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請知悉。
2月24日根據國際知名科技媒體dronexl 報道,波音公司正計划出售旗下無人機子公司insitu,通過剝離非核心資產,讓公司發展重心重新聚焦於商用和國防領域。
自去年開始,波音就對旗下的各項業務展開了全面甩賣。10月初傳聞計划出售美航局nasa的相關業務,11月又考慮出售傑普森導航部門,如今又把目光瞄向了無人機領域。而波音如今瘋狂減重的原因,則要從其糟糕的財務困境開始說起。
截止2024年第二季度末,波音的長短期債務規模合計高達580億美元。國防、航天、商業客機幾大業務板塊近年均在盈虧線下,公司財務困境空前嚴重。這艘行駛了109年的商業巨艦,已然駛向了至暗時刻。
三大板塊的加速剝離
2024年10月25日,根據《華爾街網站》報道,波音公司目前正在考慮出售nasa相關業務,其中包括星際客機飛船和國際空間站兩大項目。
自2019年以來,波音的星際客機項目屢屢受挫,去年6月發射的星際客機因推動器故障至今未能返回,這令波音對該板塊直接喪失了信心。
過去多年間,波音一直是nasa最重要的合作夥伴,它參與了阿波羅計劃以及空間站建設等多個美國重大航天項目。但在2024年8月,波音易帥任命凱利·奧特伯格為新任首席執行官後,此人便立刻決定對航天板塊動刀,通過精簡公司架構以解決公司財務危機。
奧特伯格在與內部的通話中強調道:我們可以少做一點,但專註的領域要做的更好,而不是多而不精。他還對波音未來十年的發展方向做出了戰略規劃,確保公司各業務都能創造正向價值。
據統計,波音航天部門在去年前九個月期間合計營收185億美元,但同時虧損卻足足高達31億美元。9月份期間,這位新任主帥直接解僱了波音的國防和航天業務負責人。考慮到spacex和藍色起源等航天公司的崛起,波音今後在該領域面臨的處境將更加嚴峻。
令人髮指的是,就在波音打算出售航天業務期間,他們的高軌道通信衛星is-33e便又在太空發生了故障解體。
該衛星迄今僅運行八年不到,距離20年的設計壽命還相差甚遠,波音又被狠狠打了一個耳光。目前波音打算僅保留航天板塊的軍用、商業衛星、sls發射系統三大業務。
一個月後,波音又傳出考慮出售傑普森導航部門。這則消息引發了雷神、霍尼韋爾、advent 、黑石集團、凱雷集團等諸多公司的濃厚興趣,根據知情人士預測,該部門的售價最終可能會超過60億美元,具體出售流程應該會在今年上半年進行。
傑普森導航成立於1934年,是一個擁有廣泛用戶群體的業務。2000年被波音以15億美元高價現金收購,此後便一直為航空公司、飛行學院、私人飛行員提供先進互動式飛行計劃以及導航、航空數據分析等服務,是波音翱翔藍天最核心的眼睛部位。
當被問及傑普森導航出售是否具備可行性時,奧特伯格回應道:我正在審查公司投資組合,以確定一些產品業務是否切合公司長期戰略利益,任何負向產品都有出售可能。對此分析師cai von rumohr表示:波音可能不止會出售傑普森,還會出售前klx和aviall零件分銷業務。
步入今年2月份後,波音公司再傳出出售無人機子公司insitu的消息。該公司成立於1994年,旗下產品有scaneagle和rq-21a blackjack等無人機,在市場上常年佔據一席之地。2008年波音出資4億美元完成了對insitu的收購,並將其整合至國防部門,以應對小型無人機的相關需求。
insitu的scaneagle無人機系統,可提供20個小時以上的飛行時長,常用於戰術偵查、情報收集等多類任務,具備出眾的續航能力和彈射起飛,現已成為全球多國的指定軍事裝備。今年2月,insitu還與美國防部簽署了一份價值1.023億美元的合同,彰顯了自身在無人機領域的產品影響力。
截止2022年,insitu的無人機累計飛行時長高達130萬小時以上,公司估值也來到了5億美元。在波音表示將出售該資產後,許多私募股權公司和企業買家都對其產生了濃厚興趣。
波音的困境
在過去的2024年中,波音第三季度的虧損高達61.7億美元,是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的虧損新高,堪稱災難級表現。波音虧損的大頭來自於民機部門,單季度虧損漏洞40億美元。
但民機部門也是有苦難言,過去的主力機型737max在2019年接連爆發兩場空難,年初又發生了飛門事件和生產線醜聞,直接將737max乃至整個波音公司都推向了風口浪尖,由此產生大量客戶退訂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第三季度期間,波音運營現金流為負13.45億美元,自由現金流為負19.56億美元。當一家公司的自由現金流處於下跌狀態時,該公司將沒有能力從運營中抽取足夠的先進來應對日常開銷、投資、研發與賬務償還。這意味著波音目前失去了新機型研發能力,下一代737max機型的推出更是遙遙無期,波音儼然陷入了死局。
自2019年開始,波音已經連續4年出現凈虧損,核心業務的總虧損更是超過330億美元。9月份波音商用飛機部門ceo在一封信中寫道,目前波音總負債即將逼近600億美元危機,國防、航天、飛機多個板塊出現虧損。
事實也的確如此,根據波音財務顯示,截止去年二季度末,波音長短期債務共計580億美元,凈債務高達450億美元,可謂千瘡百孔。
在財務問題頻發的現狀下,波音還要應對來自工人群體的壓力。九月份時,美國西雅圖、波蘭特地區的3.3萬名工人開始集體罷工。波音為了安撫工人情緒,提出了一項臨時協議,會在未來四年合同期內為員工漲薪25%,同時提升保健費用和退休福利。
但工人們卻並不認可這份協議,他們要求至少漲薪40%。因為2021~2024年間,在波音虧損加劇的背景下,前ceo戴夫·卡爾霍恩的總薪酬卻暴漲了54.8%,這對廣大工人群體來說是難以接受的。最終在11月初,雙方就加薪38%的新合同達成一致,波音這才得以恢復正常生產。
鑒於波音目前內憂外患的困境,全球多家信用評級機構都下調了波音公司的評級。標普全球將波音的債務前景從中性下調至負面。穆迪將波音的信用評級也下調至baa3,繼續下調就將徹底變為垃圾。惠譽目前給波音的信用評價也在bbb-,距離垃圾級僅一步之遙。
如果波音繼續沉淪下去,信用評價徹底淪為垃圾級後,他們的發債成本將急劇攀升,融資難度也會大大增加。根據分析師sheila kahyaoglu計算,波音每下調一個債券評級,公司每年就需要額外支付至少1億美元的利息。這對於如今千瘡百孔的波音巨艦而言,無疑又是一個沉重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