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鮮戰場上,幾名志願軍戰士已經彈盡糧絕。當時,美軍人數要多出好幾倍,他們幾乎陷入絕望之際,意外獲得美軍丟下的超強重機槍,拯救了他們。
當時,幾名志願軍戰士經歷了怎麼樣的的絕境,最終他們如何脫險?
這支小隊伍,由張恆田等7名戰士組成,他們原本隸屬於20軍的某個營,肩負著奪取上碣隅里的重要任務。
只要拿下上碣隅里,就可以儘快切斷美軍退路,但是,戰況的發展遠比預期更為慘烈。
敵軍的反撲來得異常猛烈,美軍不僅派出大量地面部隊發起猛攻,還出動重型轟炸機,傾瀉著無數炸彈和燃燒彈。
我軍將士英勇抵抗,付出了慘重代價:一連幾乎全軍覆沒,二連僅剩34人,三連也只剩28人。
這些倖存者接到了新的任務,他們必須立即出發,奪回被美軍佔領的一個高地。臨行前的準備很簡陋,每人只得到3個凍土豆,外加一罐從美軍屍體上搜來的牛肉罐頭。
一場激戰過後,生存下來的人更少了。空蕩蕩的山谷里,張恆田想找到所有的倖存隊員。但最後,只有7個人聚到了一起,這幾個人,就是整個連隊最後的倖存者。
此時,志願軍手中已經沒什麼彈藥了,這種狀況,幾乎可以用「絕境」來形容。如果尚有足量武器,還可以與敵人拼一拼,但手裡啥都沒了,怎麼與美軍對拼?
他們試圖在現場尋找一些可用的彈藥,因為美軍裝備精良,或許能找到可用的武器。
搜尋時,有人突然被不遠處的一道金屬反光吸引,眾人跑過去扒開幾具美軍屍體後,驚喜地發現了一挺重機槍。
可不要小看了這個重機槍,它有著12.7毫米的口徑,二戰中美軍曾用這種武器重創德軍,殺傷力極強。
不過,當時的幾位志願軍都沒有使用經驗,戰士們開始細心鑽研這個大傢伙,張恆田本來就是機槍手,他邊研究,邊讓大家尋找可用的彈藥。
幸運的是,隊友找到了和這款武器配套的16箱彈藥,算是解了燃眉之急。當美軍再次發起進攻時,這幾位倖存下來的士兵見識到了新武器的威力。機槍手扣動扳機,密集的彈雨瞬間擊倒了沖在最前面的敵軍。
美軍指揮官完全沒料到,這個小小的陣地會爆發出如此強大的火力。為了節省彈藥,志願軍開始採取精準點射的策略,每一顆子彈都精心瞄準,每一次射擊都給敵人造成最大傷害。
這種戰術不僅節約了寶貴的彈藥,還極大地打擊了敵人的進攻士氣。整整一天,美軍發動了多次衝鋒,卻始終無法突破這個小小的陣地,他們猜測,裡面一定埋伏著諸多志願軍。
當我方的援軍終於趕到時,眼前的景象讓所有人震撼,7名浴血奮戰的勇士仍在堅守陣地,周圍是數不清的敵軍屍體。
消息傳回國內,在媒體的宣傳下,國人為英勇的志願軍感到驕傲。即便在最艱難的時刻,他們也沒有放棄希望,用智慧和勇氣創造了奇蹟。
即便在最黑暗的時刻,只要心中還存有信念之光,就永遠有創造奇蹟的可能。
參考資料《志願軍老兵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