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7日,北京市海淀企業北京海博思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博思創」)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國內儲能系統集成第一股。
據了解,海博思創是海淀區2025年繼賽目科技之後的第2家新增上市公司,也是今年首家成功實現境內上市的海淀企業。海淀區副區長隋曉峰出席上市儀式並致辭。
海博思創公司本次IPO擬發行新股4443.25萬股,每股價格19.38元,募集資金約8.61億元。截至收盤,公司股價達63.80元,漲幅229.21%。

海博思創於2011年11月在海淀區註冊成立,是國內領先的電化學儲能系統解決方案與技術服務提供商,專註於電化學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傳統發電、新能源發電、智能電網、終端電力用戶等「源-網-荷」全鏈條行業客戶提供全系列儲能系統產品和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公司主要客戶包括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等主要央企發電集團,國家電網等電網公司,以及特變電工等新能源企業。公司於2021年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多年來,海博思創通過儲能系統運行積累的海量數據和數字化模型驅動的技術創新,推動軟硬體的深度融合和產品創新,設計最優的儲能解決方案與運行策略,對儲能系統的壽命、效率和可靠性等指標進行系統性的持續優化。目前,海博思創形成了8大核心技術模塊和28項核心技術,並依託領先的儲能系統解決方案能力和持續的技術創新,致力於打通儲能全產業鏈條,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公開披露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海博思創實現營業收入51.98億元,歸母凈利潤3.13億元。2021年至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8.38億元、26.26億元、69.82億元,複合增長率高達188.65%;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11億元、1.77億元、5.78億元,複合增長率高達624.88%,發展勢頭強勁。
下一步,海淀區將持續發揮「四區」疊加政策優勢,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強區、高品質海淀,當好新時代首都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新質生產力示範區。區金融局將持續加強優質企業挖掘與培育力度,不斷提升企業上市服務保障工作的質效和精準度,推動更多創新能力強、成長速度快、科技底色足的海淀企業藉助資本市場發展壯大,為首都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貢獻「海淀力量」。

海博思創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張劍輝博士
近幾年,海博思創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有著不錯的盈利能力。據招股說明書,2021年-2023年及2024年1-6月,海博思創營業收入分別為8.38億元、26.26億元、69.82億元和36.87億元,2021年至2023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為188.67%;同期,海博思創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11億元、1.77億元、5.78億元和2.82億元。
業績增長背後,是海博思創不俗的技術實力的體現。經過多年積累,海博思創具備完善的技術體系和高效的研發能力。自成立至今,十餘年來海博思創始終重視創新與研發,建立了完善的研發創新機制,在技術體系構建、研發團隊建設、研發管理、研發投入等方面形成了較強的矩陣優勢。

在研發投入方面,海博思創不遺餘力,在2021-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研發費用分別為5,593.78萬元、9,410.02萬元、17,856.62萬元及11,696.80萬元,呈現快速增長之勢,保障公司持續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
儲能領域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海博思創製定了切實可行的人才策略,搭建了完善的技術研發隊伍。根據招股書,海博思創製定了多元化的激勵策略,持續吸引高端人才的加入,不斷鞏固和提升公司技術水平。

技術加持之下,海博思創也獲得行業和市場的廣泛認可,多年來始終保持業內領先優勢。在標普全球於2024年11月發布的最新的《2024電池儲能系統集成商報告》中,海博思創成功躋身2023年全球新增儲能裝機排名前三,成為全球市場前三大儲能系統集成商。該報告同時顯示,在以累計裝機和簽約項目規模總和統計的排名中,無論以功率還是以容量單位計算,海博思創均位列國內市場第一、全球市場第四。
成功登陸科創板站上資本市場舞台後,海博思創將迎來全新的發展階段,有望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根據招股書,海博思創此次上市擬將募集資金用於年產2GWh儲能系統生產建設項目、儲能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數字智能化實驗室建設項目、營銷及售後服務網路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隨著募投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助力海博思創主營業務的規劃和發展,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及持續經營能力。
海博思創表示,隨著募集資金的逐步投入,公司研發能力將進一步增強,核心競爭優勢更加突出,使得公司處於穩健的可持續增長狀態,為公司新一階段的全球化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