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棄兵阿富汗到殲-35崛起,美軍工系統性潰敗何以為繼?

2024年12月08日14:21:46 軍事 2398

近年來,美國軍事力量的神話似乎正在逐步崩塌。2021年美軍在阿富汗的撤軍行動堪稱一場國際笑話。當五角大樓官員一本正經地告訴特朗普,將一架價值1.5億美元的飛機留在阿富汗,比加滿油飛回美國更「划算」。這一言論荒誕至極,甚至不及《紅樓夢》中寧國府的財務決策水平。

而如今,中國的殲-35悄然誕生,這款以「殲滅f-35」為核心目標設計的戰鬥機,正在改變全球軍用航空格局。對比之下,美軍工體系的效率低下與戰略失策顯得更加刺目:f-35工程延期、成本暴漲,六代機計劃停滯不前,甚至連開發「過渡性輕型戰鬥機」的想法都深陷成本與性能的糾結。

從被嘲笑的阿富汗撤軍,到被中國軍工「吊打」,美軍的系統性潰敗究竟始於何時,又該如何為繼?這不僅是美國需要思考的問題,更是全球軍事力量重新分配的關鍵節點。

從棄兵阿富汗到殲-35崛起,美軍工系統性潰敗何以為繼? - 天天要聞

阿富汗的爛賬及背後的系統性潰敗

根據特朗普在採訪中提到的一段往事,他在任期內籌備阿富汗撤軍時曾提出將裝備運回美國的計劃,卻遭到了五角大樓高官的「經濟性」反對。這些官員堅持認為,將裝備留在阿富汗比運回更划算。特朗普對此直言不諱地反駁:「將一架價值1.5億美元的飛機留在那裡,真的比花幾萬美元加滿油飛回來更省錢嗎?」然而,這一看似荒謬的論調背後,卻隱藏著美軍更深層次的問題。

阿富汗撤軍行動中,美國軍方的決策不僅顯得隨意,更暴露出一種對資源和戰略的極端浪費。武器裝備的丟棄使得塔利班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武裝起來,甚至反過來對抗美國支持的地方力量。這種因內部矛盾和決策混亂而導致的「自廢武功」,在全球戰略中是極其罕見的現象。

阿富汗撤軍問題只是冰山一角。更大的危機則源於美國自身的航空工業體系。以f-35戰鬥機為例,這款被稱為「帝國之光」的五代戰機,實際上是一個成本超支、效率低下、進度嚴重拖延的巨大工程。從2008年到2023年,f-35的研發和部署問題層出不窮,成為美國航空工業的一塊「燙手山芋」。

f-35的失敗根源在於「面面俱到」的設計目標——它既要能垂直起降,又要具備隱身和多用途作戰能力。然而,這種企圖滿足所有需求的做法最終導致它在性能上沒有一項能做到極致。過於複雜的設計使得f-35的後期維護成本高昂,同時也讓美軍在批量採購和戰鬥力形成上受到嚴重掣肘。

相比之下,中國沈飛的殲-35則是以對抗f-35為唯一目標,從研發之初就選擇了極簡和務實的路線。沒有垂直起降能力,專註於空戰;犧牲部分多用途性能,換取更強的隱身能力和空中優勢。這樣的設計理念不僅避免了複雜系統的潛在問題,還讓殲-35以相對低的成本達到了極高的作戰效能。

沈飛的「逆襲」:從追趕者到領先者

沈飛的殲-35在近年來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航空工業的巨大進步。對比來看,20世紀80年代的沈飛甚至連渦噴6發動機的正常問題都難以解決,而如今,沈飛卻憑藉殲-35成為全球五代機市場的有力競爭者。

殲-35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中國航空工業穩紮穩打的結果。相較於f-35一開始就背負「無限可能」的幻想,殲-35從設計階段就定位明確:只為制空權而生。這種務實的態度不僅提升了飛機性能,還有效降低了製造和維護成本。

例如,殲-35採用了更為成熟的氣動布局和隱身設計,專註於空空作戰所需的性能優化。雖然犧牲了一些對地打擊能力,但換來了更優秀的隱身性和機動性。此外,中國軍方對殲-35的需求明確,也讓沈飛避免了因多方博弈而產生的項目延誤和資源浪費。

全球市場的「新玩家」

隨著殲-35的問世,中國在五代機市場中的地位迅速提升。非西方國家的防空需求逐漸多樣化,這讓殲-35這樣高性價比的戰機獲得了更多關注。

巴基斯坦的空軍規劃明確提出,高端戰機需求將由殲-35滿足。預計未來,巴基斯坦將採購約40架殲-35,與殲-10和梟龍形成高、中、低三層作戰體系。這一機群的成型,無疑將對其主要對手印度空軍形成壓倒性優勢。

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中東市場。阿爾及利亞原本計劃採購蘇-57,但俄烏衝突的爆發導致俄羅斯交付能力下降,因此轉而對殲-35表現出濃厚興趣。而埃及和沙特等國雖然目前尚未做出決定,但在未來的地區安全局勢變化中,殲-35也可能成為它們的備選方案。

美國的下一個賭註:ngad與輕型戰鬥機

面對殲-20和殲-35的雙重威脅,美國空軍已不敢在技術上冒進。儘管其「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項目被寄予厚望,但高昂的研發成本和不確定的技術實現性讓美軍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據估算,ngad的單機成本可能高達6億美元,這將進一步加劇美國軍事預算的壓力。

為此,美國空軍提出了一種「輕型戰鬥機」的過渡方案,希望以更低成本快速部署一款新型戰機。然而,從以往的經驗來看,這種權宜之計恐怕難以應對殲-35帶來的挑戰。

沈飛殲-35的成功,既是中國航空工業技術積累的結果,也是美軍過度依賴複雜系統的反面教材。從f-35項目的「好高騖遠」,到阿富汗撤軍的「自廢武功」,美國軍事體系的問題已不再是個別環節的失誤,而是貫穿其整個體系的結構性潰敗。

在這一背景下,殲-35的出現不僅為中國贏得了國際聲譽,也為全球軍事技術的發展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技術進步不在於追求表面的「酷炫」,而在於腳踏實地地解決實際問題。面對這樣的對手,美國航空工業未來是否還能翻盤,恐怕並不樂觀。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台灣地區的統派要用實際行動迎接祖國的統一 - 天天要聞

台灣地區的統派要用實際行動迎接祖國的統一

高安國夫婦遭到賴清德當局羈押禁見,賴清德當局封鎖了消息,事情過後半個月後邱毅、黃智賢、王炳忠等人才提到這件事情。現在各個黨派才站出來支援高安國,近日,新黨和親民黨才公開發言支持高安國。賴清德當局正在審理高安國,主要是違反沒違反台灣地區的《反
平時服務官兵,戰時服務打贏 - 天天要聞

平時服務官兵,戰時服務打贏

近日,第74集團軍某旅邀請陸軍軍醫大學教授來隊開展軍事訓練傷防治知識專題授課和技能教學旨在科學指導部隊組織軍事訓練切實維護官兵身心健康提高支撐保障打贏能力兩位教授結合多年臨床工作經驗深入淺出的為官兵解讀關於訓練傷防治的系列文件法規講授了部隊
命令:退役!告別最美好的戰鬥青春 - 天天要聞

命令:退役!告別最美好的戰鬥青春

轉身不忘青雲志解甲揚帆再出征鋼鐵部隊軍官退役儀式青春荏苒逐夢強軍興軍今朝作別再啟人生新程近日,第74集團軍各部隊隆重舉行退役軍官向軍旗告別儀式為他們的軍旅生涯畫上了圓滿句號儀式在嘹亮的國歌中正式開始全體退役軍官身披「光榮退役」的綬帶軍容嚴整
歷史上的今天【奧得河戰役:敲響納粹德國的喪鐘】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奧得河戰役:敲響納粹德國的喪鐘】

1945 年 1 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線戰場,蘇聯紅軍精心籌備著一場震撼德國的致命打擊。蘇聯紅軍集結了 8000 門火炮,向著德軍防線發起排山倒海般的攻擊。無數炮彈如疾風驟雨般傾瀉在德軍防線上,處於嚴寒困境中的德軍難以招架,倉皇敗退。
梅沙街道積極開展徵兵宣傳活動 - 天天要聞

梅沙街道積極開展徵兵宣傳活動

為激發廣大適齡青年參軍熱情、高質量完成2025年春季徵兵工作,近日,深圳市鹽田區梅沙街道武裝部分別在各社區開展徵兵宣傳活動。退役軍人紅星志願者也參與其中。
20萬台胞領大陸身份證,誰阻止都不好使?統一大勢不可阻擋! - 天天要聞

20萬台胞領大陸身份證,誰阻止都不好使?統一大勢不可阻擋!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廈門成熱門了!一台灣網紅爆出有20萬當地青年,排隊申領大陸身份證,一時間 民進黨當局如臨大敵,緊急威脅「註銷戶籍」「徹查到底」,甚至暫停大陸媒體的赴台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