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所知,在大陸關於台海戰爭的各種想定中,都沒有關於核武器的使用場景。反倒是美國,不斷提出是不是可以使用戰術核武器,來打擊解放軍進攻台灣的部隊。特別是近來,美國甚至有人提出,戰術核武器不是戰略核武器,即使美國方面用了,解放軍也不應該為此而對美國本土發起核報復。當然,如此牽強地自說自話,連美國的一些研究者都認為這種想法比較荒唐不靠譜。
最近,美國國際與戰略問題研究中心與麻省理工學院,共同開展了一項新的研究,研究在雙方都使用核武器的情況下,台海之戰的狀況會怎麼樣。他們模擬研究的結論是,中國在台海之戰中會不會使用核武器,與美國核武庫的種類和規模沒有關係。而美國人即使用了核武器,也未必能夠阻止中國的統一,更大的可能性就是雙方一起用核彈轟炸了台灣島之後,再相互投射核彈攻擊對方本土。而且一場核大戰過後,解放軍還是能夠收復台灣,美國依然無法排除這個可能性。
研究團隊選擇了兩組人來分別扮演美軍和解放軍。在15次模擬當中,有5次,扮演中國的一方決定使用核武器。其中4次的結果是,解放軍最終在台灣島上站穩了腳跟,只有一次無法得出明確的結果。其中一次模擬的場景比較有意思,扮演解放軍的一方首先使用戰術核武器打擊了台灣軍隊,美軍隨之也向台灣島投擲核武器,來摧毀解放軍部隊。戰術核武器的相互攻擊,很快上升到了全面核戰爭,中美雙方彼此摧毀,好幾億人在核戰爭中喪生。然後中國還是統一了。
這個模擬結果意味著,美國要不要開發新的戰術核武器,對於戰爭結果其實沒什麼影響。最近幾年美國陸軍和海軍都在討論要不要開發新的戰術核導彈。因為現在唯一的戰術核武器掌握在美國空軍手裡,也就是b61。在冷戰後期,美國陸軍曾經裝備過陸基戰斧核導彈,部署在英國的格林漢康芒空軍基地,打算從英國起飛攻擊蘇聯的主要城市,隨著中導條約的簽署,這種武器被銷毀了。
隨著美軍打贏台海之戰的信心越來越低,重新裝備核戰斧的聲音越來越大。b61是一種自由落體炸彈,需要作戰飛機過頂投擲。三代機是不可能突破解放軍防空網的。f35的彈倉可以掛載b61,但是在中國的反隱身作戰能力面前,美國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都沒有信心把f35飛到中國的防空火力圈內進行臨空投擲。所以,把核戰斧巡航導彈撿回來,就成了一種可以選擇的方案。
雖然這只是一種戰術核武器,但畢竟也是核武器,要不要列裝,如何列裝事關重大。美國軍方和有關利益集團為此進行了長期的辯論。而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這次研究意味著,包括核戰斧在內,研製任何新的戰術核武器都是沒有意義的。反正大家最後都是要互相投擲戰略核武器、摧毀本土的,那麼糾結於台灣島上的戰術核武器使用又有什麼價值呢?
這個研究的結果堵死了美國軍事干涉台海問題的又一條路。如果常規戰爭打不贏,核戰爭還打不贏,那美國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中國按自己的方式來收復台灣,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很難接受卻又不得不接受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