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果然是睚眥必報的「戰鬥民族」,有恩報恩不知道,但有怨報怨是一定,而且一般會來得很快很猛烈。
12月11日,烏克蘭使用美國「陸軍戰術導彈系統」向俄羅斯境內羅斯托夫州的一處軍用機場發射了6枚導彈;俄方當天即稱,會「採取適當的措施」進行回應烏克蘭的導彈襲擊。
果不其然,俄軍說得到,也做得到。綜合參考消息網12月13日報道消息稱,據美聯社12月13日報道,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了大規模空襲,動用了數十枚/架巡航導彈和無人機。
真是一報還一報,報應不爽,這還是俄羅斯方面的對外軍事原則。某種意義上說,這種止戈為武的方式在維護自身國家利益方面,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烏克蘭方面,每每依仗美國方面的支持試探俄羅斯的底線,而每次,俄羅斯都加倍進行奉還,幾乎已經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每次俄軍報復打擊烏克蘭,烏克蘭方面又會隔空喊話西方美國,要錢要導彈還要全天候防空武器。
13號的大規模空襲,俄國防部在稍後的聲明中說,作為對12月11日用ATACMS導彈襲擊的回應,俄軍使用高精度武器對烏克蘭軍工企業利用燃料能源設施實施了大規模反擊。
這馬上要到冬天了,這讓烏克蘭方面還怎麼過冬呢,拜登政府眼看著就要回家養老了,哪裡來那麼多的援助。而且,特朗普方面又特別不靠譜,屢次揚言要「斷供」,這個當口俄羅斯方面干這事兒,看上去是有不厚道之處。
這俄羅斯差不多都和中東戰場上的以色列一個德性了,叫美國西方都難以置評。
據路透社13日報道,俄羅斯方面的這次空襲確有其事,並且路透社援引烏克蘭能源部長加盧先科的話報道稱,俄羅斯13日對烏克蘭能源設施發動大規模襲擊。而烏克蘭空軍當天對俄羅斯襲擊時發出了導彈空襲警告,整個烏克蘭都處於空襲戒備狀態。
確實打了,而且打得還不輕。就連俄羅斯媒體,也掩飾不住心中的得意,對此事的細節進行了「引用」式報道。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微博號報道稱,親俄地下組織告訴衛星通訊社,烏克蘭13日當天多地發生了爆炸,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州的布爾什廷火力發電廠遭受重創。據報道,基輔、赫梅利尼茨基、切爾卡西、文尼察、哈爾科夫和波爾塔瓦地區也發生了爆炸。而在敖德薩,烏克蘭的媒體則報道稱,爆炸發生後,電動汽車停止工作,供水也被切斷。
全境遭受打擊!烏克蘭方面僅僅是發射了6枚美製ATACMS導彈襲擊羅斯托夫州的一處軍用機場,就換來烏克蘭全境各處軍事和能源基礎設施的目標被嚴重摧毀,如此這般的代價,也算是十分沉重了。
本來賬不能這麼算,但戰爭中又不得不比較損失。正如中東衝突以色列空襲加沙和黎巴嫩,以及敘利亞一樣,每次「中東抵抗之弧」一次小小的襲擊,總是換來以色列百倍千倍的各種重磅炸彈的空襲,還到處找不到說理的地方。
我懷疑俄羅斯方面是不是在向以色列偷師學藝並得到了真傳。還是說普京與內塔尼亞胡心有靈犀一點通?
烏克蘭11日總共發射了6枚導彈,據俄方稱其中有兩枚被防空系統攔截,其餘則被電子干擾摧毀,未造成損失。而俄羅斯方面,就用高精度武器予以打擊,是不是用的所謂新型的「榛樹」導彈,目前俄方沒有披露,但此前,俄方一直表示,自上次試驗了一顆「榛樹」導彈後,後續會繼續使用這種「沒有任何防空武器能夠防得住的」導彈打擊烏克蘭的相關軍事目標。
甚至,當時說的是還不排除對基輔決策中心進行打擊。而13號的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用的這個新玩意兒。
俄媒方面,還專門為這導彈的射程進行了「科普」,稱榛樹」導彈最遠覆蓋半徑5500公里,速度為3公里/秒。可見攔截難度確實不小,且覆蓋半徑卻很大。
究竟什麼導彈大規模襲擊的烏克蘭,目前雙方沒有披露,但是,經過這一次對能源基礎設施的襲擊,烏克蘭的這個冬天,真的很難過
據法新社報道稱,烏克蘭13日表示,其正在抵禦俄方針對其能源系統的新一輪導彈襲擊。報道也稱13日的襲擊是俄羅斯在冬季針對烏克蘭國家電網的最新行動。烏能源部長加盧先科則表示:「烏克蘭能源部門再次受到大規模攻擊。」烏國家能源運營商宣布將在一些地區切斷電力以穩定電網。
有意思的是,據參考消息網12月13日根據據路透社12月12日報道稱,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批評烏克蘭使用美國提供的導彈對俄羅斯境內縱深地區發動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