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計劃」曝光?烏高官核威脅全球,德媒自作主張點名中國善後

2025年03月26日20:10:21 軍事 9673

當地時間3月21日,烏克蘭前總統顧問阿雷斯托維奇曝光了一項震驚國際社會的「末日計劃」。

根據他披露的內容,烏克蘭國防情報局曾制定極端預案:如果戰場失利,烏克蘭將炸毀境內所有核電站,並對火力範圍內的俄羅斯核設施發動攻擊。

「末日計劃」曝光?烏高官核威脅全球,德媒自作主張點名中國善後 - 天天要聞

阿雷斯托維奇直言,這不是玩笑,而是政界鷹派在絕望中鋌而走險的真實想法。

這一消息迅速引發全球輿論嘩然。

「末日計劃」曝光?烏高官核威脅全球,德媒自作主張點名中國善後 - 天天要聞

核電站作為涉及全球安全的敏感設施,其遭到破壞所引發的核污染,將對人類帶來深遠影響。

而與此同時,德國媒體突然渲染中國可能「自願出兵」烏克蘭維和的消息,再次將焦點推向了國際博弈的複雜局勢。

烏克蘭的「末日計劃」:困局中的極端選擇

烏克蘭當前的局勢可以用「內外交困」來形容。

「末日計劃」曝光?烏高官核威脅全球,德媒自作主張點名中國善後 - 天天要聞

戰場上,俄軍持續推進,烏軍節節敗退,前線壓力巨大;國內經濟活動幾近停滯,兵源枯竭,社會秩序瀕臨崩潰。

在這樣的情況下,烏克蘭鷹派提出的「末日計劃」,凸顯了其在絕望中的孤注一擲。

烏克蘭境內擁有多座核電站,包括歐洲最大的扎波羅熱核電站和曾在1986年發生災難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末日計劃」曝光?烏高官核威脅全球,德媒自作主張點名中國善後 - 天天要聞

上述計劃一旦實施,其後果將不堪設想——放射性物質可能擴散至整個歐洲,甚至波及全球。

這不僅會導致烏克蘭自身的滅頂之災,還將使其成為全球的「核恐怖主義」典範。

從歷史來看,烏克蘭本身早已在國際核秩序中扮演重要角色。

1994年,在《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的框架下,烏克蘭放棄了核武器,以換取美國、英國和俄羅斯對其國家安全的承諾。

「末日計劃」曝光?烏高官核威脅全球,德媒自作主張點名中國善後 - 天天要聞

然而,時至今日,這種安全保障的承諾幾乎形同虛設,烏克蘭在地緣博弈中逐漸淪為大國的「棋子」。

這種地位的轉變,加深了烏克蘭鷹派的危機感,也促使其試圖以極端手段「綁架」國際社會。

西方態度動搖:烏克蘭的孤立局面

烏克蘭之所以敢於冒險,部分原因在於其對西方支持的高度依賴。

然而,隨著戰爭的持續,西方的這種支持正面臨削弱的趨勢。

「末日計劃」曝光?烏高官核威脅全球,德媒自作主張點名中國善後 - 天天要聞

共和黨內的強硬派,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反覆強調削減援助的重要性,呼籲通過談判解決衝突。

財政壓力和民意分裂使得美國減少對烏克蘭的「無條件支持」成為現實。

歐洲國家的態度同樣出現了動搖。

事實證明,歐洲深陷能源危機和經濟困境,對烏克蘭的援助已經力不從心。

烏克蘭鷹派或許試圖通過核威脅計劃,迫使西方國家繼續加大支持力度。

但這一招數可能適得其反。

「末日計劃」曝光?烏高官核威脅全球,德媒自作主張點名中國善後 - 天天要聞

美國和歐洲開始擔憂烏克蘭的「不可控性」,一旦烏克蘭真的實施核威脅,其後果不僅會摧毀自身,也將徹底失去國際社會的信任。

德媒點名中國:陽謀背後的意圖

就在「末日計劃」曝光的同一天,德媒突然放出報道稱,中國或將「自願出兵」烏克蘭維和。

此消息迅速引發輿論熱議,但這一說法顯然站不住腳。

對此,3月24日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有關報道完全不屬實。

「末日計劃」曝光?烏高官核威脅全球,德媒自作主張點名中國善後 - 天天要聞

中國一貫堅持中立的外交政策,呼籲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俄烏衝突,自始至終未介入其中。

而德媒的報道卻試圖將中國推向「參與者」的角色,背後意圖值得深思。

這種「捧殺式」輿論操作的背後,或許是歐洲在烏克蘭問題上面臨的巨大壓力。

歐洲試圖通過炒作中國參與衝突,一方面緩解自身輿論壓力,另一方面則試圖藉此製造中俄分裂。

「末日計劃」曝光?烏高官核威脅全球,德媒自作主張點名中國善後 - 天天要聞

然而,中國的立場始終明確:不捲入俄烏衝突,堅持勸和促談。

德媒的這波操作雖精巧,但顯然低估了中國的外交智慧。

烏克蘭的未來:棋子的代價與全球博弈

在當前的地緣政治局勢下,烏克蘭的處境可謂是「里外不是人」。

戰場上的節節敗退,國內社會經濟的崩塌,加之西方支持的削減,讓烏克蘭愈發走向孤立。

而其核威脅計劃更是將自己推向了「人類公敵」的邊緣。

「末日計劃」曝光?烏高官核威脅全球,德媒自作主張點名中國善後 - 天天要聞

如果烏克蘭實施極端計劃,後果將是毀滅性的。

首先,其自身將遭受滅頂之災,核污染將導致國土無法居住。

其次,歐洲國家及周邊地區將被核污染波及,區域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國際社會對烏克蘭的容忍底線或將就此終結。

對於西方國家而言,如何處理烏克蘭的「末日計劃」是一個重大挑戰。

曾經扶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政策,如今卻演變成全球安全的潛在威脅。

這不僅暴露了歐洲和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政策的短視,也讓全球範圍內的核安全問題再度成為焦點。

參考資料

紅星新聞《澤連斯基前顧問:烏方曾想「炸毀所有核電站」》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斯塔默與馬克龍宣布加強防務合作,英法峰會「討論聯合核威懾」 - 天天要聞

斯塔默與馬克龍宣布加強防務合作,英法峰會「討論聯合核威懾」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孫柏炎】10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對英國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進入尾聲。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當天報道,馬克龍與英國首相斯塔默在第37屆英法峰會中宣布加強防務合作,並嘗試推進「一進一出」的移民協議。7月10日,英國倫敦,法國總統馬克龍與英國首相斯塔默共同出席英法峰會...
美國斷供愛國者真實原因曝光!五角大樓自用僅能覆蓋四分之一 - 天天要聞

美國斷供愛國者真實原因曝光!五角大樓自用僅能覆蓋四分之一

近日,美國對烏軍援態度反覆。美國此前稱暫停對烏部分軍援,特朗普解釋稱必須優先確保美國擁有足夠的武器。但特朗普隨後改口稱,即使美國自己的儲備耗盡,也要繼續向烏克蘭供應武器。在澤連斯基關切的「愛國者」導彈方面,特朗普近日擲地有聲,稱已承諾向烏克蘭立即交付10套「愛國者」防空系統,並幫烏方從其他渠道獲得這一...
17架「魚鷹」進駐佐賀,日本為何不顧民眾抗議干這事? - 天天要聞

17架「魚鷹」進駐佐賀,日本為何不顧民眾抗議干這事?

據參考消息援引日本《每日新聞》7月10日報道,日本防衛省9日正式啟用陸上自衛隊「魚鷹」運輸機的永久部署基地——佐賀駐地,並開始部署該型運輸機。原暫駐千葉縣木更津駐地的17架「魚鷹」運輸機,將在8月中旬前分批轉移至此。
以軍稱打死一名黎真主黨武裝指揮官 - 天天要聞

以軍稱打死一名黎真主黨武裝指揮官

當地時間10日下午,以色列國防軍發表聲明稱,以軍當天在黎巴嫩南部曼蘇里打死黎真主黨成員穆罕默德·賈邁勒·穆拉德。以軍稱其曾擔任真主黨下屬武裝的海岸炮兵指揮官。據悉,當天在黎南部,一輛摩托車遭到以軍空襲,襲擊造成1人死亡、1人受傷。黎真主黨對此暫無回應。(總台記者 李超 楊淵)(來源:央視新聞)更多精彩資訊...
鄭麗文:兩岸要開戰,大陸會被拖垮一半,起碼倒退三十年? - 天天要聞

鄭麗文:兩岸要開戰,大陸會被拖垮一半,起碼倒退三十年?

2024年9月,美國「哈里·杜魯門」號航母戰鬥群一腳踩進南海,台海緊張局勢的浪頭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台灣島內電視政論節目又在熱熱鬧鬧地吵著「大陸會不會打來?」主持人話還沒問完,嘉賓鄭麗文已經開口:真要打,大陸會被拖垮一半,倒退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