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母快不夠用,給中國提了醒,「全核」真不如「核常兼備」?

2025年03月26日18:00:51 軍事 2716

關於美國海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首艦「尼米茲」號即將退役一事,相信很多人都早已聽說。按照美軍的規劃,在完成今年的最後一次部署後,這艘開工於1968年、服役於1975年的「超級航母」,就將於2026年迎來自己的退役儀式。而讓美軍感到煩惱的一件事情在於,新一代核動力航母「福特」級的2號艦「肯尼迪」號的建造進度,卻並不很理想。截至去年12月,該艦的4部電磁彈射器中,僅有2部安裝到位。目前看來,「肯尼迪」號的飛行甲板上仍有大量工棚和腳手架,說明外舾工作還遠未到收尾之時。

美國航母快不夠用,給中國提了醒,「全核」真不如「核常兼備」? - 天天要聞f-35c隱身艦載機降落在「尼米茲」號的甲板上

受此影響,有猜測認為,待「尼米茲」號退役之時,「肯尼迪」號很可能無法如期服役並接棒,進而將造成美國海軍現役航母的數量少於11艘這一底線。仔細想一想,造成這一現象的一大原因,固然在於美國實體製造業出現了空心化、特別是造船工業的產能難以滿足美國海軍對新裝備的尋求。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也不容忽視,那就是美國海軍過於激進地選擇了航空母艦的100%核動力化

美國航母快不夠用,給中國提了醒,「全核」真不如「核常兼備」? - 天天要聞「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4號艦「肯尼迪」號

雖然很多人都認為,多達兩位數的核動力「超級航母」是美國海上霸權、甚至是全球霸權的一大象徵。但事實上,「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全部由核航母所組成」的這一現象,是在21世紀第一個10年的後期才開始出現的,距今只有不到20年的時間。沒有錯,那就是上一艘以「肯尼迪」號來命名的航空母艦退役後才出現的事情。

美國航母快不夠用,給中國提了醒,「全核」真不如「核常兼備」? - 天天要聞退役報廢的「肯尼迪」號接受拆解

回想2007年,「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4號艦「肯尼迪」號退役,結束了自己40年的服役生涯。與此同時,該艦也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終結,即美國海軍徹底告別了常規動力航母,轉而形成了航空母艦的100%核動力化。這看似是技術水平和綜合戰力「獨步天下」的表現,但致命隱患也就此埋下了。

美國航母快不夠用,給中國提了醒,「全核」真不如「核常兼備」? - 天天要聞核反應堆換料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

時至今日,還有不少人盲目地認為,核動力航母一定在綜合戰力和效能等方面,徹底碾壓常規動力航母。但實際上,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他們或許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常規動力航母在全服役周期內的在航率,其實是要顯著高於核動力航母的。別的不說,光是美軍核動力航母在中期大修時的核反應堆換料,就讓航空母艦不得不在船廠一趴就是3年之久,即3年內無法出海執行任務。相比之下,常規動力航母則不會遇到這一問題,哪怕是主機鍋爐的徹底更換,也不至於停航3年。

美國航母快不夠用,給中國提了醒,「全核」真不如「核常兼備」? - 天天要聞海灣戰爭中的美軍航母多為常規動力航母

不僅如此,一個冷知識在於,在冷戰期間的大部分時間內,美國海軍常規動力航母的數量,其實是要多於核動力航母的。從冷戰初期的朝鮮戰爭,到冷戰中期的越南戰爭,再到冷戰末期的海灣戰爭,真正讓美國實現高效且致命的海空戰力投射的主要力量,多為在航率更高的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畢竟,核動力航母換料期間,出不了任務就是出不了,沒有任何其他辦法。

美國航母快不夠用,給中國提了醒,「全核」真不如「核常兼備」? - 天天要聞良好的輪換機制可解決核動力航母在航率低的問題

當然,這並不是說當年美國海軍在最後1艘常規動力航母退役後,轉而投向「航空母艦100%核動力化」,就一定是個錯誤的選擇。不難發現,只要核動力航母的數量足夠多、特別是足以形成良好的輪換機制,那全服役周期內在航率不夠高的缺點,就是可以被較好地解決的,能夠保證必要之時可有多艘狀態良好的航母可用

美國航母快不夠用,給中國提了醒,「全核」真不如「核常兼備」? - 天天要聞如今的美軍已難以維持航母輪換機制

但問題在於,這對自家造船工業的新艦建造產能和艦艇維護產能,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只要這方面的能力稍有下降,那原本運轉良好的輪換機制,很快就會演變為「a拖累b,b拖累c,c再拖累d」這樣的惡性循環……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數量逐步開始不夠用,「航母空窗期」現象越來越頻繁,就是陷入惡性循環的直接表現。

美國航母快不夠用,給中國提了醒,「全核」真不如「核常兼備」? - 天天要聞「福建艦」走上了常規動力電磁彈射技術之路

而對於在航母之路上快速發展和崛起的後起之秀中國來說,美國海軍如今的處境,也算是給我們提了個醒,那就是不要過於盲目且激進地追求航空母艦的100%核動力化。畢竟,誰都不知道未來幾十年的自己、尤其是自身實體製造業的發展和運轉情況會怎麼樣。美國海軍在21世紀第一個10年後期,所設定的「理想的核動力航母輪換機制」,只堅持了不到20年就快要告吹,無疑就是個直白的教訓。

美國航母快不夠用,給中國提了醒,「全核」真不如「核常兼備」? - 天天要聞國產核動力航母預想圖

因此還是那句話,常規動力航母和核動力航母不存在絕對的「誰比誰更強」,二者更像是並行的兩個技術發展方向,很難說核動力航母就一定要比常規動力航母更加優越。對兩種動力系統的航空母艦進行「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式的共同發展,或許才是最適合中國海軍的選擇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山東艦編隊為何選擇在香港向公眾開放?專家解讀 - 天天要聞

山東艦編隊為何選擇在香港向公眾開放?專家解讀

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及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航母編隊,攜多型艦載戰鬥機、直升機和陸戰隊員,已經在今天上午抵達香港特別行政區。此次山東艦編隊為何選擇在香港向公眾開放?軍事問題專家 張軍社:這樣的安排釋放
聯合國專家呼籲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 - 天天要聞

聯合國專家呼籲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

當地時間3日,聯合國專家向人權理事會提交的最新報告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構成「種族滅絕」,並呼籲國際社會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切斷經貿聯繫。聯合國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 阿爾巴內塞:被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正經歷末日般的災難,加沙地帶的民眾仍承受著難以想像的痛苦。以色列正在實施最殘酷的...
法新社鏡頭下暗色系的拍攝風格,本想著塑造「壓迫感」 - 天天要聞

法新社鏡頭下暗色系的拍攝風格,本想著塑造「壓迫感」

法新社鏡頭下暗色系的拍攝風格,本想塑造「壓迫感」,卻意外展現出別具一格的中國海軍實力。 不得不承認,法新社在新聞拍攝領域頗具專業水準,總能拍出大片質感。這次拍攝所運用的濾鏡賦予畫面金屬質感,那種壓迫感十足的畫面風格令人眼前一亮。
王若愚:我軍兩艘航母首次對外開放,為何都設在香港? - 天天要聞

王若愚:我軍兩艘航母首次對外開放,為何都設在香港?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若愚】7月3日至7日,由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和湛江艦、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海軍艦艇編隊將訪問香港。其中,7月5日至6日,山東艦在西面2號錨地面向香港市民開放,派票2000張;湛江艦、運城艦在昂船洲軍港開放,派票8000張。每次放票幾乎是「秒光」,至7月2日,所有門票均已約滿,這...
央視武器曝光!專打電力不傷人,台海戰略迎來新王牌? - 天天要聞

央視武器曝光!專打電力不傷人,台海戰略迎來新王牌?

燈滅了、手機黑了、地鐵停了,整座城市突然陷入死寂——但街道上的人群卻毫髮無傷。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央視剛剛曝光的新型導電纖維彈的真實威力!一枚490公斤的導彈升空,90枚子彈藥在目標上空炸開,漫天飄落的不是彈片,而是比頭髮絲細百倍的碳纖維絲
北約制裁大鎚砸下,俄軍工產能反爆2.5倍,隱形戰機量產破局 - 天天要聞

北約制裁大鎚砸下,俄軍工產能反爆2.5倍,隱形戰機量產破局

北約的制裁大鎚砸了三年,俄羅斯軍工不僅沒趴下,反而開足馬力搞出逆天增長!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撂下狠話:俄軍已為未來十年和北約可能的軍事衝突做足準備。更絕的是——俄軍工廠機器24小時不停轉,坦克產能翻6倍,無人機日收3500架,連核導彈都加速量
700餘條航線,2400萬人次!C909,飛得更高更遠 - 天天要聞

700餘條航線,2400萬人次!C909,飛得更高更遠

C909,飛得更高更遠(大數據觀察)數據來源:中國商飛 版式設計:蔡華偉7月1日上午,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所屬的國產C909客機平穩降落在蒙古國烏蘭巴托成吉思汗國際機場,標誌著國航首條C909國際航線正式開通。
從轉業軍人到「金蟬司令」:孫欽國的千畝金蟬夢 - 天天要聞

從轉業軍人到「金蟬司令」:孫欽國的千畝金蟬夢

濟南市章丘區相公庄街道李房新村的夏夜,幾百盞手電筒的燈光如流螢般穿梭在170畝林地里,孩童們興奮的尖叫聲和大人們專註捉金蟬的剪影在林間躍動。這裡正上演著一場現代版的「捕蟬記」,而幕後的導演,是一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