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有想到,中國這次直接王炸,中國發布最嚴斷供令,禁止兩用物項對美國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出口,禁止鎵、鍺、銻、超硬材料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對石墨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實施更嚴格的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審查。
這次發布的禁令與以往有一個比較顯著的不同,那就是不僅要求國內企業對管制的物項禁止對美國出口外,而且還要求其他國家也不能通過轉口的方式將從我國進口的兩用物項出口美國,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說白了,中國就是將相關的兩用物項出口到美國的渠道都封堵了,可見這次的力度非同尋常,信號非常明確。
嗯,長臂管轄爽不爽,我也試試。
首先鎵是雷達、導彈等不可或缺的材料,中國禁止鎵材料出口,美軍雷達將面臨停產危機,軍用雷達是獲取陸、海、空、天戰場全天候、全天時戰略和戰術情報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防天、防空、防海和防陸武器系統和指揮自動化系統的首要視覺感測器。它不但可以預警、截獲、跟蹤、識別、引導攔截空中、海面、地面和外空的目標,而且具有依靠空中或外空平台對地面大面積內的目標成像的能力。
可以說,有了雷達,有了雷達,戰鬥機能夠在各種氣象條件下追殲敵機;轟炸機能夠精確地搜索,並對準機組人員看不見的目標投放武器:水上飛機能夠發現暴露于海面的潛水艇。而導彈也能更加精準命中目標。
而銻是一種擁有廣泛軍事用途的戰略性關鍵礦物,包括用於製造炸藥、子彈和彈片的硬化鉛、彈藥底漆、示蹤彈藥、穿甲彈、照明彈、核武器、夜視鏡、紅外感測器、精密光學鏡片、激光瞄準器、軍用服裝等等。由於銻應用領域還包括大量軍工產品,還被多國列入戰略資源目錄。2011年更是被英國地質調查局列為全球第一緊缺礦種。
稀有金屬鍺在軍事領域的光學儀器中發揮重要作用。它能夠提高光學儀器的性能和解析度,用於目標偵測、火控系統等。
超硬材料被稱為「最硬最鋒利的工業牙齒」,因為它的硬度最高,莫氏硬度為10,所以工業製造領域根本就離不開它,廣泛應用於晶元、汽車、數控機床等領域,在軍用設施,航空航天,核工業、國防軍工、集成電路等領域,也是不可替代的關鍵材料。同時還因為它在聲、光、電、磁、熱等方面性能優異,被譽為「材料之王」「終極半導體」,是21世紀最有潛力的材料之一。而我國,就是全球超硬材料上下游產業,最大的出口國。
除了這些明確提到的,還有所有的兩用物項,禁止對美國軍工企業出售,斷供材料和斷供產品、技術可不一樣,材料您這個地方沒有資源,那就是沒有。
以鎵材料為例子,美國想要構建鎵的生產線,難度會極大,除了技術、設備、人才之外,鎵在地殼中分布極其分散,沒有任何具有可開採價值的礦產,都是生產其他大宗金屬的副產品。
鎵是電解鋁的副產品,需要大宗金屬的大規模量產才有成規模的產出。對廉價能源需求極高,特別是電,即使美國在某地同時找到了廉價能源和廉價勞動力,花費了數年甚至十數年時間重建生產線,所產出龐大的主要產品鋁、鉛、鋅賣給誰?所以對於美國來說,重建鎵產業鏈的難度非常大。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中國對鎵材料的壟斷可以說近乎百分百,在2023年9月的時候,中國對鎵出口進行管制,就讓美國十分難受。美國甚至想到通過策反我國人員,把鎵材料給偷運出去,可惜美國最終還是沒有成功,反而讓中國給發現了,從這就可以看出中國在稀有軍工原材料的壟斷上,擁有重要的話語權。
美媒曾指出,中國對關鍵原材料的出口限制可能對F35的生產速度產生直接影響。中國控制著許多重要的稀土元素,這些元素對於製造高科技產品,包括F35的航電系統、發動機和雷達至關重要。如果中國限制這些元素的出口,那麼全球高科技製造業將受到嚴重衝擊。
可以說,中國這次的大招,直接重創美國軍工產業,甚至將引發停產危機,中國這招的目的可以說非常明顯了,那就是遲滯美軍軍工產業的研發速度,以及美軍成熟軍工產品的量產速度。美國的F35、新一代航母和軍艦的建造、服役又要推遲了,升級新一代的氮化鎵雷達自然也是遙遙無期。
美國要解決這些問題,還是要再工業化,要把整個產業鏈建起來,不是單單建設一個稀土加工廠或者稀有金屬生產線能解決的。但是這對於美國而言,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中國這樣子,自然是給解放軍的發展爭取更為充足的時間。要知道,這些年中國在高精尖武器上可以說是遍地開花,導彈、戰機、軍艦、無人裝備屢屢創造世界新紀錄,但是這也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並沒有量產到足夠的數量裝備我軍。
因此,中國需要足夠的時間,保證有充足數量的高精尖裝備列裝我軍,從另外一方面來說,美國面臨這樣的結局,責任也不全在我方,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美國如今的產業空心化。
除此之外,美國不要以為,這就結束了,中國對美的牌還沒有出完,如果美國還是不能改變對中國的打壓制裁的態度,那中美之間的鬥爭只會越來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