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裝再用高超音速導彈襲擊以色列機場,打擊美航母

炸美航母,炸機場,炸f35基地,世界第二軍事集團火力全開!

2024年12月31日,這一天註定將在中東局勢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葉門胡塞武裝再度對以色列及其盟友美國展開了令人矚目的軍事攻勢。

他們不僅向以色列的特拉維夫等重要城市發射了多種型號的導彈,還把目標鎖定在了美國海軍的杜魯門號航母戰鬥群。這一系列行動再一次展示了胡塞武裝的決心和能力,同時也將地區緊張局勢推向高潮。

胡塞武裝的攻擊主要集中在三個目標:以色列本·古里安國際機場、耶路撒冷以南的一個重要發電站,以及停泊於附近水域的美國航母戰鬥群。

值得注意的是,胡塞武裝此次使用了他們自製的「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導彈,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儘管美軍的薩德反導系統和以色列的箭-3系統試圖進行攔截,但導彈依然成功命中了本·古里安機場。

胡塞武裝部隊發言人薩利阿准將對此進行了公開聲明,宣稱此次襲擊是對以色列和美國持續侵略行徑的直接回應,也意在聲援長期受壓迫的巴勒斯坦人。

值得深思的是,此次攻擊不僅僅是一次軍事行動,更是一場政治姿態的展示。葉門胡塞武裝通過這一系列的軍事打擊測試了美軍的反導系統,找到了其中的漏洞,進而證明了其在面對強敵時的作戰能力。

這也讓外界對胡塞武裝作為伊朗領導的「抵抗之弧」軍事集團成員的戰鬥力刮目相看。可以說,這是對美國和以色列耀武揚威的一次有效反擊。

從整個事件來看,胡塞武裝的行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區域內政治格局的變化。儘管葉門面臨著多國的軍事壓力,但胡塞武裝並未因此屈服,反而越挫越勇。

此前,他們就曾多次通過實際行動表達對加沙地帶巴勒斯坦民眾的支持。而這次更為猛烈的襲擊無疑是對其前期行動的延續與升級。

葉海亞准將表示,只要以色列繼續對巴勒斯坦進行侵略,葉門方面的報復就不會停止。

對於美國而言,杜魯門號航母戰鬥群遭到的攻擊則凸顯了其在中東的軍事存在正面臨新的挑戰。胡塞武裝對航母編隊的多管齊下式攻擊,包括反艦巡航導彈和自殺式無人機,表明他們具備了一定的海上打擊能力。

葉海亞准將在聲明中提到,這次的襲擊成功阻止了美軍的後續空襲計劃,極大地削弱了美軍在該地區的軍事活動能力。

「抵抗之弧」為什麼選擇現在對美以展開行動呢?

伊朗聯軍的一個主要目標是挽救其在中東的「抵抗之弧」及其自身的影響力。

過去,敘利亞一直是伊朗在該地區的重要盟友,但隨著敘利亞政權的演變,這一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新的敘利亞政府雖然繼續與俄羅斯保持友好,但對什葉派主導的伊朗卻表現得異常謹慎。

這種態度上的轉變,使得伊朗在中東的影響力受到了直接挑戰。此外,敘利亞政權的更迭還導致了伊朗與黎巴嫩真主黨之間聯繫的削弱,給伊朗的區域戰略帶來了更多困難。

在這種背景下,伊朗默許葉門胡塞武裝對以色列和美軍的反擊,也是為了維持自己在中東的地位。

其次,伊朗也藉此機會測試了其新型武器的實力。胡塞武裝方面的說法顯示,他們在襲擊中使用了新型的佐勒菲卡爾導彈,這種導彈不僅射程達到2000公里,還能夠規避敵人的雷達監測。

從這個角度來看,伊朗的導彈技術無疑已經取得了顯著進步。鑒於伊朗空軍在與美國這樣的大國對抗中的劣勢,提升導彈技術、發展不對稱作戰能力成為其必然選擇。伊朗通過這種方式向世界展示了其在國防自主研發方面的進展,也為自己贏得了一定程度的話語權。

伊朗此次行動可以被視作是爭奪中東地區反擊以色列話語權的嘗試。在敘利亞政權倒台後,其他阿拉伯國家在反對以色列方面的立場似乎有所軟化。

埃及和沙特等國對於反擊以色列的角色並沒有明確表現出堅定的決心。面對這種局面,伊朗試圖利用自己的軍事力量,尤其是完整的軍工體系,來填補這種真空,力圖成為反對以色列的領軍者。

這些背景不僅解釋了伊朗的近期行為,也給予我們一些關於未來中東局勢走向的啟示。

可以預見的是,中東的戰爭形態可能會發生變化,不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的衝突,而可能演變成以伊朗及其盟友對抗以色列及其背後的美國陣營的局面。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可能會被迫從幕後走到前台,直接介入到中東的衝突之中。

眾所周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任期內對伊朗表現出了極大的敵意。他和支持伊朗流亡政權的巴列維王室之間的互動,被認為是有意推動伊朗政權更替的一部分。

一旦敘利亞的局勢進一步惡化,美國是否會加大對伊朗施壓,甚至策動一個親美政權的上台,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在這種背景下,美國和伊朗之間的緊張關係有可能會升級到軍事對抗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