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經質疑過國產電影的實力嗎?
有的網友認為國產電影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之高口碑和票房,原因就在於國產電影享受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經濟騰飛之下老百姓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消費觀念的轉變,完全是趕上了觀影人口紅利之下的浪得虛名,根本無法與其他西方大片在國際市場上角逐。
電影《長津湖》劇照
沒錯,主旋律電影的受眾很大一部分確實是鎖定了國內觀眾,但我們更應該看到在主旋律題材扛起振興國產電影運動的大旗之下,越來越多其他類型題材的電影也在不斷豐富著我們的精神追求與觀影選擇。
開心麻花團隊開局電影《夏洛特煩惱》
最典型的例子當然非開心麻花團隊莫屬了。
這群最初靠搞話劇起家的喜劇從業者自從2011年沈騰率隊登上春晚舞台以後,他們帶給觀眾的驚喜與歡樂就不再局限於那一方小小的話劇舞台了。
開心麻花票房四部曲
14.31億票房的《夏洛特煩惱》,22億票房的《羞羞的鐵拳》、25.47億票房的《西虹市首富》以及最近《我和我的父輩》中沈騰導演的最後一部分短片《少年行》的大獲成功,無不向國人和西方電影從業者彰顯著中國電影不容小覷的創作實力與發展潛力。
《我和我的父輩》中《少年行》片段
從此寓教於樂式的中國幽默開始頻繁登上各大院線熒幕以及各類影片票房排行榜的前五名。
當然除了開心麻花團隊,為中國電影事業騰飛做出貢獻的還有為數不少的新轉型導演。
新轉型導演所做出的努力
比如黃渤,不管是他自導自演最終狂攬30億票房的《一出好戲》還是曾經和管虎一起合作的《殺生》,《鬥牛》等作品,其高級的敘事節奏,豐富的哲學內含以及令人回味無窮的思辨邏輯都足以讓影迷深深折服而百看不厭。
電影《殺生》劇照
還有包括:
徐崢的囧系列電影以及那部狂攬30億票房的《我不是葯神》;
甄子丹主打弘揚中國詠春功夫文化總計22億票房的《葉問》系列;
賈玲席捲國內電影市場瘋狂收割54.13億票房的《你好,李煥英》;
以及陳思成總計86億票房的《唐人街探案》系列......
同樣都在用獨特的視角向世人用心詮釋著中國改革開放之來不斷湧現出那平凡而偉大的真善美。
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
而讓我們更加自豪的是除了在這些傳統題材領域近幾年我們國產電影發展蒸蒸日上以外,中國電影人在其他題材方向的努力同樣突破著西方電影從業者強加給我們的各種不可能。
國產電影的其他題材
這其中包括:
主打中國墓葬文化ip的《尋龍訣》取得票房16億;
打造國內萌寵第一IP的《捉妖記》系列取得的票房46億;
開闢中國科幻電影先河的《流浪地球》最終收穫票房48億;
號稱國漫大電影第一排面的《哪吒·魔童降世》狂攬國內票房50億......
這些我們曾經不熟悉甚至從未涉足過的故事題材與創作領域如今也能有幾部佳作嶄露頭角,不僅代表著中國電影的未來將會更加百花齊放充滿無限可能,而且也為以西方價值觀為主導的世界影壇提供了更多精彩絕倫的中國特色。
電影《長津湖》劇照
最近越來越多的國產電影走出國門:
《八百》進入日本電影市場
《金剛川》進入韓國電影市場
《哪吒·魔童降世》頂著《復聯4》的巨大壓力進入北美電影市場
以及《少年的你》進入日本電影市場......
便是國產電影崛起最好的證明。
國產電影的未來從來不局限於國門之內,我們成長的目的也不僅僅滿足於國內市場的涅槃重生。
國產電影走出國門
在新時代下國產電影肩負的責任是中華文化的弘揚與創新,是中國文化走出國門影響世界的夢想與使命。國產電影的成長與成功自始至終都不只有主旋律題材這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