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能在航天領域反超美國嗎?這是很多人都想過的事情,雖然美國在很多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在探月、探索火星方面,他們積累了很多技術,經驗也比我們豐富,但是在某些方面,我們其實和美國是處於一個起跑線的,甚至可能會超越美國。
例如在火星取樣方面,美國和我們都有這樣的計劃,不過由於種種原因,美國火星取樣返回地球的任務可能要到2040年才能完成,而我們的火星取樣任務已經提前了,我們計劃在2028年前後發射探測器去火星採集樣本,預計在2031年左右就會帶回火星樣品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我們的火星取樣返回地球任務就會領先美國了。
除了火星取樣任務可能會被我們超越外,在載人登月方面,美國也有可能會被我們超越。在今年4月17日,NASA局長比爾·尼爾森(Bill Nelson)出席美國國會眾議院針對NASA的「2025財年預算申請聽證會」,他表示擔心如果中國率先登月,就會佔領月球,可能會將美國排除在外。
當然,我們並不會像美國所說的那樣去佔領月球,而是堅持和平利用太空,堅決反對將太空武器化和戰場化。雖然我們不會佔領月球,但是美國擔心的一件事可能會出現了,那就是我們可能會比美國更早一步抵達月球。
NASA再次推遲載人登月
在12月5日,NASA更新了阿爾忒彌斯載人重返月球計劃的時間表。按照之前的計劃,阿爾忒彌斯2號載人繞月飛行任務是在2024年實施,隨後在2025年年底實施阿爾忒彌斯3號任務,將2名美國宇航員送上月球。在今年年初,美國又對其進行了調整,計劃在2025年9月實施阿爾忒彌斯2號飛行任務,在2026年9月實施阿爾忒彌斯3號任務,實現載人登月。
現在美國再次調整了載人登月的時間表,要到2026年4月才能實施阿爾忒彌斯2號載人繞月飛行任務,在2027年年中才能實施阿爾忒彌斯3號載人登月任務。從提出重返月球計劃至今,整個載人重返月球任務的時間進行了很多次調整,其中調整的原因有超預算以及技術問題,這次調整時間的原因主要是技術問題。
NASA表示,這次推遲阿爾忒彌斯2號載人繞月飛行任務時間的決定和之前執行阿耳忒彌斯1號任務的「獵戶座」飛船隔熱罩技術問題相關。在2022年11月,美國發射了一艘不載人的獵戶座飛船進行繞月飛行,完成繞月飛行後,飛船返回地球,不過在返航的過程中,飛船外部隔熱罩「意外」出現燒焦物質脫落,其隔熱材料的損耗方式與預期不同。
眾所周知,當飛船從月球軌道返回地球時速度相當快,比在近地軌道飛行的載人飛船、空間站、衛星都要快得多,所以氣動加熱效應更加強烈。獵戶座飛船外部使用了一種名為Avcoat的隔熱材料,當獵戶座飛船重返地球時可以保護飛船不被高溫燒毀,確保飛船內的宇航員能夠安全返航。
而在之前的阿爾忒彌斯1號飛行任務中,獵戶座飛船返航時,隔熱罩內產生的氣體沒法按照預期那樣排出,導致隔熱罩內部的壓力積聚,使得外層隔熱材料發生開裂和脫落。幸運的是,這次是無人飛行測試,沒有造成什麼安全問題。
即將實施的阿爾忒彌斯2號飛行任務將會搭載宇航員,所以在實施阿爾忒彌斯2號飛行任務之前,這個問題肯定要先解決,這就導致阿爾忒彌斯2號飛行任務時間不得不推遲了。而阿爾忒彌斯2號載人繞月飛行任務的推遲,也導致阿爾忒彌斯3號載人登月任務的推遲。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2026年4月,美國就會發射獵戶座飛船,搭載4名宇航員進行繞月飛行,實施這款飛船的首次載人飛行測試,隨後在2027年年中實現宇航員登月。而如果在接下來的1年半左右時間內,美國沒有解決這一個問題的話,那阿爾忒彌斯2號飛行任務的實施時間可能還會推遲,後續的載人登月時間肯定也要延後。
而如果阿爾忒彌斯2號載人繞月飛行過程中還出現同樣的或者其他的問題的話,那也會影響到後續的載人登月任務。那樣的話,美國在2027年可能就沒法實現載人登月了,到時候可能就會被我們反超。
中國「月球蓋房」計划出爐
在美國推進阿爾忒彌斯載人重返月球計劃之時,我國也宣布要在2030年之前實現中國人首次載人登月。如果按照中國、美國雙方的載人登月時間表來看,美國還是比我們早一些,但是考慮到美國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實施時間一推再推,不排除在後續可能還會繼續延期。
而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都是穩步推進的,有時候還會提前實施一些項目。例如我國首次火星取樣返回地球任務就提前到2028年前後實施,比之前的計劃提前了差不多2年時間。去4億公里外的火星取樣,我們都能夠提前2年,載人登月方面我們也有可能提前的。
當前,我國正在研製新一代載人火箭、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載人月球車、登月服等各種產品,有一些產品已經在測試中。總的來說,我國載人登月計劃的推進工作還是非常順利的,如果後續火箭、飛船、著陸器等產品研製更加順利的話,載人登月的時間確實是可能會提前。
如果我國載人登月時間能夠提前,而美國重返月球的時間還繼續推遲的話,我們真的要反超美國了。所以NASA現在也是比較擔憂的,他們害怕我們領先一步抵達月球。
我們除了探測器探月、載人登月外,還有計劃在月球上面建造月球科研站。天舟八號貨運飛船已經將「月壤磚」送上了中國空間站,將會在中國空間站上開展太空暴露實驗,驗證這些「月壤磚」的性能。按照設想,這些「月壤磚」未來會用來建造月球基地。
從地球上運輸這些建築材料到月球,技術難度大、成本也會相當高,所以科學家想到了在月球上面就地取材,解決建築材料的問題。未來我們可能會在月球上面收集太陽能,用來融化月壤,然後利用3D列印技術將月壤製成「月壤磚」,通過榫卯的設計來建造月球基地。這樣一來的話,可以降低建築材料的運輸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