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環球網引述美國《戰爭地帶》專欄的報道稱,美軍剛剛實現真正戰機飛行員與AI驅動的虛擬敵機進行戰鬥。一名F-22戰鬥機飛行員在駕駛艙中佩戴增強現實頭盔,與一架虛擬的中國殲-20戰鬥機進行了「狗斗」。
看來,隨著美國軍事戰略轉向針對中俄的「大國競爭」,美軍也正圍繞我軍的作戰裝備和系統進行專攻精練。
計算機模擬訓練不是什麼新鮮事物,目前在很多領域都有計算機模擬訓練,而這種技術應用最多的就是各國軍隊。以我軍為例,目前不僅僅有用于飛機訓練的模擬模擬器,還有坦克和軍艦的模擬訓練模擬器。通過訓練模擬器訓練部隊,每年可以節省上億的訓練費用。
要做好一個空戰模擬器,必須對所要模擬的飛機非常熟悉,至少在程序編寫上要盡量靠近模擬飛機的水平,不能太過離譜。如果模擬器的參數設定和真實的敵人飛機性能差距太大,就無法起到正常訓練的效果,甚至還有可能會誤導飛行員,從而在戰場上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殲-20戰鬥機是我國目前最先進,也是保密程度最高的戰鬥機,即使是殲-20的總設計師也未必能詳細了解戰鬥機的全部技術細節,美國人就更不可能了解到殲-20戰鬥機的全部細節。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公司所製作的空戰模擬器,不可能詳細準確地模擬殲-20,而僅僅是美國人想像中的殲20戰鬥機。
飛行模擬器有一個比較致命的問題是,它無法模擬飛機在高速機動飛行狀態下的慣性和過載。戰鬥機在高速飛行狀態下,慣性很大,因此高速飛行的同時做出各種機動動作時,飛機和飛行員都會承受較大的重力角速度,學名叫「過載」,通常用英文字母G來表示。當飛行員處於大過載飛行時,正過載會導致大腦充血,視覺會出現「紅視」;負過載會導致大腦缺血,視覺會出現「黑視」。普通人一般可以承受5~6G的過載,經過專門訓練的戰鬥機飛行員則可以承受9G的過載,但是過載更大的話,就會對人體構成永久性的傷害。過載飛行是各國戰鬥機飛行員訓練中一個必不可少的考察科目。
這兩種狀態由於都會影響到腦部供血,所以都會影響飛行員的思維判斷能力,同時由於也影響眼部供血,所以也會影響飛行員的視力。戰術模擬器是無法模擬這種高速運行狀態下的黑視和紅視現象,也無法模擬腦部缺血的情況。所以飛行員必須經過專門訓練以克服大過載飛行狀態下對自身的影響。模擬器雖然可以有效模擬戰鬥機之間的格鬥,但是飛行員自身的身體素質還是一樣需要實際駕駛戰鬥機才能訓練出來。
從上面的分析不難得知:美國既沒有殲-20戰鬥機的詳細參數用於模擬該機的訓練依據,也沒有辦法單憑模擬器來訓練成熟的戰鬥機飛行員。虛擬戰鬥對於實際的戰鬥機飛行員訓練,有意義但也沒有媒體報道的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