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數周前,巴以衝突升級的跡象就已經浮出水面。哈馬斯和以色列之間的對峙逐漸升級,導致雙方之間的火拚不可避免。然而,這一次的衝突似乎有了更多的複雜性。除了哈馬斯和以色列之間的對抗,還有更多的因素加入其中。
美國一直是以色列的強大支持者,這次也不例外。美國政府迅速行動,宣布支持以色列,並採取了一系列行動,以表明其堅定立場。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上萬美軍的出動。運輸機載著大量的彈藥,抵達了以色列,其中包括傑拉姆精確制導彈藥。這一消息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震驚,因為這意味著衝突將更加升級,造成更多的破壞。
但不僅如此,美國的海空軍也迅速行動,向東地中海派遣了龐大的航母戰鬥群,其中包括福特號十萬噸級核動力航母。這不僅是對以色列的支持,也是一種對中東地區局勢的警告。美國派遣了大批驅護艦和艦載機,同時還動員了上萬名美軍,準備投入戰鬥。
以色列的反應同樣迅速而堅決。在面對哈馬斯的不斷挑戰後,以色列國防軍已經復甦,動員了超過30萬名的預備役士兵,其中甚至包括前總理貝內特以及一些現任和前任政府官員。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動員,因為以色列的總人口有限,只有900萬左右。實際可以用於動員的人口數量非常有限,幾乎已經達到了極限。
然而,哈馬斯也沒有坐以待斃。除了所謂的「溫和派」法塔赫之外,巴勒斯坦的多個武裝組織也加入了衝突,包括哈馬斯的卡桑旅、傑哈德組織、聖城旅等。受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黨也加入了戰局。
黎巴嫩真主黨的介入使衝突更加複雜。他們不僅在以色列北部進行炮擊,還出動了精銳部隊,深入以色列北部。這次衝突中,甚至有以色列國防軍高級軍官在戰鬥中陣亡。黎巴嫩真主黨是一個強大的非國家軍事力量,他們的會員數量龐大,擁有強大的精銳部隊,對以色列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除了上述各方的介入,還有伊拉克什葉派民兵和葉門胡塞武裝等力量表達了參戰的意願。這些武裝組織都受到伊朗的支持,與以色列有著各種恩怨。這使得整個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更加錯綜複雜,衝突的危險性也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