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熱衷於送千紙鶴,而不是災區人民急需的救援物資?

就在前不久發生的土耳其地震後,世界不少國家、地區派出救援隊以及捐贈物資,在這節骨眼上日本的行為驚呆了不少人,因為他們打算按照過往的「傳統」捐贈千紙鶴,此舉遭到土耳其駐日大使的「婉拒」,並且暗示土耳其當前更需要麵包和水。那麼日本為什麼對送千紙鶴這件事如此執著呢?

要追溯千紙鶴這件事可能跟當地的傳統文化有關,與我國一樣,日本也將鶴視為吉祥的象徵,並且認為這種祥瑞之物能活一千年,許願之人需要疊一千隻千紙鶴作為對應,稱為千鶴。有了這層文化打底,尋常親友之間為了祝福、祈禱而疊千紙鶴就成了一件美好且暖心的舉動,試想一下女孩為感冒發燒的男朋友疊千紙鶴祈求健康,這初戀的味道是不是「噌」一下就上來了?

不過這些年日本送千紙鶴的行為已經逐漸魔怔,這主要是指針對災區的捐贈行為,理由也很簡單,受災民眾最需要的是專業的救援以及物資,一大堆不能吃不能喝的千紙鶴在這個時候實在沒什麼實際意義,純粹的浪費運力,耽誤寶貴的黃金救援時間。

要說第一個比較有影響力的千紙鶴事件應該是佐佐木貞子,她在2歲經歷了廣島原子彈爆炸,因為輻射傷害她患上了白血病,在12歲那年病逝,在生前最後一段時間開始疊千紙鶴祈福,這事後來被用作和平宣傳,加上文學作品的推動,疊千紙鶴這一行為得到大力推廣並延伸到很多領域。

日本人對內對外都喜歡送千紙鶴,例如1995年阪神地震時就捐贈了42萬件獨立包裝的千紙鶴,一度把當地的物流系統都整癱瘓了;又比如2011年日本3.11地震海嘯,日本上下同樣大量疊千紙鶴寄往災區,遠在秘魯的日本文化中心裡一群老年人也都忙著疊紙鶴寄回國。這種行為太多之後就連日本人自己也吃不消,有些機構直截了當的說我列一個單子,請各位按照單子內容捐贈物資吧。

疊千紙鶴還發展到戰爭領域,例如去年爆發的那場影響世界的戰爭爆發後,就有不少日本人想要疊紙鶴祈求和平,並且很多西方人也摻和到這裡面,還有的借著疊千紙鶴和廣島、長崎被炸周年的事,指責某些國家擁核,要求它們廢核武、裁軍備。

千紙鶴的影響還遠不止於此,美國的日裔將它發揚光大,例如2020年6月,一些日裔和部分其他人在某監獄外抗議,反對大規模監禁以及對有色人種的歧視和暴行。

所以疊千紙鶴這件事已經不是簡單地祈福這麼簡單了,大有在多個領域蔓延開來的趨勢。與之相對應的是千紙鶴背後的生意,在日本可以很容易買到成套的紙鶴套裝,一套就是一千張以及相應的繩子等物品,並且還總結出最受歡迎的是7.5×7.5厘米大小的摺紙,這些摺紙還會帶有一些日本特色的圖案,變相起到宣傳日本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