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海盜的了解,大都是來自影視作品。例如加勒比海盜里的傑克船長,在大海中乘風破浪,經歷動人心魄的冒險,找尋富可敵國的寶藏。
但真實的海盜是什麼樣子?他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呢?
海盜 劇照
海盜其實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職業,有關海盜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古希臘詩人所著的《荷馬史詩》中。伴隨著海洋貿易的興起,搶奪財物的海盜也隨之出現。
他們活躍在如今的地中海地區,直到被羅馬帝國派遣軍隊消滅,這就是海盜故事的開始。而提到海盜自然不能忘記維京人,但維京人並不是一個民族概念,而是曾生活在挪威、瑞典、丹麥等地,從事劫掠財物的北歐海盜的統稱。他們的足跡踏遍了整個歐洲,許多歐洲王室都有維京血統。
當時,維京人的生活環境十分惡劣,尤其是到了食物匱乏的冬季。他們會架起大鍋並保持火不滅,並將能找到的任何吃的投入鍋中煮,
例如海象、海鷗、等動物,靠著這鍋大亂燉挺過嚴寒。他們通常以家族的方式群居,實行一夫多妻制和長子繼承製,允許擁有私人奴隸,
並毫不掩飾對財富的追求,以及對貧窮的鄙視。如果你想娶到心儀的姑娘,就必須擁有崇高的社會地位,以及準備價格不菲的彩禮。為了自己下半生的幸福,許多一無所有的年輕人,只能前往異國他鄉尋找出路。雖然大多數人都客死他鄉,但總有幸運兒能收穫財富與榮譽。
維京人
在眾多的影視作品裡,維京人總是帶著牛角頭盔的野蠻人模樣。他們會乘著用橡樹做成的維京長船,去到異國他鄉燒殺劫掠。
但實際上,他們從未帶過有角的頭盔,比起洗劫有守衛的村莊,維京人更願意搶劫修道院。手無縛雞之力的修道士,不會給自己造成傷亡,修道院也遠比一般村莊富有。而且,修道士還是優質的奴隸,他們有文化,會讀會寫。連維京人洗劫修道院的記錄,都是由這些修道士記載的。但這並不代表維京人沒有文字,他們有24個字母組成的盧恩文字,
並且相信文字是父神奧丁發明的。他們相信這些文字是帶有神力的,所以會把字刻在鯨骨上用於治病,但書寫不便加上沒有好的文字載體,導致這些文字只能用來記錄事件。維京人也並非是不修邊幅野蠻人,反而非常注意衛生和充滿詩人氣質。每周六,維京人都會為自己做「美容」。他們會往燒熱的石頭上澆水,為自己做一個天然桑拿。還會用動物油脂當天然髮膠,梳一個漂亮的髮型。
影視作品中的維京人
維京人的稱呼也很有意思,都是昵稱加上名字,男孩隨父姓,女孩隨母姓。昵稱則類似於綽號,受本人行為或者樣貌的影響,例如笨手笨腳的艾斯戈特,或者紅鬍子埃里克。維京人還喜歡寫詩,用來記錄自己的豐功偉業,或是與其他人進行詩歌比拼。
在如今的英語辭彙中,有20%都是由維京人創造的,例如丈夫、歡迎、蛋糕、對不起等。
當維京人家族發生爭端時,他們會舉行維京會議來協商解決。但如果是家族成員被殺,那就會演變成的家族世仇。雙方可能在數十年里相互廝殺,直到領主出面調停,根據雙方的傷亡情況交換撫恤金,以此來終結雙方矛盾。他們也有一些野蠻的傳統習俗,例如部落的首領戰死,他們會為其舉行船葬,並且用奴隸進行活祭。
從公元8世紀到11世紀,維京人橫行歐洲200餘年。但隨著維京人遷徙各地,宗教上皈依天主教,維京海盜逐漸淡出了歷史,隨之迎來的是海盜的黃金年代。
船葬 示意圖
15世紀末,大航海時代降臨。新航線的開闢為人們帶來了機遇,無數人懷揣黃金夢揚帆啟航,駛向遙遠的東方和未知的新世界。而有船的地方就會有海盜,加勒比海盜也隨著遠洋貿易誕生。這些為人熟知的無法者,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形象。他們會帶著眼罩和金耳環,有鐵鉤手或是木頭腿,還有一頂帥氣的三角帽。有人會認為這是影視的藝術加工,但海盜身上的裝備是具有實用性的。
海盜並不都是「獨眼」,佩戴眼罩更多是工作需要。
因為他們要在黑暗的船艙,以及陽光強烈的甲板上工作,遮住一隻眼睛能在來回穿梭時,快速適應光線變化帶來的影響。
至於木頭腿與鐵鉤手,則是因為海盜總會和別人交戰,受傷之後又缺乏醫療條件,為了防止傷口潰爛感染,海盜醫生會用截肢的方式保你一命。
失去的肢體總需要找東西來代替,木頭就是容易獲得和便利的材料,簡單的捆綁就能讓海盜恢復行走能力。而鐵鉤手也是因為魚鉤方便獲取和替換,還能還原部分手的功能。代替刀叉用於進食,或是搬運重物時可以抓穩東西,面對劇烈晃動的海面,也有利於穩定住自己的身體,不被風浪捲走。他們佩戴的金耳環,則是保證你不會暴屍荒野。當你不幸戰死後,你的海盜同胞會取下你的耳環,作為他們將你安葬的報酬。
木頭腿
比戰鬥更困難的是日常飲食,長時間的海上遊盪會使食物腐壞,沒有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許多海盜都患上了壞血症。而得壞血症死亡的海盜,遠遠超過了戰鬥的傷亡。主食與肉類的保存雖然相對長久,
但不得不和老鼠與蛆蟲共享。海盜們經常吃著布滿蛆蟲的肉,或是爬滿象鼻蟲的餅乾。海盜也會想辦法改善伙食,他們捕捉大海龜來食用,直接吃得大海龜瀕臨滅絕。當然,直接搶商船也是不錯的選擇。
海盜們會痛快地分享搶來的食物,把食物擺滿桌子,舉辦一次狂歡,自己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就像如今的自助餐廳一樣。
海盜總是與酒為伴,那不是因為海盜都是酒鬼。而是淡水會變質生霉,味道變得惡臭難聞,難以下咽。水手們只好將酒與水混合,用來掩蓋味道。
影視作品中喝酒的海盜
除了形象的誤解外,海盜還被認為是十分嗜血,熱愛殺戮的亡命之徒。
但真實的情況是,海盜在當時只是一種職業,大多數海盜甚至曾經是海軍水手。
當時的歐洲各國都在爭奪海洋霸權,擴張海軍成為了頭等大事。但惡劣的海上環境和微薄的工資,根本不能讓人們自願參加海軍,為了找到上船的水手,海軍一般會採取綁票的方法。在酒館把喝得爛醉的人抓上船,並用嚴厲的手段壓榨這些水手。曾有一位大航海時代的作家寫道:「能征善戰的英國海軍,完全是以暴力為信仰,用刑罰和惡罵奴役苦工的人間地獄」。這導致海軍水手的死亡率極高,
所以比起當一名海軍水手。成為一名海盜才是正確的選擇。因為比起打罵下屬的海軍軍官,海盜反而十分民主。
西班牙海軍
海盜有一些約定俗成的守則,例如船上不許打架、不許賭博,八點整必須熄燈睡覺,不能強姦婦女,不能帶小孩和女人上船。
一切決定都要進行民主表決,他們會用投票的方式選擇船長。為了防止船員搶奪戰利品,海盜們會按功勞分配戰利品,如果有人違反,他將遭到懲罰。例如影視里常見的走甲板,但這並不會俘虜用,而是針對犯錯的海盜。或是將你流放到荒島,只給你留下一瓶朗姆酒和槍,讓你自生自滅。當然,也有一些通用的刑法,將你綁在繩子上丟進海里,從另一邊拉繩子讓你繞過船底,船底的藤壺會被你颳得皮開肉綻,海盜們把這種刑法叫做「海底撈」。
搶劫時,海盜也不會一直懸掛海盜旗。
而是懸掛各國國旗偽裝成商船,慢慢靠近其他船隻進行劫掠,也有海盜發揮奇思妙想,穿著女裝裝成剛被海盜打劫的樣子,欺騙其他船主動靠近海盜船。海盜們的目標一開始就不是金銀珠寶,因為黃金和珠寶很難處理。他們真正要的寶藏,是商船的貿易線路圖,還有船上的貿易品,比如糖、茶葉、香料等。因為商船還會繼續進行遠洋貿易,海盜們只要守著貿易航線,吃的用的,一應俱全。喝著酒、唱著歌就把錢賺了,這是多麼讓人愉悅的事。
絕大多數海盜也只會劫掠財物和船隻,並不會直接殺掉俘虜。因為海盜們清楚,如果只是搶劫商、扣押人質。海軍不會費力不討好地和他們死磕,反而會主動聯繫他們洽談人質問題,保證雙方都能從中獲利。但如果發生命案,商船擁有者大都非富即貴,他們會用高額的賞金懸賞殺人者,以此來報復和警告海盜。海軍自然願意來找他們麻煩,討好權貴又有賞金,何樂而不為呢。連海盜同行也願意幫助這些有錢人,把你的人頭獻上換一筆賞金。
劫持人質的海盜
海盜不殺俘虜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因為他們是國家承認的合法組織。歐洲各國為了海洋霸權,都紛紛招安海盜拓展海上勢力。國家會給海盜頒發私掠許可證,擁有私掠許可證不僅能合法搶劫船隻,海盜也搖身一變,成為了國家海軍。並且被俘虜時,還能享受戰俘待遇。
但政府也對這些海盜有所限制,比如不允許劫掠中立國和本國船隻,同時,還要上繳所劫掠財物的10%到20%。商人們也會投資私掠船來獲得分紅,畢竟一本萬利的事情誰不願意呢。
但並不是所有的海盜都遵守規則,也有真的亡命之徒。
他們只想獲得更多的財富,為了這個目的可以不擇手段,黑鬍子愛德華·蒂奇就是這麼一位。他長著濃密的鬍鬚,在戰鬥時會點燃綁在鬍鬚端上的煙,讓他的對手以為他是會冒煙的怪物。
他身上總帶著12把火槍,為了分得更多的財寶,他會以各種理由槍斃自己的船員,這樣在分財物時就能多得一份。他也會殺害俘虜,肆無忌憚地搶奪任何船隻,巔峰時,他擁有四艘帆船組成的艦隊。但他的行為惹怒了英國海軍,最終導致他死於圍攻之下。他的頭也被割下來掛在船桅上,用來警告其他肆意妄為的海盜,傳聞他埋藏了一筆價值連城的寶藏。無數人都在尋找, 但一無所獲,他在臨死前曾宣稱, 只有魔鬼和他本人知道在哪裡。
黑鬍子愛德華·蒂奇形象圖
隨著18世紀工業時代的來臨,海盜們的好日子也走到了盡頭,殖民地已經瓜分完畢,各國海軍也擁有了強大的實力,海盜則成了影響殖民地穩定的因素。於是各國開始合力圍剿,海盜就這樣被卸磨殺驢,離開了歷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