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勝利提醒中國:擊敗美國的唯一途徑,就是不妥協

2025年03月23日16:22:07 軍事 1420

進入2025年2月以來,持續三年的俄烏戰爭似乎已步入尾聲。這場戰爭始於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試圖阻止其倒向北約。

面對美國及其北約盟友的全力遏制,俄羅斯在戰爭初期遭遇了嚴重挫折:基輔戰役失利,哈爾科夫防線崩潰,甚至烏軍一度反攻進入俄羅斯本土的庫爾斯克地區。然而,俄羅斯並未屈服。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勝利提醒中國:擊敗美國的唯一途徑,就是不妥協 - 天天要聞

經過三年艱苦作戰,俄軍不僅鞏固了對烏東四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的控制,還成功收復庫爾斯克,擊潰了烏克蘭軍隊的主力部隊。如今,俄軍依然在頓巴斯地區持續推進,烏克蘭東部防線已近乎崩潰。

這場不可思議的逆轉並非偶然。面對北約傾盡全力的軍事援助和西方史無前例的經濟制裁,俄羅斯咬牙堅持,最終逼迫美國坐上談判桌。特朗普與普京通話後,美國同意推動「能源和基礎設施停火」協議,並默認俄羅斯對佔領區的控制,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計劃也被無限期擱置。

俄羅斯幾乎贏得了所有關鍵利益,而烏克蘭則在西方疲態盡顯的情況下被迫接受局部停火。這場戰爭的結局證明,強硬的俄羅斯不僅保住了核心地盤,還讓美國低下了頭。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節節勝利,向中國傳遞了一個清晰而深刻的信號:擊敗美國的唯一辦法,就是永不妥協。

第一節:從蘇聯到俄羅斯,退讓換不來和平

從蘇聯到俄羅斯,這個民族對美國的恐懼貫穿歷史,並在一次次妥協中付出沉重代價。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勝利提醒中國:擊敗美國的唯一途徑,就是不妥協 - 天天要聞

冷戰初期,蘇聯雖是超級大國,卻始終對美國心存忌憚。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蘇聯不敢與美國正面交鋒,只能暗中提供武器和顧問,將中國志願軍推上前線。1950年10月,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與美軍浴血奮戰,而蘇聯則躲在幕後,僅派空軍在鴨綠江邊有限參戰,連公開承認都不敢。

在中東,蘇聯同樣畏首畏尾。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埃及、敘利亞等阿拉伯盟友在以色列的進攻下節節敗退,蘇聯雖提供武器,卻不敢直接干預,生怕美國親自下場。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蘇聯再次選擇觀望,眼睜睜看著盟友被以色列重創。

這種對美國的恐懼,源於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只要退讓妥協,美國就會容忍蘇聯,甚至與之和平共處。這種幻想在蘇聯末期達到頂峰。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勝利提醒中國:擊敗美國的唯一途徑,就是不妥協 - 天天要聞

戈爾巴喬夫上台後,推行「新思維」,試圖通過開放和妥協融入西方。1989年,他聽信美國承諾,同意兩德統一併撤出東德30萬蘇軍,以為能換來經濟援助和北約不東擴的保證。

然而,承諾剛落,1990年北約便接納東德,1999年又吞併波蘭、捷克、匈牙利,2004年更將波羅的海三國納入囊中。戈爾巴喬夫的退讓非但未換來和平,反而加速了蘇聯的崩潰。1991年12月26日,蘇聯解體,紅旗從克里姆林宮墜落,俄羅斯從廢墟中艱難站起。

新生的俄羅斯依然天真,以為放棄共產主義、收縮勢力範圍,就能被西方接納。葉利欽滿懷希望,1991年、1994年、1997年三次申請加入北約,卻次次被拒。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勝利提醒中國:擊敗美國的唯一途徑,就是不妥協 - 天天要聞

普京執政初期也曾嘗試融入西方。2001年9·11事件後,他率先向美國伸出援手,允許美軍在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建立軍事基地,甚至關閉了越南金蘭灣的監聽站。然而,換來的卻是北約的又一輪東擴。2004年,北約接納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七國。

2014年烏克蘭「顏色革命」後,美國扶持基輔政權,將北約的觸手伸向俄羅斯家門口。當槍口頂上了腦門,普京這才醒悟,退讓只會讓美國變本加厲。美國的目標不是與俄羅斯共存,而是要將其徹底打垮,直至滅亡。只有拋棄幻想,俄羅斯才能找到生存之道。

第二節:美國無情的帝國本性

美國是一個無情的帝國,為了維持其獨霸地位,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潛在對手。冷戰時期,美國通過軍備競賽耗盡蘇聯國力,1980年代「星球大戰」計劃讓蘇聯不堪重負;同時以「和平演變」瓦解其意志,通過廣播電台、地下出版物向蘇聯灌輸西方價值觀,最終促成其解體。蘇聯崩潰後,美國並未停手,而是繼續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北約東擴是其一貫手段,從1999年的波蘭到2004年的波羅的海三國,再到2014年烏克蘭的「顏色革命」,美國步步為營,試圖將俄羅斯徹底孤立。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勝利提醒中國:擊敗美國的唯一途徑,就是不妥協 - 天天要聞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雖失去超級大國地位,卻仍是世界第一大陸權國,擁有17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豐富的油氣資源和強大的核武庫,其地緣潛力對美國構成巨大威脅。美國可以放過日本和德國,因為它們已被徹底馴服,淪為軍事基地和經濟附庸。日本的橫須賀駐紮美軍航母,德國的拉姆施泰因是美軍歐洲指揮部,這些國家已無翻身可能。但俄羅斯不同,其遼闊疆域和獨立性讓美國寢食難安。只有將俄羅斯徹底解體,銷毀其所有核彈,美國才會放心。

2014年烏克蘭危機後,美國的意圖更加明顯。扶持基輔政權,提供武器和資金,試圖將烏克蘭拉入北約,形成對俄羅斯的永久包圍。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聯合北約對俄實施史上最嚴厲制裁,凍結3000億美元外匯儲備,切斷SWIFT系統,限制能源出口。

然而,俄羅斯並未倒下,反而以強硬姿態反擊,迫使美國重新審視其策略。美國的目標從未改變:對任何可能挑戰其霸權的國家,必欲除之而後快。俄羅斯的經歷證明,妥協無法軟化美國的敵意,只會讓其更加肆無忌憚。

第三節:俄羅斯不再妥協的勝利之路

2014年後,俄羅斯徹底放棄退讓,轉而採取強硬姿態。當烏克蘭在西方支持下謀求加入北約,並對俄裔居民實施高壓政策時,普京果斷出兵,2014年3月18日正式吞併克里米亞。這一行動雖招致西方制裁,卻讓俄羅斯重拾地緣主動。2022年2月24日,面對烏克蘭進一步倒向西方,普京發動全面戰爭,試圖一舉解決威脅。他公開宣稱:「若不採取行動,北約的導彈將部署在烏克蘭,威脅莫斯科。」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勝利提醒中國:擊敗美國的唯一途徑,就是不妥協 - 天天要聞

戰爭初期,俄羅斯處境極為艱難。北約傾盡全力支援烏克蘭,提供「標槍」反坦克導彈、「海馬斯」火箭炮和F-16戰機;西方對俄實施空前制裁,切斷金融渠道,限制能源出口。

軍事上,俄軍遭遇連串失利:2022年4月被迫撤出基輔,9月在哈爾科夫潰敗,10月丟掉紅利曼,甚至烏軍反攻進入庫爾斯克地區。曾經龐大的鋼鐵洪流被烏克蘭的無人機、導彈炸成廢鐵,SU34等先進戰機一架接一架地被擊落,黑海艦隊幾乎被烏克蘭的導彈、無人艇滅光,前線士兵的屍體堆積如山,士兵們的訃告如雪片一般。

經濟上,盧布暴跌,物價飛漲,通貨膨脹率一度高達17%,2023年6月瓦格納僱傭軍首領普里戈津甚至發動兵變,直逼莫斯科。許多人認為,俄羅斯撐不下去了,普京應該妥協投降,或許還能保存一點臉面。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勝利提醒中國:擊敗美國的唯一途徑,就是不妥協 - 天天要聞

然而,普京咬牙堅持了下來。他沒有選擇退縮,而是持續發動攻勢,哪怕戰況難看,也絕不示弱。2023年起,俄軍調整戰略,集中力量攻打頓巴斯,利用無人機和精確制導武器彌補短板。普京還引入外援,朝鮮提供士兵和彈藥,伊朗供應「見證者-136」無人機,增強俄軍打擊能力。

到2024年,俄軍收復庫爾斯克,控制烏東四州大部,擊潰烏軍精銳第92機械化旅和第47旅,打得烏克蘭只有招架之力,沒有還手之功。

普京的堅持終於逼迫美國妥協,因為美國真的撐不住了。

2025年1月特朗普上台後,尋求迅速結束衝突。3月,他與普京通話,同意「能源停火」協議,承認烏克蘭全面收復領土「不現實」。在沙特會談中,俄羅斯所提出的烏克蘭保持中立、放棄加入北約的要求,幾乎全部獲准。普京贏得了領土和戰略雙重勝利。然而,俄羅斯並未對美國示好。

談判繼續,俄軍攻勢卻未停,烏克蘭依然遭暴打;特朗普致電普京時,普京故意讓他等了一小時,給其下馬威。一句話,就是不慣著美國。俄羅斯終於明白,對付美國,唯有強硬到底。

第四節:永不妥協是中國唯一的出路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勝利給了中國極大啟發,再次印證了一個真理:戰勝美國的唯一辦法,就是與美國硬到底。毛主席早就看透美國的本質,稱之為「紙老虎」。他曾說:「美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以落後的裝備硬抗美軍,最終逼其在停戰協定上簽字,證明美國看似強大,但韌性不足,一旦陷入持久戰,必敗無疑。當時新中國還很貧窮,科技也不發達,但卻能硬剛美國,讓美國承受了難以想像的失敗。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勝利提醒中國:擊敗美國的唯一途徑,就是不妥協 - 天天要聞

如今,美國已將中國視為頭號對手。美國政要多次表示,中國比蘇聯更可怕。2021年,副國務卿坎貝爾警告:「中國是美國史上最大挑戰。」2022年,參議員魯比奧稱:「中國工業實力威脅美國根本。」特朗普2025年上台後,中美關係急轉直下。他在競選期間揚言:「中國偷走了美國的工作,必須付出代價。」遏制中國已成為美國各界共識,中國不滅,美國寢食難安。

美國從多領域打擊中國:經濟上,2018年發動貿易戰,對中國商品加征25%關稅,特朗普二進宮後甚至還威脅要進一步增加,試圖摧毀中國出口;科技上,2019年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2022年限制中國獲取晶元製造設備,封鎖半導體技術;軍事上,在台海、南海頻繁挑釁。這些行動表明,美國的目標是阻斷中國崛起,甚至將其徹底打垮。

一些人擔心經濟損失,提議向美國妥協,甚至道歉。然而,蘇聯和俄羅斯的教訓告訴我們,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退讓求和平則和平亡。小國或許能夠投降,但大國卻沒有投降這一選項。投降、妥協換來的,只能是萬劫不復。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勝利提醒中國:擊敗美國的唯一途徑,就是不妥協 - 天天要聞

若中國妥協,後果將比蘇聯更慘:工業消亡,美國摧毀中國製造,中國失去「世界工廠」地位;科技鎖死,中國被困低端產業,5G、人工智慧停滯;經濟衰頹,人民陷入貧困,財富增長停擺;軍事瓦解,解放軍失去威懾力,中國不再是大國。

因此,中國必須在各領域與美國硬碰硬。在台海、南海、釣魚島,我們不能退讓,要堅決維護主權,打擊分裂勢力,不惜與美國及其盟友決戰。2022年佩洛西竄台後,中國在台海舉行大規模軍演,展示決心;在南海,中國填海造島,建立軍事基地,抵禦美國挑釁;在釣魚島,中國海警常態化巡航,寸土不讓。在科技領域,無懼美國封鎖,華為研發麒麟晶元,中芯國際突破7納米工藝;在經濟上,與美國霸凌針鋒相對,推進「一帶一路」,2023年與150國簽署合作協議,擺脫美元依賴。只有強硬,中國才能贏得尊重。

中國的實力和韌性比俄羅斯可強多了,俄羅斯能做到,中國自然也能做到。

總結

俄烏戰爭的結局告訴我們,美國並非不可戰勝。只要堅持鬥爭,就能迫使其妥協。俄羅斯用三年苦戰證明,不妥協換來的是勝利與共存。普京從退讓的教訓中覺醒,以強硬姿態逼退美國,保住俄羅斯的命脈。中國工業強大,人民團結,面對美國的遏制,我們無需畏懼。只要在軍事、科技、經濟各領域硬到底,美國終將被打服。毛主席的話依然振聾發聵:「美帝國主義看起來強大,但它終將被人民擊敗。」以鬥爭求生存,以堅持贏未來,中國必將在與美國的博弈中笑到最後。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舒心小屋」讓官兵展笑顏,靜心之所成了不可或缺的存在 - 天天要聞

「舒心小屋」讓官兵展笑顏,靜心之所成了不可或缺的存在

新疆軍區某邊防團某連為官兵搭建設施助力心理服務——「舒心小屋」:給你一個好心情■王選利 劉欣雨推薦理由工作訓練生活緊張而忙碌,是基層官兵的常態。不過,身處集體之中,總會有那麼一個時刻,想要擁有一個安靜的空間,盛放那些不想外露的情緒,或者不被打擾地獨處一會兒。新疆軍區某邊防團某連緊貼官兵需求,在宿舍樓...
紅場閱兵三大看點  王明志:在當下為結束俄烏衝突營造有利國際政治環境 - 天天要聞

紅場閱兵三大看點 王明志:在當下為結束俄烏衝突營造有利國際政治環境

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將於5月9日在莫斯科紅場舉行,正式開始前的最後一次綵排已於5月7日順利完成。今年的紅場閱兵式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 新銳武器首亮相當地時間5月3日,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第二次綵排在莫斯科舉行(來源:央視新聞)在5月7日的綵排中,俄方共有超過1萬名軍事人員參加...
美軍測試AR全息戰場模擬系統:頭顯與沙盤共築多兵種協同推演新範式 - 天天要聞

美軍測試AR全息戰場模擬系統:頭顯與沙盤共築多兵種協同推演新範式

據 AXIOS 最新消息,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日前利用 Anduril Industries 研發的 AR 頭顯和一個名為「Sandtable/沙盤」的基物模擬進行了戰場演練。儘管官方對演練細節並未過多披露,但從 AXIOS 的報道中,這似乎是一個全息甲板般的虛擬世界,支持十幾人同時沉浸其中,共同查看戰場模擬態勢。美國陸軍中將、未來與概念中心主任戴...
印軍又搞事情:是想「找回面子」,還是升級戰爭? - 天天要聞

印軍又搞事情:是想「找回面子」,還是升級戰爭?

印度又在邊境搞事情了!據《印度快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稱,當地時間5月7日晚9點,印度空軍將在印巴邊境的拉賈斯坦邦舉行大規模空中演習,出動包括「陣風」、蘇-30和幻影-2000在內的所有主力戰機,軍演將持續到9日凌晨3點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