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水流年 圖:來自網路
以前我曾寫過一篇《鄉村裡,刷抖音的母親》今天,我又見識了《鄉村裡,與時俱進的老媽》。
一大早,村裡的廣播就響起來「起來做核酸了,現在人少不用排隊,做完再去地里幹活。」
我迷迷糊糊拿起手機,才五點多!鄉親們無論農忙還是農閑時節,一年四季都有早起的習慣。母親輕手輕腳地穿著衣服,「今天全民核酸,我和你大嫂一起去大隊做核酸了,你接著睡吧,睡醒再去做。」「才幾點,這麼大年紀了,你真積極!」我嘟囔道。
迷迷糊糊中睡了一會,廣播又開始催了。既然全員核酸,那就儘快去做吧。我起床,洗漱時,看到廚房裡飄起了裊裊炊煙,母親不知什麼時候回來的,已經開始忙著做早飯了。
等我做完核酸回到家,母親早已在院子里放好了桌凳,飯菜端上桌,開始吃飯了。「最近我經常在手機上看到做南瓜饅頭的視頻,這樣做出來的饅頭黃黃的,很好看,應該比普通饅頭好吃。我也想試試,看看怎麼樣。」母親一邊吃飯一邊對我說。
「可以試試啊,不是有南瓜蛋糕嗎?」我隨口敷衍著。突然想起,母親在網上學過用碗蒸蛋糕,學過不用明礬炸油條,學過腌好吃的辣椒,還學過腌流油的鹹鴨蛋……不知道哪天好學的母親,就真的蒸出一鍋黃燦燦的南瓜饅頭呢!我笑著說:「比年輕人還好學,你真是個與時俱進的老媽!」。
飯後,母親又搬出一袋小麥。地里的玉米還沒有完全收回家裡,離播種小麥還有幾天的日子。這個小長假連續多日的陰雨天,始終不見太陽出來。
母親說:「去地里的小路有些泥濘,地里還有點玉米,也不能拉回家裡,就湊這時間篩揀一下小麥種子吧。」和母親一起坐在大門口,她一會用篩子篩落打碎了的小麥粒,一會又用簸箕簸去小麥里的塵土和麥皮。我則負責挑揀混雜在小麥粒裡面的節節麥。
我們邊忙著手裡的活,邊聊著家長里短的小事情,儘管一個個被搞得灰頭土臉,這場景卻讓我感覺異常溫馨。
不知什麼時候太陽出來了,一掃往日的陰霾,天變得明朗起來,空氣也感覺溫暖。陽光灑在母親布滿皺紋的臉上,灑在她不停忙碌的雙手上,灑在她包著毛巾依然露出的花白的頭髮上,那露出的一綹白髮在溫暖的陽光下竟然有點刺眼。
母親站起來,摘下頭上的毛巾,抖了抖,又拍拍衣服上的土,「天不早了,我去做飯,你慢慢揀。」
我安靜地坐在大門口,在一簸箕又一簸箕小麥種子中,尋找著節麥。不知不覺中母親已經把一大盤燉好的魚端上了桌,隨後,一筐冒著熱氣的饅頭也上桌了。
頓時,院子里溢滿了魚的香味和新蒸出的饅頭的甜香。看著黃燦燦的饅頭我忍不住燙,拿起一個,掰開,咬一口,饅頭異常宣軟,甜絲絲的。「怎麼樣,這南瓜饅頭還是比普通饅頭好吃吧?和面的時候我還加了點酒和白糖,手機上說,這樣不僅味道香甜,面還醒得快。」
母親也掰了一塊,放進口裡,自豪地說。看著眼前冒著熱氣的饅頭,她又有點遺憾地說:「就是這次南瓜放得有點少了,顏色顯得不夠黃,網上人家做的比這好看多了!下次就有經驗了。」
我一直認為,跟著網上學習是年輕人的事。沒想到76歲的母親竟有這麼強的學習力和執行力!識字不多的母親內心定是裝滿了星辰大海!「這饅頭就是好吃,我還是第一次知道南瓜也可以做饅頭。」邊吃我邊不停地嘖嘖讚歎。
下午準備回家的時候,車子上已經收拾得滿滿當當。我又拿起一個塑料袋,說:「帶幾個饅頭回去。」母親端出饅頭筐,不停地往袋子里塞,「多帶幾個,家裡不缺這個,想什麼時候蒸都可以。」
看著為我忙前忙後的母親,我一直為不能經常陪伴在母親身邊而遺憾,不能為年邁的母親做點什麼而自責。
事實上,每次回家,不是我幫母親做什麼,而是母親一直在為我們而忙碌。她會想著為我們做什麼好吃的,會忙著去地里摘新鮮的蔬菜讓我們帶回家,會不斷把家裡的零食收集起來,裝進我們的車裡……
無論我們做什麼都不及母親對我們那不動聲色的,忙裡忙外地付出。
為了兒女,一路走來,76歲的母親像一隻永不停止轉動的陀螺,沒有一刻停歇過。她雖然經歷了太多的風雨,太多的艱辛,太多的磨礪,可這些都沒有消磨掉她對生活的熱愛,她依然每天那麼努力地勞作,那麼認真地生活。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對兒女的深情。
看著眼前的母親,我不禁想:十幾年後的我會是怎樣的?還能有母親對生活的這般熱情嗎?願古稀之年的老媽永遠健康,永遠對新事物充滿好奇,永遠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