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特朗普政府在烏克蘭終戰談判中排除歐洲,無視傳統的同盟關係,「歐洲自身核保護傘論」正在擴散,主導這一進程的法國公開了加強核武器的計劃。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WSJ)等媒體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18日(當地時間)訪問了法國東北部的呂克塞尤生索韋爾空軍基地,提出了將這裡變成發揮法國核威懾計劃主軸作用的最尖端基地的構想。
該空軍基地擁有26架幻影2000-5戰鬥機,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北約)的空中防禦中發揮著核心基地的作用。
馬克龍宣布,作為這一構想的一部分,將投入約15億歐元對基地進行現代化改造,並在2035年之前追加部署40架新一代陣風戰鬥機。
陣風戰鬥機是法國達索公司開發的多功能戰鬥機,可以運用核導彈,承擔著法國核威懾力的一環。
未來部署的新一代陣風戰鬥機將搭載新型超音速導彈,射程達600英里(約960公里),比以往增加了2倍。
馬克龍向該基地的官兵強調:「我們國家和我們的大陸必須繼續自我防禦、武裝和準備,以避免戰爭。誰也無法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想要的是我們做好準備。」
馬克龍還補充說,為了配合該基地的現代化工作,還將增加2000名軍人和平民。
法國公開核武器強化計劃是在歐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力量的情況下進行的,與特朗普總統一上任就在大西洋同盟中出現裂痕,特朗普總統在沒有美國幫助的情況下也要增強自己防禦的力量相吻合。
此前,歐洲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北約)框架內實際上受到美國核保護傘的保護,但由於特朗普總統的重新執政,北約同盟出現動搖的徵兆,歐洲開始討論與歐洲擁有核武器的兩個國家法國和英國共享核武器的方式作為替代方案。
德國下屆總理、基督教民主黨(CDU)代表默茨最近也曾對馬克龍總統的構想表示認同,他說:「即使沒有美國的核保護,歐洲也應該找到自己防禦的方法。我們應該與歐洲的兩個強國英國、法國一起討論核共享,或者至少應該討論兩國的核防衛是否適用於我們。」
默茨當天在接受德國《圖片報》採訪時表示:「法國總統戴高爾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為德國提出了這樣的建議。毫無禁忌地進行這一討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符合德國的利益。」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截至目前,除德國以外,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也對馬克龍總統提出的法國主導的「核保護傘論」表示關注。
《華爾街日報》指出,法國擁有的核彈頭估計約為290枚,這明顯少於擁有數千枚核彈頭的美國。
《華爾街日報》還介紹說,法國除馬克龍當天訪問的空軍基地外,還有3個空軍基地可以使用核武器,法國擁有的核彈頭不僅可以在陣風戰鬥機上發射,還可以在潛艇上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