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台「國防部」發布「四年期防務總檢討」指出,隨著中國大陸軍事能力增長、作戰方式改變及無人系統、人工智慧等新科技運用,台海作戰型態持續轉變,包括預警時間縮短、戰場透明度增加、作戰節奏加快及攻擊手段多元等。軍方將更重視立即戰備、快速動員、縱深防衛及持久韌性,挫敗敵速戰速決計劃。
這份總檢討確定台灣的防務戰略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提出善用台灣地理防禦優勢及各式武器裝備,發展「多域拒止、韌性防衛」軍事作戰整備方向;依照「機動、敏捷、致命、成本效益、隱匿」等原則,組建陸、海、空、網路等多重領域戰力;戰時運用快速平戰轉換、戰力保存、重層防禦及軍民整合等手段,延遲敵人行動及逐次削弱敵軍,迫敵任務失敗。
台「國防部部長」顧立雄3月19日受訪時表示,預警時間因為不斷從中國大陸的一些演習活動,還有聯合情監偵,與盟友訊息交換,發現相關演訓威脅。再由演轉戰的時間,我們判斷上,不見得如過去我們想像要很長的時間,我們對關鍵預警徵候要加以掌握,當然我們要料敵從寬,覺得關鍵預警徵候到了,就能採取應對行動。
台防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接受媒體聯訪
顧立雄說,我們這次提及對灰色地帶襲擾,從二級加強戒備到一級加強戒備,要儘快做好立即備戰的準備,是我們現在因應敵情威脅,需要設法要做到的。如果沒有這樣的警覺,萬一、萬一真的有狀況發生,你的備戰沒辦法到位。寧願把陸方由訓轉戰、由演轉戰的可能時間縮短,來驗證我們立即回應的狀況能力提升。
台軍方也分析現代大陸6大對台作戰特徵,指出大陸正「建構全天候、多領域情監偵與作戰指管」、「演練海空封鎖手段,逐步縮緊台灣周邊交通線」、「登島作戰以奪取港、灘、場為首要目標」、「結合新式裝備與傳統武器實施多層次火力打擊」、「加強軍民聯合行動,快速轉換作戰態勢」及「持續擴充戰略武器,嚇阻國際介入台海衝突」。
顧立雄3月19日出席「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報告「4年期國防總檢討」並上台答詢。
3月19日,台「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邀請「國防部部長」顧立雄報告業務概況暨「四年期『國防』總檢討」,並備質詢。
對於大陸攻台預警時間縮短,顧立雄回覆「立委」質詢表示,我們有關鍵預警徵候,我們認為由訓轉戰或是全面進攻模式,這些模式都會做分析,但是詳細無法說明。關鍵預警徵候有中、高之分,有一級加強戒備與二級加強戒備。如果是一級加強戒備時,會判斷是否可能攻台,我們要向「總統」報告,我們要先動,不能等到成真才動,詳細狀況容我們不能說明。
民進黨籍「立委」王定宇
民進黨籍「立委」王定宇追問目前解放軍有沒有異狀?顧立雄說,3月17日的聯合戰備警巡,首見上午6點多實施過一次,下午2點再實施一次,這是首度看到的狀況,而我們剛好也在立即戰備操演,剛好可以有動作。
中國國民黨「立委」黃仁質詢問到,大陸攻台預警時間我們有多少?顧立雄說,個人覺得預警時間縮短,但要作戰整備多久,這涉及機密不在這邊回答。
中國國民黨「立委」黃仁
黃仁追問,預警時間縮短几分?非常時期由訓轉戰,你們要非常明確「國防」防衛能力有預警準備時間?顧立雄表示,他只能這樣報告,我們有關鍵預警徵候,我們認為由訓轉戰全面進犯模式,這些模式都會做分析,但是詳細無法說明。
顧立雄指出,關鍵預警徵候有中、高之分,有一級加強戒備與二級加強戒備。一級加強戒備時,判斷是否可能攻台,我們要向「總統」報告,我們要先動,不能等到成真才動,詳細狀況容我們不能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