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繼對一些戰略物資禁止對美出口後,日前又再度對美國掄起反制大鎚,再次暴擊美國敏感痛處。據觀察者網報道,據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說,中國製造商最近開始限制向美國和歐洲銷售用於製造無人駕駛飛行器的關鍵部件。對此,商務部發言人表示,中國政府一直嚴格依法依規管控包括無人機在內的所有兩用物項出口,並多次發布公告。
商務部發言人做出上述表態,顯然是證實媒體的有關報道。其實也難怪,美國政府一直在高科技產品、原材料和製造設備等領域對中國採取出口限制,與此同時,美國還禁止中方包括無人機、新能源產品和原材料在其國內銷售。在這一背景下,中方相關製造商禁止向美歐出口用於製造無人駕駛飛行器的關鍵部件,這是對美歐在經貿領域上對華挑釁的一種回應。
美國不是禁止中方在其國內銷售無人機嗎?那麼中方乾脆就讓他們求錘得錘,現在連製造無人機的關鍵部件也禁售。要知道,美國無人機製造商嚴重依賴來自中國零部件的供應,一旦失去中國的供應,他們製造的無人機價格高昂也就算了,甚至可能因沒有關鍵零部件而製造不出來。有英媒在日前的報道中感嘆稱:中國現在已大聲說出來了:美國阻礙中國發展,將遭到迎頭痛擊。
在反擊美國方面,中方顯然是說到做到的。因此,中國生產的一些戰略物資,不再向美國出口,讓國際一些關鍵戰略物資的價格暴漲數倍,卻還無法買到,這對美歐的晶元和武器製造商來說,就是一場噩夢。現如今,中方製造商又切斷對美歐無人機關鍵零部件,結果將會導致他們另一個行業陷入困境。顯然,美國為阻擋中國崛起的腳步,不計代價對中國進行全面打壓,這是因為他們從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對於美國的挑釁,中方反擊對方的工具箱裡面有的是手段。除了高科技領域上讓美國吃不消兜著走外,美國的另一個行業也將面臨中方的重鎚打擊。有美媒擔憂地表示,一旦中美再次爆發貿易戰,美國農民首當其衝,成為貿易戰的犧牲品。在上一次中美貿易戰期間,美國土豆種植行業就承受了約110億美元的損失,如果硝煙再起,美國農民只怕會傷得更深。
在經過近數年的布局,中國的糧食進口供應渠道已實現多元化,對美國糧食的依賴已經成為歷史。以至於之前有美媒認為,對美糧食進口,已成為中國打擊美國敏感痛處的另一張王牌。所以說,隨著中美貿易戰主動權向中方這邊轉移,這對阻遏美國對華挑起新一輪貿易戰企圖而言,是至關重要的。畢竟,當美方發現沒有勝算的可能,中美之間的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可能就會隨之偃旗息鼓。
美國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近年來之所以瘋狂打壓中國,就是因為害怕其全球「領跑者」位置被中方取代。不過,事實證明,美國對華全面打壓的結果,非但無法阻止中國崛起的腳步,同時還因為屢戰屢敗讓自己心態崩潰。據觀察者網報道,有專家認為,美國炒作「中國威脅論」,源於領跑者的心態崩了。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就是中國這個跟跑者與領跑者之間的距離不斷縮短,這種局面對美國形成了巨大的壓力,也引發了其心態的失衡。所以說,美國越發瘋狂打壓中國,越是說明他們承受的壓力越大,同時也說明美國距離輸掉對華全面競爭的時間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