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打了3年多了,明眼人都看得出笑到最後的應該是俄羅斯,可不甘心失敗的一些烏克蘭官員在這最後時刻卻想出了一些極端的點子。
22日,烏克蘭總統辦公室前顧問阿列斯托維奇在接受採訪時透露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他宣稱,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制定了一個計劃,一旦烏克蘭真的戰敗,就會立馬把境內所有的核電站都炸掉,大家誰都別想好過。
或許有人覺得布達諾夫制定的這個「瘋狂計劃」就是在危言聳聽,但這不是辦不到的。
烏克蘭境內有4座核電站,15座核反應堆,如果這些核設施真的被大規模破壞,那產生的放射性塵埃可能會覆蓋整個歐洲,甚至影響到全世界。
布達諾夫敢說出這種話,顯然是因為烏軍在戰場上全面失利後的絕望反擊。
現在戰場上,烏軍節節敗退,俄軍的攻勢越來越猛,澤連斯基甚至冒著危險親自跑到頓涅茨克前線,用這種「作秀式視察」來勉強提振士氣。
而在國內,幾十萬適齡男性為了逃避徵兵而東躲西藏,企業因為員工都上了戰場而扎堆倒閉,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生活也一片混亂。
整個烏克蘭已然處於崩潰的邊緣,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最後是否會做出拚死一搏,誰也不好說。
除了這個瘋狂計劃,阿列斯托維奇還透露,基輔可能正在造核彈,同時還提到戈羅霍夫斯基(烏克蘭猶太寡頭)正在「收集核武器」,搞「原子彈眾籌」。
這話聽著更嚇人,核彈作為人類的終極武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裡,有核彈的只有9個,就連伊朗想發展核武器都被各方制裁,更何況烏克蘭。
不過從條件上看,也並非完全不可能,烏克蘭作為曾經蘇聯的重要組成國,在蘇聯解體時繼承了大量技術遺產,其中就包括核技術。
所以從技術層次來說,烏克蘭是有製造核彈的能力的,只是還存在不少障礙,比如武器級濃縮鈾、離心機等材料設備的短缺。
再一個就是國際上的阻礙了,因為烏克蘭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簽署方之一,一旦烏克蘭真的發展核武器,那其他國家是可以直接介入阻止的。
不過烏克蘭都已經到現在這種地步了,光憑這一紙協議還真未必約束得了他們。
但別的不說,以俄羅斯、美國為首的其他國家肯定不想看到新的核武器從烏克蘭手中誕生,所以烏克蘭要真擁有自己的核武器,可能性不大。
能不能真的做到先不說,但這兩個計劃絕對是瘋了,完全是「抱著一起死」的路子。
核電站雖然不會像核武器那樣直接爆炸,但如果被攻擊導致設備損壞,就會發生核輻射泄漏,這後果可能比核武器還要嚴重。
一旦泄漏,核輻射是控制不了的,能通過風和水擴散到很大的範圍,甚至讓大片區域變成長期沒人敢住的「人類禁區」,直接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拿扎波羅熱核電站來說吧,這是烏克蘭最大的核電站,也是歐洲最大的。
如果它被攻擊發生核泄漏,風和水會把輻射擴散到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大部分地區,還會波及黑海、地中海,甚至沿岸的歐洲國家,後果簡直不敢想像。
值得一提的是,布達諾夫之前就不是第一次搞這種極端計划了。
他曾在2023年策划過襲擊克里米亞大橋,還策劃並主導過多次針對俄羅斯高級官員和將領的暗殺計劃,他的風格向來都是「只看結果,不看後果」。
也就是說,這次所謂的「一旦戰敗,就炸掉全部核電站」,可能不止是單純的嚇唬人,布達諾夫在最後時刻可能真會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
這個「末日計劃」雖然烏克蘭政府沒有正式承認,但國際原子能機構已經加強了監控,防止核設施被拿來當「賭注」。
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也罕見地達成了一致意見:任何威脅核安全的行為都會遭到聯合打擊。
不得不說,當大國把民生設施當成棋子時,真正可怕的不是技術風險,而是人性的失控。
正如有網友說的:「如果文明的底色是『同歸於盡』,那所謂的勝利者也只能在廢墟上跳舞。」
參考資料
紅星新聞:《誰都別想得到!澤連斯基前顧問:烏方曾想「炸毀所有核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