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近年來通過採購中國制潛艇及配套重型魚雷,顯著提升水下作戰能力,他也擁有第三世界國家海軍中為數不多的、擁有重型魚雷的海軍;
孟加拉國於2016年從中國採購2艘二手035G型(明級改進型)常規動力潛艇,2023年追加訂購1艘,計劃2025年交付。該型潛艇雖屬冷戰時期設計,但經現代化改造後仍具備近海作戰能力—中國對它進行現代化改進;
它們配套的ET-52重型魚雷(中國出口型魚-6)是孟加拉海軍潛艇的主要反艦/反潛武器。另有西方媒體分析稱,它們可能配備更先進的ET-60(魚-10出口版),但未獲官方證實。
ET-52約30公里,ET-60可達50公里以上;
ET-52約45節(83公里/小時),ET-60超50節;ET-52採用線導+主/被動聲吶末制導,具備抗干擾能力;ET-52魚雷的250-300公斤高爆彈頭可對大型艦船造成結構性破壞。
單艘035G潛艇可攜帶18-20枚魚雷,推測總採購量約50-60枚(含備用);
印度海軍現役航母包括「維克拉瑪蒂亞」號(4.5萬噸)和國產「維克蘭特」號(4萬噸),其戰鬥群通常配備多層反潛防禦:航母編隊由驅逐艦(如「加爾各答」級)、護衛艦(如「塔爾瓦」級)、反潛直升機(MH-60R)及潛艇組成,具備聲吶陣列、魚雷誘餌和反潛火箭攔截能力。
ET系列魚雷若在隱蔽發射條件下(如潛艇抵近至30公里內),可能穿透外層防禦,但需克服航母編隊的主動反制措施。單枚重型魚雷命中可導致航母喪失機動性或嚴重進水,但現代航母設計強調水密隔艙和損管系統,直接擊沉難度較高—除非孟加拉海軍可以多次命中水線以下部位;
孟加拉潛艇的靜音性能(035G噪音水平較高)和操作經驗可能制約其接近印度航母的有效距離,且印度在孟加拉灣的反潛巡邏(如P-8I偵察機)構成額外挑戰;
通過建立水下潛艇作戰能力,孟加拉意圖增強對孟加拉灣的制海權,平衡與緬甸、印度的海上力量差距,保護能源通道(如孟加拉灣天然氣田)。印度則加速反潛能力升級,包括採購更多P-8I、增設水下監聽網路,並推動與日本、美國的反潛合作—印度的海軍優勢讓孟加拉深受威脅,它會加強海軍現代化建設;
中國通過軍售深化與孟加拉的安全合作,擴大印度洋存在,但避免直接刺激印度(如未提供更先進的AIP潛艇)—如果孟加拉海軍需要,中國或許會提供更先進的水聲設備和武器,而且,可以提供水下無人武器;
孟加拉的中國制重型魚雷理論上對印度航母構成一定威脅,但受限於潛艇平台性能、作戰體系協同及印度反潛優勢,實際威懾效果有限。此舉更多體現地區力量再平衡,而非直接挑戰印度海軍主導權。從長期來看,印度洋水下競爭可能因類似軍售加劇,推動區域國家加強反潛投入:孟加拉海軍可以購買重型水下高超音速反艦導彈—他們的射程達到200公里以上,足以對印度航母編隊形成致命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