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稱為「潛伏哨所」的半地下警戒所工作的朝鮮士兵,好像通過有線電話和總部取得了聯繫,據說在沒有電的時候,可以用備用電池聯繫。
在鴨綠江洗衣服還是洗澡
中朝邊境的鴨綠江曾經是朝鮮居民的重要生活用水。除了作為飲用水使用之外,日常可以看到在河邊洗衣服、洗澡、用網捕魚的身影。
但是,那也是很久以前了。以口罩病大爆發為契機,金政為了切斷對鄰國的邊境、逃北,用層層鐵絲網等加強了邊境警備,居民們甚至無法接近河邊。
10月中旬,巡遊了作為風景名勝而聞名的水豐水庫的下游一帶。對岸是平安北道朔州縣。用超望遠鏡頭拍攝了被困在有刺鐵絲內的平民和軍人的身影。
拍攝的朔州,以前,老百姓在河邊洗衣服,把洗好的衣服鋪在岩石上的樣子日常可見。對女性來說洗衣服無疑是一項繁重的工作,但在天氣好的日子裡帶著孩子洗衣服的樣子也很有牧歌性。
水很乾凈的鴨綠江里河魚也很豐富,在河邊捕魚的身影現在幾乎看不到了。
在哨所執勤的三名邊防戰士,一個人從自行車的後面窺視著這邊的情況。哨所的窗戶是破的,用膠帶修理著,眼前可以看到監控攝像頭。
他好像保養了停在外面的自行車。
在高處的哨所執勤的士兵,冬裝上穿著軍用彈帶的「Thesterig」,洗的衣服被晾著。
從裡面建築物的縫隙里可以看到玉米,是農場的保管庫吧。在屋頂工作的被認為是農場工人,在重建7月末被水災沖走的農場設施嗎?
蘿蔔田旁邊的臨時小屋是防止作物被盜的監視所,據說從夏天到秋天的收穫期每晚輪流住宿負責田地的警備,坐著的是個女人。
五人組的少年看著遠方,像囫圇一樣笑著。你是拿著容器下山來打水的嗎?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