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殲-20、殲-16等戰機服役之前,中國曾經多次從俄羅斯購買戰機。
到本世紀初的時候,中國還曾向俄羅斯尋求兩款戰機,但一款俄羅斯竭力供貨,另一種俄羅斯卻非常冷淡的表示自己不會賣。
蘇-27戰機
這俄羅斯竭力供貨的,是蘇-30戰機;而另一種俄羅斯怎麼都不願意賣的,則是蘇-33。
中國購買蘇-30
蘇-30戰機是一款以蘇-27戰機為基礎研發的重型戰機,是側衛系家族的一員。
在蘇-30之前,中國買過蘇-27戰機。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蘇-27戰機逐漸不夠用了,中國又向俄羅斯尋求蘇-30戰機。
蘇-27戰機對中國而言不夠用的原因,是這款戰機絕大多數都是單座戰機。
中國買蘇-27戰機的主要原因,是蘇-27戰機的航程比較遠,可以飛到更遠的地方執行任務。
中國蘇-27
但蘇-27在進行大航程作戰時又顯現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飛行員非常容易疲勞。
這種大航程作戰任務一飛就是幾個小時,飛行員幾個小時的時間裡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就是鐵人都扛不住。
這時候雙座蘇-27戰機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兩個飛行員輪流操控戰機,能極大的緩解飛行員疲勞的問題。
中國在1991年、1995年、1999年三批次購買蘇-27戰機,總計買了76架蘇-27戰機。
前兩個批次的時候,都是單座版蘇-27戰機多,雙座版蘇-27戰機少。
並且中國剛開始買雙座版蘇-27戰機的時候,是打著讓雙座版蘇-27戰機當教練機的目的的。
中國雙座版蘇-27
但用著用著,中國發現雙座版的蘇-27好用太多了,於是原本的「教練機」成了一線戰機,原本的教練任務幾乎全部被推翻,這些雙座版蘇-27基本都去執行巡航任務了。
中國買第三批次蘇-27的時候,就全買的雙座版共28架。
後續中國買蘇-30戰機的時候,看重的就是蘇-30戰機是雙座戰機,且性能也比蘇-27先進不少。
至於俄羅斯為什麼願意賣蘇-30戰機給中國,核心原因是這款戰機本身就是一款用外貿反哺俄羅斯空天軍的戰機。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空天軍最尷尬的一點,就是自己的先進戰機自己買不起了。
當年中國買蘇-27戰機的時候,這款戰機才服役沒幾年,俄羅斯空天軍自己都還沒大規模列裝。
俄羅斯蘇-27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空天軍實在沒錢,生產蘇-27的蘇霍伊都快「餓死」了。
是中國前後買了76架蘇-27戰機,才讓蘇霍伊緩過來。
對比之下,生產米格系戰機的米高揚直接就半死不活了,現在完全沒法和蘇霍伊競爭。
當年蘇霍伊研發蘇-30戰機,主打的就是一個外貿,通過大量外貿蘇-30戰機,一方面攤平這款戰機的生產成本,另一方面積累技術。
後續俄羅斯用的蘇-35戰機,上面用的很多技術就出自蘇-30戰機的技術迭代。
蘇-35戰機
中國購買蘇-33
蘇-33戰機大家可能很陌生,不過一說到它的姊妹機型大家就熟悉了,那就是殲-15戰機。
蘇-33戰機是蘇聯研發的一款艦載機,這款戰機剛服役幾年,蘇聯就解體了。
後來中國從烏克蘭買了瓦良格號航母,將其改造後使其變成了遼寧艦,並於2012年服役。
但是遼寧艦服役後,中國卻沒有艦載機用。並且中國此前還從未研究過艦載機,因此俄羅斯的蘇-33戰機成為了中國的目標,中國希望能從俄羅斯手裡買蘇-33戰機進行仿製。
蘇-33戰機
但是俄羅斯並沒有出售蘇-33戰機給中國,一方面俄羅斯不願意對中國進行技術轉讓,另一方面中國買的太少。
當然最關鍵的是,俄羅斯希望能對中國出售米格-29K戰機。
米格-29K也是一款艦載機,不過相較於蘇-33戰機已經比較落後。且米-29K作為一款輕型艦載機,體量較小,不管是航程還是載彈量都不如蘇-33戰機。
所以相較於米格-29K,中國更青睞於蘇-33戰機。
米格-29K
雖說俄羅斯對於中國買蘇-33這件事很冷淡,並不願意將蘇-33戰機賣給中國,烏克蘭方面卻有路子。當年蘇聯研發蘇-33的時候,還有兩架原型機留在了烏克蘭。
所以後續中國通過烏克蘭方面的渠道買到了蘇-33的原型機——T-10K-3戰機。接著以T-10K-3戰機為基礎,仿製出了殲-15型艦載機。
中國已經有了更好的戰機
到了現在,蘇-30戰機和蘇-33戰機,對中國而言也不算先進的戰機了。
在2017年的時候,中國服役了殲-20戰機,如今又有了殲-35戰機,這兩款戰機都能替代蘇-30和蘇-33。
殲-35
蘇-30戰機是一款空優戰機,對地能力較弱。如果讓蘇-30掛載對地導彈應對地面目標,它的性價比遠不如中國自己生產的飛豹戰機。
所以蘇-30到了中國手裡,基本都是執行的長距離巡航任務,保護我國的南海地區。
後續中國生產了殲-20戰機,就能全面替代蘇-30戰機了。
殲-20戰機也是一款空優機,而且這款戰機還是五代機。
殲-20最具優勢的地方是它的隱身技術。當前全球都沒有幾款隱身戰機,所以殲-20的優勢相當巨大。
殲-20
此外殲-20在航電系統上也遠強於蘇-30戰機,在超視距打擊能力上遠勝於對方。
殲-35戰機則是我國的一款艦載五代機,這款戰機同樣具備隱身能力,且航電系統先進。
相較於蘇-33戰機和殲-15戰機,殲-35戰機超視距打擊能力更強,空優能力更出色。
當然殲-35還沒法全面替代殲-15戰機,殲-35是一款純粹的空優機,但殲-15是一款多用途戰機。
這也就意味著殲-15掛載對地導彈和航彈的能力更強,具備對地打擊能力和一定的反艦能力。
殲-15
殲-35的主要定位是空優,是擊落對方的戰機。
所以後續中國海軍的艦載機大概率會高低搭配,殲-15的地位要比蘇-30高出不少。
信息來源:
【1】環球時報·《美媒分析中國蘇-30戰機命運:走中俄兩條升級路線各有亮點》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中國「飛鯊」已長大——殲-15艦載機戰力生成記》
【3】新華網·《殲35、殲15T齊公開我國深藍海空力量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