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的大殺器剛有「冒頭」的跡象,察覺不對勁的美國政府,直接將兩年未動的先進裝備,轉移到中國周邊,給中國「埋了顆雷」。
拜登
近日,美國海軍在關島部署了一艘新型核動力快速攻擊潛艇,即弗吉尼亞級的「明尼蘇達」號。這是美軍第一次在這座戰略軍事前哨的前沿基地,部署同類型潛艇,成為對該區域力量配置的一次「特殊增強」。
在此之前,「明尼蘇達」號自2022年起,就一直駐紮在夏威夷。據美方透露,這次調動是美國海軍「印太地區戰略布局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為了「應對與中國日益激烈的地緣政治競爭」,並進一步強化美軍在整個印太地區的作戰能力。
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是美國海軍最先進的第四代攻擊核潛艇,因其先進的設計和技術,被廣泛認為是全球最先進,且最具威脅性的攻擊核潛艇之一。
該核潛艇配備了多種導彈發射管,可以發射戰斧巡航導彈、魚叉反艦導彈等多種武器,大大提高了其在作戰中的靈活性和打擊能力。
「明尼蘇達」號上則擁有140名訓練有素的船員,能夠執行多種複雜任務,包括反潛和反水面艦艇作戰、特種打擊任務,以及情報收集、監視和偵察行動。
明尼蘇達號抵達關島
美方強調,這次的部署還使美軍能夠更加有效地,在台海和南海等「潛在衝突熱點地區」維持「戰略靈活性」。在全球局勢不穩的背景下,美軍隨時準備通過快速反應機制,來對中國等國家進行「威懾」,從而實現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
實際上,關島作為美國在太平洋的最西端島嶼領土,距離中國東海岸僅2900公里,與中國在南海等區域的「關鍵軍事資產」距離很近。
從近年來的發展趨勢來看,美方不斷強化關島的軍事存在,使之成為「對抗」中國的重要支撐點。
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建設首個海軍陸戰隊基地。一旦這一基地完工,能夠容納多達5000名海軍陸戰隊員,甚至可能發展為一個戰略訓練中心。
前不久,美國海軍代理次長曼奇內利訪問關島時,還聲稱,美方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捍衛美國及其盟友的利益,一旦威懾策略失效,美軍已準備好「為關島而戰」。
位於關島的美軍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軍進行這番動作前,有外媒發現,中國已經在四川省的一處山地,為下一艘航空母艦建造了核反應堆原型。也就是說,中國的核動力航母,很可能已經提上了日程。
這種以核反應堆為動力的航母,不需要像傳統動力航母那樣頻繁加油。這使它們的航程大大增加,也使它們能夠為飛機攜帶更多的燃料和武器。
一旦核動力航母計劃落成,就能在南海和台海等「潛在爆發點」發揮關鍵作用,解放軍的航母也將更加全球化。再加上正在試航的「福建艦」,中國航母的發展,顯然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種趨勢是美方如何「使絆子」,都無法阻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