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灣媒體報道,台軍方在美國新政府上任後開始討論新的軍購清單。據悉,台空軍將採購6架E-2D空中預警機,台海軍有意採購10架MH-60R反潛直升機,台陸軍將重新規劃採購M109A7自行火炮,三項軍購總計將超過千億元新台幣。對此,台防務部門並未否認相關計劃,僅稱軍購案在完成建案獲得預算前不對外公開。輿論認為,這是賴清德有意向美國新政府示好,以爭取美方更大支持。
台灣時事評論員王炳忠表示,賴清德相當害怕會被美國拋棄,只好在外媒上釋放消息,表示願意付費。但台灣對美軍購項目,從來不由台灣決定,此前就曾出現過「台軍想買,美國不賣」的情況,因此,台軍方也不敢公開證實此事。
「與其說是對美國新政府有政策上的期待,不如說更多的是一種憂慮。」王炳忠認為,賴清德急於推動對美軍購,絞盡腦汁討好美國新政府,表面上是聯合美國「抗中保台」,實則是想藉助美國表面上對他的支持,鞏固自身權力,鎮住島內各界對他的質疑。
「交保護費,首先要讓對方滿意。」福建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林中威分析,台灣對美軍購,通常價格較高,且後期投入較大,不但能讓美國軍火商快速拿到錢,還能通過升級、維護、培訓、補給後續服務等賺得盆滿缽滿。對民進黨當局而言,此時宣布軍購,也有助其與美政府建立起利益關係。
「但是這些花費巨額資金購買的傳統裝備,在戰時的軍事意義是非常有限的。」林中威認為,當前美國軍工產品問題不斷,價格貴,質量沒保證,交貨還拖延。「民進黨當局這筆錢花下去,什麼時候能夠拿到貨,拿到的貨好不好用,真的也不好說。」更重要的是,美國從來也沒把台灣當局當做所謂盟友,而是完全當成棋子,考慮的是怎樣最大限度地榨取台灣價值。
「台灣軍隊面臨的兵源短缺問題,會一直存在,而且永遠無法解決。」軍事評論員魏東旭認為,民進黨當局推動對美軍購,根本無法解決台軍業已存在的兵源短缺等問題。他說,近年來,台軍士兵素質下滑嚴重,日常訓練不足,事故頻發,特別是一線士兵不願意為「台獨」賣命。缺乏作戰的決心、意志、凝聚力的台軍,一旦遭遇兩岸風雲突變,很可能會一觸即潰。
魏東旭強調,解放軍的訓練一直是扎紮實實的,當前又已實現了主戰裝備的更新換代,採取了先進的作戰平台和高效的作戰手段。面對這樣強大而完善的作戰體系,台灣軍隊的最終下場和結局都已註定。
來源:看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