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區青村鎮的吳房村,經歷了面貌的升級重塑後,盤活閑置土地和宅基地資源,開始探索「產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戰略。三年來,隨著社會資本的進入、企業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這裡居住、工作,由武漢大學畢業生曾達夫牽頭成立的「逃離城市音樂工作室」,就吸引了六七名「95後」,在這裡追尋他們的音樂夢想。請聽報道:
「這是年輕人為什麼來鄉村的一個探討。」

歌曲:我生在南方的一個小城,總是夢想著來都市打拚,繁華的市中心有我最喜歡的音樂電影……這樣能堅持下去嗎,這裡有未來嗎?
這是「逃離城市音樂工作室」的第一個作品,那是去年下半年,6名年輕人剛來到吳房村,他們在這首歌里唱道:「這樣能堅持下去嗎?這裡有未來嗎?」雖然腦海里有許多這樣的問號,但年輕,當然可以試一試。
工作室的發起人叫曾達夫,出生在新疆克拉瑪依,武漢大學測繪專業畢業,去年通過師兄的介紹來到吳房村的基金公司實習後,便萌生了在這裡做音樂的想法,還叫上了兒時一起學鋼琴的小夥伴小米。
曾達夫:「小米是純科班出生的,他在中傳學錄音,北現的音樂製作雙學位。然後剛好這裡有契機,因為在做鄉村振興,其實我過來是實習的,我是在基金公司,機緣巧合么,大家覺得鄉村的文化產業一定有值得挖掘的價值的,這個賽道是很新的。」

蟲叫蟬鳴,風吹水流,這些鄉村特有的聲音元素,成為小米音樂創作的靈感源泉:「這是村子裡的一個小竹子,敲的時候會有不同的質感的聲音,甚至在上面鑿了一個小孔,吹出來的時候,不同音高的聲音。」
工作室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一段用竹葉演奏哈利波特主題曲的視頻,拍攝地點就在吳房村的竹林里:「吹笛子,(這在幹嘛?)在吹哈利波特主題曲,就地取材,用一片竹葉。這是我們最後的效果,聽到後面……」
曾達夫作為大管家,負責工作室的日常事務;小米相當於「音樂總監」,還有幾名小夥伴分別擔任後期製作、視頻製作等工作。一年來,他們承接了不少為企業、地方創作主題曲的業務,一直在尋求用年輕化的方式來傳遞正能量,比如,在一首為浙江長興縣石泉村寫的主題歌裡面,就融入了當地的名勝、歷史和傳說。
小米:「這是駙馬與公主之間的感情故事線,他裡面用到的一些地名也是這個村子本身擁有的這些地名,古橋、廊橋,都會帶到這個歌曲裡面……這也是他們當地的一首詩……這就是公主的聲音,這樣一些巧妙的設計,把當地的文化、歷史都可以融入到歌裡面去。」

音樂設計、活動承辦、視覺設計、社交媒體運營,一年來,這幾位95後圍繞著鄉村文化,不斷嘗試著各種可能性,回想一年前「自傳體」歌曲里的提問「這樣能堅持下去嗎」,他們現在的回答是:我們過得挺好,已經有了穩定的收入。而當初提出的另一個問題「這裡有未來嗎」,曾達夫說,他們已經想好一個五年的小目標——要打造一個品牌鄉村音樂節:「首先這個音樂節當然是要規模很大,我們希望它的核心能夠落在鄉村,並且能夠通過這個音樂節,對當地的不管文化還是產業上做出一些發展的貢獻,這就是我們未來希望做到的一些事情。」
作者:上海電台記者趙穎文
編輯:山巍
責任編輯:金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