機不好過。
確實不好過,但「危機」二字,給了我們一個提示,人生有危險的經歷,自然就會有遇到「機會」的那一刻。有危必有機,這是絕對的。
所謂「投之亡地而後存,置之死地而後生。」
當一個人熬過了49歲那一關,那他會發現,50歲的人生將會是新的開始。所謂的「五十而知天命」,就是命數改變,知天達命的意思。
要知道,50歲前,是人生的第一個階段,那就註定了49歲是第一個階段的最終考驗。過了這個考驗,人生新的道路就出現了,新的軌跡又開始運行了。
歷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是從50歲後才開始發跡的。
比如說漢高祖劉邦,49歲前還是一個小混混,過了50歲,劉邦就跟項羽並駕齊驅,爭奪天下了。
比如說漢昭烈帝劉備,49歲之前還寄人籬下,過了50歲,就開始攻佔荊州,進而收取西川,於59歲的時候成立蜀漢大業。
人生的第一春,我們可能會錯過。可對於人生的第二春,我們就需要好好把握了。如果失去了,就真的人生無望了。
03
上文談到,劉玄德50歲之後才逐漸擁有了大片的地盤,59歲才成就帝業。這第二春的時間,貌似只能持續到59歲。
為什麼呢?因為劉備在59歲那年,就接連收到噩耗,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的呂蒙所殺。過了一段時間,張飛也因為暴虐無度,被下屬所殺害。
就是在59歲這一年,劉備的蜀漢大業,開始走下坡路了。又過了一兩年,劉備就發動了伐吳大戰,誰知道蜀國精銳兵敗夷陵,奠定了蜀國必然滅亡的敗局。
人生,其實就是這麼有趣,熬過了49歲,老天就給你一次走上坡路的機會。而到了59歲,老天就會逐漸收回你的運氣,讓你活成普通人的樣子。
所以說,一個男人的第二春,多半集中於50歲到58歲這幾年。在這幾年,你可以創立自己的事業,也可以成為單位裡面的領導,反正「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有人會疑惑,為什麼第二春的時間,到了59歲就結束呢?
很好理解,人快退休了,這輩子經歷得差不多了,是時候要回歸到平凡當中了。慢慢地,再有本事的人,也會「泯然眾人矣」。
04
《周易》當中有這麼一個乾卦,分為潛龍勿用、見龍在田、終日乾乾,或躍在淵、飛龍在天以及亢龍有悔這六點。
有些人「潛龍勿用」的時間,就用了四十多年,才逐漸發跡。到了飛龍在天的境地,人之成就已經到了一個頂峰了。
到了頂峰,就預示著「物極必反」的情況要出現了。因此,飛龍在天之後,就是「亢龍有悔」。
到底什麼是「亢龍有悔」呢?所謂的「亢」,就是高的意思。而所謂的「悔」,用百度百科的解釋,古代指的是「禍患」。
也就是說,高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惹來禍患了。簡而言之,就是走完上坡路,就要走下坡路的意思。
就跟蘇軾所談到的「高處不勝寒」一樣。所有人都覺得到了頂峰,就萬事大吉了。誰知道頂峰的風霜雨雪,不是一般人能頂得住的。一段時間後, 很多人都得從山峰下去。
我們常說的男人怕「9」,59歲是一道坎。這,就跟「亢龍有悔」有關。無恆強,也無恆弱,一切都是不長久的。
男人過了50歲,儘力做好本分就行了,其餘的,順其自然就好。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