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國軍部隊有多難?39軍政工科長回憶:得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

2025年03月22日08:23:07 軍事 1404

三大戰役中,在我軍不斷取得勝利的同時,大批的國軍部隊或投誠或被俘,如何改編這些部隊,就成了當時重要性不次於前線戰鬥的工作。

而改編工作,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不管是在華東、華北,還是在東北,都遇到過各種各樣的阻力。

甚至在改編過程中,我軍幹部面臨生命危險,曾在四野39軍117師敵工科擔任科長的李純就回憶,當時改編國軍部隊,真的需要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

改編國軍部隊有多難?39軍政工科長回憶:得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 - 天天要聞


平津戰役結束後,李純與幾個戰友一起,負責改編國軍104軍269師。

104軍,前身是傅作義部的暫編第3軍,1948年時,該軍開始使用104軍番號,軍長為安春山,平津戰役中,該軍隨傅作義接受和平了改編。

按照很多人的理解,既然是和平改編,那似乎雙方一簽協議就行了,但實際上,簽協議僅僅是開始,後面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畢竟昨天還是對手,今天就握手言和,尤其是在沒有硬碰硬較量的前提下,國軍隊伍中不服者比比皆是。

因為不服氣,自然就十分抗拒改編。

而李純在抵達269師時,果不其然的就發現了這種情況,269師不少官兵對他的態度十分冷漠,甚至可以說是敵意滿滿。

這種態度的由來,主要是因為沒能真刀真槍的打一仗就「窩窩囊囊」的放下了武器,自然就心不甘情不願,同時,長期接受反動思想的洗腦,短時間內,不可能馬上就轉變認識。

而在這種情緒驅使下,李純當時的處境十分不安全。

在他抵達的第一天下午,就發現好幾個269師的官兵在他的宿舍不遠處挖坑,等他問挖坑幹什麼時,其中一個士兵毫不客氣的就說,「當然是築工事打敵人」。

要知道當時平津戰役已經結束,所以根本就沒有什麼敵人,很顯然,這些人挖坑就是擺明了在恐嚇李純。

這還是非國軍嫡系部隊的情況,而在改編原國軍的嫡系部隊,也就是中央軍時,各種恐嚇和嚇唬來的更是層出不窮。

原東野一縱獨立21師政委李欣,就回憶過他的驚險經歷。

平津戰役中,國軍除了原傅作義部的部隊外,還有包括13軍、94軍這樣的嫡系部隊,當國軍大勢已去之際,這幾個軍的軍長、師長馬上腳底抹油開溜,而部隊自然就留了下來。

表面上看,這幾支部隊因為「群龍無首」應該更好改編才對,但實則不然。

改編國軍部隊有多難?39軍政工科長回憶:得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 - 天天要聞


由於長期接受反動宣傳洗腦,這些國軍部隊中的中基層軍官乃至士兵中,有一大部分都有師根深蒂固的反共思想。

同時,一槍沒放就結束了自己的國軍軍旅生涯,就讓這些人既覺得「窩囊」,又對未來十分迷茫。

這些思想和情緒交織在一起後,讓這些人變得極為不可控,甚至乾脆破罐子破摔,毫不掩飾的發泄著反動氣焰。

比如94軍的主力部隊第5師,該師近萬人,且全美械裝備,是國軍在華北戰場上的精銳主力。

當負責改編該師的38軍指定其開赴駐地時,該師一路上不斷鳴槍放炮,氣焰十分的囂張,而李欣就是被任命為該師的新政委。

抵達該師後,李欣接連遭遇了不少明晃晃的「威脅」。

首先是在抵達的當天中午,就在他與該師的代師長(原師長已逃走)討論工作時,幾個原94軍的下級軍官公然在辦公室外鬧事,聲稱不想幹了要回家。

而到了晚上,李欣還沒躺下睡覺,5師的一個特務連連長就一身酒味的闖進來,鬧著自己要退伍離開部隊。

這還僅僅是開始,到了次日召開全師軍官、幹部會議時,幾個荷槍實彈的94師士兵,在會場周圍神氣十足的來回遊盪。

而當李欣宣布完東野對第5師新的任命後,在場的一個軍官馬上站起來說,「我拒絕接受這個和平改編,無非是再打一仗,誰怕誰?」

甚至在幾天後的一個晚上,李欣就聽到在他居住的那個小院子房前屋後,有人左一下右一下的在打60炮。

不用說,肯定是第5師的官兵在泄憤,順帶給李欣來「下馬威」。

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李欣個人十分危險,同時稍有不慎,就會引發擦槍走火的嚴重事件,所以鑒於此,李欣迅速上報了梁必業和李天佑。

最終,38軍司令部連夜調派主力部隊前來坐鎮,這才正式收繳了第5師的武器。

改編國軍部隊有多難?39軍政工科長回憶:得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 - 天天要聞


只有收繳了這些人的武器,才能更安全和穩妥的進行下一步工作,而這也是血淋淋的教訓後得出的經驗。

為什麼這麼說呢?在遼瀋戰役結束後,東野就遇到過原國軍青年軍207師士兵,趁著放電影往檯子上扔手榴彈的事情。

但我們都知道,改編並不是收繳完武器就可以的,要改變這些人的反動思想,爭取他們成為一名合格的解放戰士,才是改編工作的目的。

而這一點,華野在改編國軍整編74師時,就積累了大量成功經驗。

整編74師,是國軍的五大王牌主力之一,裝備精良戰力強悍,且從軍官到士兵,大多都身經百戰,單從軍事角度來講,這些人都屬於是優秀的軍事人才。

正因如此,在74師覆滅於孟良崮後,華野面對俘虜的兩萬多74師官兵,如何處理就成了一個難題。

若是放在古代,為免除後患,對於敵人的老兵肯定是一殺了之,不然若是放回去,早晚還會對自己造成威脅。

但我軍是人民武裝,斷然不會做殺俘之事,毛主席也早就定下了優待俘虜的政策,對願意參加我軍的歡迎,不願意的發放路費任其離開。

可問題是,74師官兵均是善戰之士,且因為長期接受反動思想洗腦,若是放其離去,他們勢必會重新與我軍為敵。

而在斟酌之後,華野高層最終決定「違反」政策,對74師的俘虜,一個都不放。

在此之後,華野經歷了一個艱難、曲折的改造俘虜的過程,首先是對74師的俘虜身份進行仔細甄別,即把軍官、政工、特務等人員清理出來。

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要分門別類的管理,同時也能避免那些普通士兵受到別有用心之人的蠱惑,畢竟很多普通士兵都是因為不明真相,加上被軍官長期洗腦,這才稀里糊塗的進行對抗。

所以,一旦把軍官和特務人員與普通士兵分開,就能有針對性的做思想工作,從而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礎。

身份甄別完成後,接下來就是思想工作,當時74師的不少官兵也是對華野不服氣,他們普遍認為,是張靈甫的無能,把部隊帶上了孟良崮,這才導致74師失敗,真要是正面硬碰硬,華野未必是74師的對手。

而在談到具體戰術時,74師的一些軍官更是對華野的部分戰術不以為然,認為華野只會人海衝鋒,英勇是英勇了,可就是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改編國軍部隊有多難?39軍政工科長回憶:得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 - 天天要聞


對於74師官兵的這些思想和言論,華野並沒有單純的一味反駁而壓制,畢竟這樣做的話,這些人還是會不服氣,而為了徹底扭轉他們的思想,華野專門召開了多次軍事辯論大會。

辯論會的主題,就是到底誰最強。

值得一提的是,在經過辯論之後,不僅是74師的官兵,包括華野的幹部和戰士,都有了相當大的體會。

華野這邊,幹部和戰士們紛紛表示,74師確實是一支具有很強戰鬥力的部隊,如果否認這一點,那擊敗74師就沒什麼值得說的了。

而74師這邊,官兵們也心服口服,他們不得不承認華野雖然裝備差,但指揮藝術十分高明,同時有人民的大力支持,因此取得勝利是必然的結果。

認識到這一點,就說明這些人的思想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此之後,華野又讓他們充分體驗和感受了我軍官兵一致的光榮傳統和作風。

當這些人真真切切的看到我軍幹部衝鋒在前、掩護在後的行為,以及與戰士們同吃同住後,幾乎每一個人都大為觸動,這些在我軍中十分平常的事情,是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經過一個多月的教育和改造,74師的廣大官兵被編入了華野的各個部隊,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

而這些擁有豐富作戰經驗、極高軍事素養的解放戰士,很快成為了各部隊中的「教官」,他們毫無保留的把很多戰鬥技巧教給了戰友們,使得華野的整體戰鬥力,有了顯著的提升。

華野的經驗,自然是值得借鑒和參考的,但其中的過程,則是需要付出大量心血才可以達成的,而這個結果,則是由無數個像李純、李欣這樣的政工幹部,做了大量細緻入微的工作才最終實現的。

改編國軍部隊有多難?39軍政工科長回憶:得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 - 天天要聞


並且這些政工幹部,面對曾是對手、且有根深蒂固反動思想的原國軍官兵,隨時都有可能面臨生命危險,而因此犧牲的也不乏其人。

所以,儘管他們沒有像主力部隊的戰士們衝鋒在前線,也沒有親自解放一座又一座城市,但他們的付出和犧牲,同樣值得我們銘記。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美國時間4月11日晚,特朗普終於還是偷偷服了軟,美國海關和與邊境保護局,偷偷的修改了關稅規則,針對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手錶、以及半導體相關等電子產品,不再徵收「對等關稅」,直接豁免了,其中也包括了中國地區的產品,之前高高在上的125%的對等關稅,直接不收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 天天要聞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個稅起征點調整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當前,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上調個稅起征點,以減輕中低收入者的負擔,同時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那麼,在中國14億人口中,月收入達到5000元的人數究竟有多少?而個稅起征點又應上調至多少才更為合理呢?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 天天要聞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4月份,市場存在看跌的心態!一方面,生豬供應水平增加,4月標豬出欄對於去年6月母豬存欄,由於去年5~11月份,母豬存欄逐月增加,本月,適重標豬供應水平進一步改善,供應寬鬆的基本面持續!不過,機構預估,4月份,集團豬企出欄計劃或將增加3.25%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Wind數據顯示,4月11日,我國氧化鋁平均現貨價格指數(下稱「氧化鋁現貨價」)連續四天跌破3000元/噸關口,以2895.00元/噸報收,創下自2023年8月10日以來的新低。期貨市場上,氧化鋁主連合約於4月9日創下其上市以來的新低(2663元/噸)後,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