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中國六代機」和076型露面之際「威懾中國」?法國航母不尷尬嗎?

2025年01月13日17:50:33 軍事 8703

將停靠菲律賓和日本?時長5個月,法國航母奔向印太地區

法國「戴高樂」號航母艦載機聯隊指揮官紀堯姆·丹尼斯最近被印度記者問到「中國六代機」時的「尬聊」,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沒辦法,這名法軍指揮官說「配備有先進空對空導彈的『陣風』戰鬥機能夠對抗五代機」「六代機還停留在紙上」等言論,實在與現實世界差得太遠。當然,老司機相信作為法國海軍的精英指揮官,他可能更多是迫於法國當前既搞不出隱形的五代機,更無法推進六代機的尷尬處境,而無奈說出這些話的。

而這種困境,也恰恰是法國「戴高樂」號航母亞太之行的寫照。

趕在「中國六代機」和076型露面之際「威懾中國」?法國航母不尷尬嗎? - 天天要聞

在被印度記者問到法國「陣風」戰鬥機與六代機的區別時,丹尼斯說,「大概它(六代機)還在紙上」。但不死心的印度記者繼續追問稱,「但我們看到它(六代機)已經開始飛行了」。丹尼斯這才解釋說,「如果你一直在這個領域工作,你就知道做出一架原型機與一架完善的戰機之間有許多工作要做,包括所有系統,而不只是一個外殼,我們知道這裡面有很大的不同。有時候我們能看到一個原型,但你永遠看不到它成為真正的戰鬥機。」

這段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如果聯想到號稱未來戰鬥機的法國「神經元」無人戰鬥機項目從1999年啟動算起,2012年首飛,至今仍沒有下文時,就更能理解丹尼斯這番表態背後的辛酸淚了。

趕在「中國六代機」和076型露面之際「威懾中國」?法國航母不尷尬嗎? - 天天要聞

停靠印度港口的「戴高樂」號航母

美國海軍學會網站近日稱,「戴高樂」號航母編隊去年年底從土倫軍港出發,一路經地中海、蘇伊士運河、紅海,目前已經抵達印度,未來它將進入太平洋,並對日本和菲律賓進行「歷史性訪問」。報道強調,這是法國航母40多年來第一次部署到印太地區。相關分析認為,法國高調地宣傳「戴高樂」號航母亞太部署和盟友間軍事合作,是要向美國展示歐洲在亞太安全中的軍事價值和戰略立場,換取其對北約和歐洲安全的承諾;同時也是響應美國的號召,將航母派到該地區以聯合展示對中國的威懾——畢竟此前英國和義大利已經派出各自的航母展開了類似的「威懾巡航」,而在「戴高樂」號之後,英國還將派「威爾士親王」號再次展開印太之旅。

只是法國航母顯然很清楚自己的份量。在它出發時,美國媒體曾猜測法國航母將在紅海協助部署在當地的美國航母共同應對葉門胡塞武裝——畢竟2021年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印太之旅時,也曾半路參與了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空襲行動。但沒有想到的是,「戴高樂」號航母編隊一路悄無聲息地就通過了紅海,完全沒有參合其中的意思。

更尷尬的是, 「戴高樂」號航母還在半路上就聽聞了「076型兩棲攻擊艦下水」「中國六代機亮相」「福建艦完成第六次海試」等震撼消息——看看中國的軍事現代化進程,再看看法國航母當前的困境,想要到印太地區幫美國「威懾中國」的想法怎麼看都可笑。

趕在「中國六代機」和076型露面之際「威懾中國」?法國航母不尷尬嗎? - 天天要聞

「戴高樂」號航母(上)與美國超級航母的噸位差距非常明顯

作為法國海軍的驕傲,「戴高樂」號航母排水量約4萬噸,屬於中型航母,可以搭載約40架不同型號的戰機(這次印太之行配備了2架e-2c預警機、24架「陣風」戰鬥機和4架直升機)。用現在的眼光看,「戴高樂」號的整體設計其實並不算成功,當年為了省錢,它直接照搬了核潛艇的反應堆,結果動力系統功率不夠,嚴重影響了航母的最高航速,連帶著也讓它如今沒有了改進潛力——因為新一代相控陣雷達、電磁彈射器和激光武器都需要足夠功率的電力供應。另外它在早期服役時發生了各種奇葩事故,例如出海時曾掉過螺旋槳,海試時發現飛行甲板不夠長,沒有辦法起降e-2c預警機,後來只能拖回去再補了一段鋼板等。儘管經過了多年磨合以及現代化中期改進,該航母的狀態有所改進,但噸位過小帶來的諸多先天不足仍無法彌補。

這也讓「戴高樂」號的印太之旅的威懾意圖成為笑話——面對解放軍強大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整體作戰能力,就連美國超級航母都要退避千里,「戴高樂」號實在很難說能夠「嚇住誰」——沒辦法,中國周邊地區實在太卷了,就連日本都拼湊出兩艘能夠起降20架f-35b垂直起降隱形戰鬥機的輕型航母……

趕在「中國六代機」和076型露面之際「威懾中國」?法國航母不尷尬嗎? - 天天要聞

英國航母當前的難題之一是湊不出足夠的艦載戰鬥機

事實上,這也是響應美國號召來印太地區「刷存在」的歐洲海軍所面臨的普遍困境——實在沒有啥威懾效果。例如之前來的義大利「加富爾」號航母排水量只有2.7萬噸,僅與日本「出雲」級輕型航母相當;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如今連護航艦艇都湊不出來,艦載戰鬥機還得找美國海軍陸戰隊幫忙……

這也讓老司機想到去年年底,時任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在離任前對西方的那段經典評論:「中國的外交政策是自己獨立自主也尊重別人獨立自主。但法國或西方不同,這和他們一直處於金字塔尖有關係,習慣了從上往下俯視別人。」

如今法國需要搞清楚的是,如今時代已經變了!希望這次「戴高樂」號印太之旅的「震撼教育」,能夠讓他們清醒一些吧……

樞密院十號/老司機馬識途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航空產業數字化場景需求圖譜》公開徵集正式啟動 - 天天要聞

《航空產業數字化場景需求圖譜》公開徵集正式啟動

航空產業是國家高端裝備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其發展水平是國家工業基礎、科技水平、國防實力、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和綜合體現,健全提升航空產業數字化軟體供應鏈的韌性與安全性,是我國航空產業對抗外部風險,增強全球市場競爭力的關鍵環節之一。
中美俄意見一致:一定不允許日本擁有核武器,來危害世界! - 天天要聞

中美俄意見一致:一定不允許日本擁有核武器,來危害世界!

自打二戰結束後,核武器就成了懸在人類頭頂上的一把利劍。誰掌握它,誰就多了一張底牌。最近,日本在核問題上的小動作越來越多,軍費還年年漲,搞得國際社會心裡直打鼓。尤其是中國、美國、俄羅斯難得意見一致,都站出來說:絕不能讓日本搞核武器。
解放台灣,一招制敵,台灣就是第二個孟良崮 - 天天要聞

解放台灣,一招制敵,台灣就是第二個孟良崮

一、孟良崮是個啥?跟台灣有啥關係?孟良崮戰役是1947年5月國共內戰里的一場硬仗,解放軍在山東把國民黨整編74師給收拾了,師長張靈甫也掛了。這仗打得漂亮,解放軍靠著地形優勢,把74師圍在孟良崮這塊孤零零的山頭上,國民黨援軍趕不上趟,最後全軍
新發提速VS存量萎縮 公募FOF「加減法」怎麼做? - 天天要聞

新發提速VS存量萎縮 公募FOF「加減法」怎麼做?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8日,年內已有31隻FOF產品發行成立,累計發行份額突破300億份,超過2024年全年38隻產品合計115.98億份的發行規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市場FOF基金資產凈值規模達1687.59億元,年內增幅達26.74%,整體規模站上2
三套不夠?特朗普:再送烏克蘭一套「愛國者」 - 天天要聞

三套不夠?特朗普:再送烏克蘭一套「愛國者」

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8日報道,美國白宮已經要求五角大樓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包括一套「愛國者」防空系統。報道說,如果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系統,將是特朗普政府首次批准向烏克蘭交付超出上屆拜登政府授權範圍的主要武器系統。
特朗普不來9·3閱兵?三大深層原因,暴露中美博弈新邏輯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不來9·3閱兵?三大深層原因,暴露中美博弈新邏輯

特朗普不來9·3閱兵?三大深層原因,暴露中美博弈新邏輯文/新觀察距離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9·3閱兵」不足兩月,一個懸念始終牽動國際輿論: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註:若用戶指現任,可調整為「總統特朗普」)會踏上北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