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20時30分,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全國道德模範,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黃旭華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湖北武漢逝世,享年99歲。
黃旭華院士的一生是一個傳奇。他為研製中國第一代核潛艇,隱姓埋名30載,默默無聞地在無聲處作出自己的貢獻。直至把核潛艇研製工作的接力棒傳給第二代科研人員之後,黃旭華院士仍不顧自己年事已高,繼續堅持在工作崗位上,致力於為新一代核潛艇的研製獻計獻策。
黃旭華分別獲1985年和199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989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14年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19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被頒授「共和國勳章」。2021年,他向中國船舶七一九所捐贈1100萬元個人所獲獎金,作為科技創新獎勵基金,激勵更多優秀人才。
2019年9月,黃旭華院士接受總台中國之聲《先生》欄目專訪。黃旭華院士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此刻,讓我們一起追憶,緬懷。
「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1985年底、86年初,黃旭華帶領團隊研製的核潛艇在規定海域進行了長達90天的水下航行,總航程23625海里,相當於繞地球赤道一圈。
黃旭華:「哎呀,我們太高興了!我當時在碼頭我要瘋了,我就站起來叫了,我說我們拿到金牌了!拿到金牌確實是個紀錄,到現在美國都沒有破我們的紀錄,美國現在還是講它是83天零4小時。這個考驗是看我們艇的建造質量是可信的,我們艇的所有的設備是可靠的。」
頭髮花白,年近60,沒有多少人能懂彼時的黃旭華為何如此瘋狂,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心中升騰著怎樣的驕傲。背負著中華民族的核潛艇夢,隱姓埋名30載,他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任性地歡呼雀躍一回。
黃旭華:「國慶十周年時,蘇聯共產黨的總書記赫魯曉夫到中國來,我們國家再次向他提出援助核潛艇的希望。赫魯曉夫在他的回憶錄中有這麼一句話,說中國想研製核潛艇,那簡直是異想天開。他傲慢地拒絕了我們國家的要求,說我們蘇聯海軍有核潛艇,同樣可以保衛你們的國土。毛主席一聽非常氣,突然站起來,揮動著他巨大的手掌說,我們自己干,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青年時期的黃旭華
可是研製核潛艇談何容易?蹣跚起步的新中國一窮二白,工業基礎薄弱,加上國外嚴密封鎖信息,沒有人見過核潛艇,沒有任何參考資料,兩眼一抹黑,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
黃旭華:「當時的條件可以說是不具備研製核潛艇的基本條件,第一,我們沒有這方面的人才,一個也沒有;第二,我們缺少這方面的知識,核潛艇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們一無所知,沒人見過;第三,我們手頭沒有任何的參考資料。一切都是我們自己從頭摸起,包括好多計算公式我們都是從頭論證。」
用算盤撥拉出的
「中國製造」核潛艇
1958年,作為國家最高機密的中國核潛艇工程正式立項。從交通大學畢業後做船舶工作的黃旭華被任命為項目的副總工程師,那一年,他32歲,是新中國最早研製核潛艇的29個人之一。從此意味著,整整30年,他只能和父母通信,而不能謀面。即使父親去世發來電報,他也沒能回家送最後一程。對家人有愧,卻對核潛艇無悔。
黃旭華:「第一,進入這個領域,就不能出去,干一輩子。第二,絕對不能泄露單位的名稱、地點、任務,工作的性質。第三,當一輩子無名英雄,不出名。人家問我,你能夠承受得了嗎?我說我能夠承受得了,參加核潛艇工作,我就像核潛艇一樣,潛在水底下,我不希望出名。」
面對海量的數據,連計算機都沒有,怎麼算?黃旭華和團隊用的工具讓外人聽來不可思議:一把普通的計算尺,一個打起來劈啪作響的算盤,就開啟了新中國的核潛艇事業。
黃旭華:「那時科技水平很低,哪裡有現在一秒鐘多少萬、上億次的計算機?手上就是一個算盤,一個計算尺。5萬多台件設備儀錶,幾十公里長的管道電纜,還有成千噸的材料,這麼多東西,你要把它重心重量算出來,那工作量很大。而且算出來還不一定行,要調整,一調整又重新再算。」
1970年12月26日,黃旭華們研製出的中國第一艘核潛艇「401艇」正式下水,中國也因此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四年後,這艘核潛艇被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列入海軍戰鬥序列。
黃旭華:「我們這條艇,從裡到外,完全是我們中國人自己搞的,所有的設備儀錶,全部是中國生產,沒有一樣是國外進口的。」
△黃旭華在葫蘆島試驗基地(1988年3月4日攝)
花甲痴翁,志探龍宮
1988年4月29號,中國核潛艇「404艇」在南海準備向「極限深潛」的目標衝刺。一張撲克牌大小的面積,要承受1噸重量的水下壓力,稍有閃失就會艇毀人亡。臨時實驗前期,有研究人員悄悄地給家人寫了遺書。62歲的黃旭華告訴大家:不要怕,我和你們一起下水。
黃旭華:「萬一在實驗的過程中發生了哪些不正常的現象,我會及時地協助艇上的救援,採取措施及時避免事故擴大。我要為這條艇負責,作為總設計師,我要負責到底。」
△黃旭華(後排左一)同參與深潛試驗的科研人員合影(1988年4月30日攝)
試驗取得圓滿成功,「404艇」成為我國第一代魚雷攻擊型核潛艇的定型艇,黃旭華也成為全世界第一位參與深潛實驗的核潛艇總設計師。領導特批,可以放一次鞭炮好好慶祝。聽著喧天的鑼鼓,陣陣鞭炮齊鳴,黃旭華站在碼頭,激動萬分,一首詩湧上心頭,至今不忘:花甲痴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
黃旭華:「這詩裡面有兩個字是我這一生的寫照:一個痴字,一個樂字。我痴迷核潛艇,獻身核潛艇,我無怨無悔,所以一生沒有虛度;樂呢,就是樂觀對待一切,在生活與工作極為艱苦的情況之下,我是苦中有樂,苦中求樂,樂在其中。」
不求功與名,核潛艇就是一切
第一艘核潛艇下水,第一艘核動力潛艇交付海軍使用,第一艘導彈核潛艇順利下水,回顧過往,黃旭華親眼目睹中國的核潛艇事業從無到有,半生心血,歷歷在目。
△黃旭華手捧核潛艇模型(新華社記者 熊琦攝)
面對獲得的「共和國勳章」,黃旭華說,這一輩子,核潛艇就是他的一切,他也希望自己像核潛艇一樣,深潛水下,不求功與名。
黃旭華:「我們核潛艇是核反應堆、導彈同潛艇三位一體的有機結合,技術非常複雜,是一個集體智慧的結晶。榮譽是屬於集體的,我僅僅是作為一個代表,來領受這個榮譽而已。」
緬懷
送別國之脊樑黃旭華院士!
來源: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