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收割失敗?中方用美元擊敗美元,耶倫口風變了

兜兜轉轉一圈,美國所謂的收割計劃,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了。

按照美國原本的意圖,這場收割戰在所難免,但我們巧妙地利用美元回擊了美元,一時間甚至讓美財長耶倫的口風都變了。

看似風輕雲淡的背後,實則暗藏玄機。

美聯儲的收割計劃

美債壓力早已使得美聯儲焦頭爛額,一眾美國資本早從去年開始就在預測美聯儲今年會降息,如今時間過半,結果又如何呢?

不過6月17日美聯儲倒是搞了個逆回購,吸納了大約3334.29億美元。

通俗來講逆回購就相當於美聯儲把錢借給銀行,銀行再用借來的這些錢去購買債券,到期後再把錢還給美聯儲。

雖然錢還是那些錢,但如此一來一回,市場上流動的錢就多了,說白了美聯儲此舉其實和降息差不多,只不過力度稍微小點而已。

可即便是這樣,美聯儲依然擺出一副「打死不降息」的架勢,話說都到這個階段了,美國在圖啥呢?

美聯儲拒絕降息的本質,是想維持一個相對較高的利率環境。如此一來,全球的熱錢就會重新迴流回美國,吸引更多資金,畢竟一般利率高的地方,錢就會聚集於此。

而美聯儲上演逆回購操作,恰恰就是為了緩解國內因為不降息而造成的資金問題。

如果你只是單純看到表面這點,那還遠遠不夠,裡面實則暗藏玄機。

美聯儲搞逆回購表面上是為了壓制通脹,可實際上呢?

恐怕是想借高利率之名再次「收割」全球,畢竟這樣的是美國早已輕車熟路。

試想一下,美國一旦提高利率,全球資金無疑都會蜂擁而至,就相當於其他國家的貨幣和債務都給美國承壓了,而一旦如此接下來物價上漲、債務暴雷的風險就大大提高了。

日本就是一個最為典型的例子,前幾日日元對美元的匯率剛剛跌到34年來的歷史最低點,國內經濟虛浮一片,人口老齡化確實是日本的一大痛病,但倘若沒有美國橫插一腳,日本經濟根本不至於下滑的如此嚴重。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美國既然想收割,我們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畢竟美元霸權還存在,美聯儲的高利率政策確確實實能夠給大部分國家帶來壓力,例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降、股市行情比較萎靡、資本還想往外流……

好在我們及時出手才剎住車。

早從美聯儲2022年3月開始加息開始,人民幣匯率確實有所下降,但與其他國家的貨幣相比,那可算堅挺太多了。

截止到目前為止依然堅守在7.2的大閘防線上,與一瀉千里的日元相比,簡直不要好太多。

要知道在同一時期,巴西雷亞爾對美元貶值一度超過10%,印度盧比對美元的貶值更是一度超過12%,唯獨只有人民幣的貶值幅度相對最小。

除了採取強有力的資本管制手段之外,拋售美債購入人民幣則是我們的第二大殺招,畢竟我國當前還是美債在海外的第二大持有國,是完全有足夠資本來這麼乾的。

也正因如此,人民幣匯率下跌的勢頭才得以遏制,而這恰恰是我們手段的高明之處,利用美元來擊敗美元。

耶倫口風突變

初步推算美聯儲新一輪的加息周期預計馬上結束,即便他們還想再堅持幾個月,也不可能對我國形成有效收割了。

也就是說,美國這輪收割實際已經無疾而終了。

而恰恰就是在這個階段,美財長耶倫口風突然就變了。耶倫在最近一次的公開講話中提到,我們給美國企業提供了龐大的市場,大約支撐著美國70多萬個就業崗位。

並且她還著重強調,包括她和拜登在內的一眾美國高層都認為對我國「脫鉤」實際沒有多大好處。

話里話外一反常態,全然是一副在向我們討好的態度。要知道在前不久耶倫剛剛訪問完回國以後,話術可不是這樣說的,幾乎字裡行間全是諷刺和敵意。

話說耶倫也是聰明人,她態度的轉變,或許是因為美國已經看出來,他們所謂的一些收割舉措,對我們而言實際並沒能造成多大壓力,唯有合作相處才能繼續下去。

美國的本意確實是想收割我們,但他們怎麼都沒想都我們竟能如此抗壓,巧妙地利用美元回擊了美元,反觀美國卻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其實從耶倫口風變化改變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已經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