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特朗普宣布要暫時凍結美國所有的對外援助項目,但烏克蘭似乎並沒有因此受到太大的影響。
相反,他們還在寒冷的冬季發動了一輪新的反攻,這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據烏克蘭媒體2月7日報道,當地時間6日凌晨,烏軍突然集結大批兵力,在俄羅斯的庫爾斯克州前線發動猛攻。
值得注意的是,這距離烏軍入侵庫爾斯克剛好6個月。
外界認為,澤連斯基此舉是在向西方和全世界表明,烏克蘭依然有足夠的力量威脅俄羅斯,不要以為沒了美國援助,烏克蘭就必然會放棄戰鬥。
(烏克蘭軍隊反攻)
報道指出,烏軍機械化部隊從佔領的俄羅斯城市蘇賈出發,連續對俄軍控制的科諾佩爾卡和烏蘭諾克等城鎮發動了8次攻勢,奪取了大片領土。
6日晚上,俄國防部宣布,烏軍投入了2個機械化營的步兵戰車和坦克,試圖突破俄軍的防線。
但經過一天的激戰後,俄軍已經挫敗了烏軍的進攻。
然而,俄軍事專家並沒有這麼樂觀。
他們認為,烏軍對此次進攻十分重視,投入了大量美西方提供的技術裝備,包括十分稀缺的清障車輛和裝甲救援車。
烏軍的主力部隊依舊保存有較強的戰鬥力,初期的進攻更像是試探,或是吸引俄軍援軍的到來。
未來幾天,庫爾斯克的戰況可能會「極度緊張」。
我個人認為,這種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
烏軍此次反攻顯然是有備而來,他們不僅投入了重兵,還使用了先進的武器裝備。
這說明烏軍並沒有因為失去美國的援助而放棄戰鬥,反而更加堅定了他們與俄軍抗爭的決心。
(烏軍在庫爾斯克發動反攻)
對普京來說,目前的局勢並不怎麼美妙。
雖然在頓巴斯戰線上,俄軍依舊牢牢佔據上風,但始終沒有將戰略要地紅軍城徹底佔領。
而在庫爾斯克戰線,距離烏軍入侵俄本土已經半年了,雖然俄軍已經收復了部分國土,但卻無法將烏軍從本土趕走。
這充分說明,俄軍握有戰場主動權不假,但是烏克蘭也遠沒有到山窮水盡之時。
更讓外界對俄羅斯捏一把汗的是,之前在庫爾斯克和俄軍並肩作戰的朝鮮軍隊,近期卻突然從前線銷聲匿跡。
烏軍證實,從1月中旬至今,就沒有和朝鮮軍隊發生過任何交戰。
這是發生了什麼情況?
(朝鮮軍隊)
西方不懷好意地猜測,要麼是普京和金正恩發生了矛盾,朝軍因此「撂挑子不打了」,要麼就是朝鮮軍隊在此前的戰鬥中死傷太過慘重,已經失去了戰鬥力。
按照澤連斯基的說法,朝鮮一共出動了1.2萬人的兵力支援俄軍,截至目前已經損失了4000人。
這對於一支部隊來說是十分嚴重的損失。
雖然烏方的說法無法被證實,但可以肯定的是,朝鮮軍隊肯定遭受了一定的傷亡。
對於朝軍而言,雖然被烏克蘭軍隊稱作「機器人」,但其實也是血肉之軀。
因此在參戰一段時間後,撤回後方進行休整也是十分正常的舉動。
這樣一方面可以補充兵員,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士氣和組織度的恢復。
此外,按照烏軍繳獲的朝軍作戰資料,朝鮮方面對於參戰的經驗教訓十分重視。
因此,不排除會對參戰部隊進行輪換,大面積提升朝軍的現代化作戰經驗。
(金正恩會派出援兵嗎?)
但是,對於俄羅斯而言,朝鮮軍隊無論是暫時休整,還是從此不再參戰,對於目前的戰事都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首當其衝的就是前線兵力的大幅減少。
要知道,朝鮮出動的兩個旅級戰鬥群,都是精銳的野戰部隊,是具有機動能力、可以投入進攻的兵力。
一旦失去朝軍的支持,俄軍的兵力就會捉襟見肘。
而對面的烏克蘭軍隊承受的壓力則會驟然減輕,因此才有力量發動大規模的反攻。
這也是為什麼烏軍能夠在庫爾斯克發動如此猛烈的攻勢的原因之一。
那麼,對於普京來說,現在應該怎麼辦呢?
我認為,為今之計一方面是頂住烏軍在庫爾斯克的反撲,另一方面則是儘快在頓巴斯戰場打開局面。
否則,就算特朗普有心斡旋和談,普京手裡的籌碼也不夠。
文:深度問題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