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70平房子給2000元就賣的棄城,正成為能源城市「復活」的典型

2024年11月09日12:20:27 軍事 3737

權威資料來源:《油城玉門的蝶變》、《從「春風正度」到「春風再度」:「石油城」玉門的變遷》、《玉門:戈壁油城的最後「謝幕」》

六十多年前的祁連山腳下,有這樣一座石油之城,油田興盛,熱鬧繁華,堅韌的白楊樹環繞著這座城市,讓這座城變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戈壁綠島」。

而這座城市,就是有「中國石油工業搖籃」美譽的玉門市。但半個世紀後,這顆戈壁上的塞外明珠漸漸失去了它的光彩,變得衰敗落魄。

這個70平房子給2000元就賣的棄城,正成為能源城市「復活」的典型 - 天天要聞

曾經居住在此的人們紛紛遷去外地,就連政府也搬遷去了70多公里外的玉門鎮。

一時之間,玉門市成了人人都不願留下的「老城區」,這裡的房子被當做「廢磚」來賣,比如在14年前,也就是2010年一套70多平方米房,據《成都商報》報道竟然只賣2000元。

更讓人唏噓的是,玉門市老城區鼎盛時期有13萬人口,後來僅有2萬人左右,甚至還被人戲稱為國內首個「棄城」。玉門究竟是為何從風光無限的石油之城,變成車少人稀的棄城?

在古代,玉門其實被稱作「玉門關」,最初是由漢武帝設定的,它在漢代是中原和西域之間的重要關卡,保衛著中原內的祥和與維繫同西域之間的交流。

當時的人們認為:過了玉門關才是回到了中原故土。

到了唐代,隨著西域地區被吞併,玉門關的關卡作用就消失了,它不再是連接中原和西域地區的重要交通貿易樞紐,而是成為了中原的一小部分。

這個70平房子給2000元就賣的棄城,正成為能源城市「復活」的典型 - 天天要聞

此時的玉門和漢代相比稍顯荒涼,在許多詩人的筆下,玉門成了遙遠荒涼的代名詞。其中人們最耳熟能詳的當屬王之渙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其中的「春風不度」一詞漸漸成為人們對玉門的第一印象。

宋元時期玉門的關卡作用進一步消失,人們對其印象也轉變為苦寒之地或是能夠建立功勛的地方,此時詩人筆下的玉門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意象,人們對玉門的認識也多來自於想像。

可見此時的玉門,就是一個人們口口相傳卻又荒涼破敗的地方。

明清時期,隨著疆域的進一步擴大,玉門的邊塞形象也進一步消失。加上玉門由於氣候乾燥寒冷,土地貧瘠、耕地數量有限等原因發展不起來,也就逐漸成了人民印象中貧困落後的地區。

總的來說,新中國成立之前的玉門,由於連接西域和中原的關卡作用不斷地消失,再加上玉門本身處於戈壁灘上,境內大多是沙漠和戈壁灘,耕地可以說是少之又少,氣候條件又惡劣。

這個70平房子給2000元就賣的棄城,正成為能源城市「復活」的典型 - 天天要聞

要是想要開墾新的耕地,那難度簡直是難上加難。

不過到了近代,這塊戈壁荒地終於迎來了它的轉機——1939年,玉門市內的老君廟油井湧出了第一股石油,就此翻開了玉門油田的新篇章。

新中國成立後,玉門油田得到解放,油田生產力得到大幅提升,玉門的經濟也隨之發展了起來。

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玉門憑藉著油田的開發建設,終於打破了一直以來的荒蕪和破敗,踏上了蒸蒸日上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道路。

石油工業就像是一顆「火種」,點燃了玉門這把沉寂多年的火炬,玉門從曾經的戈壁荒地變成了光芒萬丈的石油之城。

1953年,玉門油礦被列入「一五計劃」,全國各地大批人口湧入玉門。

玉門一改往日「春風不度」的荒涼景象,處處是來自天南海北的工人、學生和生產石油所需要的機器。很快,隨著源源不斷的石油從玉門運出,這塊戈壁灘上也逐漸高樓林立,玉門人的生活也開始變得紅紅火火。

這個70平房子給2000元就賣的棄城,正成為能源城市「復活」的典型 - 天天要聞

玉門作為「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驕子,不僅建成了我國第一個石油基地,更是成為我國石油工業的搖籃。玉門油田不斷為全國各地提供石油,撐起了中國石油的半壁江山。

與此同時,也不斷地向各地送去石油人才與技術,進一步推動了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

這個時期的玉門,不僅噴湧出了致富的石油,更是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石油工人,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鐵人」王進喜,玉門也因此被稱作「鐵人故鄉」。

過去就連春風都無法到達的玉門,這時早已在工業化的春風中成為西北戈壁上一顆閃耀新星。

然而石油畢竟是經兩百萬年沉澱才形成有限資源,總會有開採完的那一天。上面我們說到,玉門油田的開採量佔全國的一半,開採量可謂是相當的大。

這個70平房子給2000元就賣的棄城,正成為能源城市「復活」的典型 - 天天要聞

在這樣大規模的開採下,玉門油田的產量連年下降,石油資源不斷萎縮,甚至面臨著枯竭的困境。

再加上,一直以來玉門都是以石油產業為核心,其他產業則是和石油相配套或是依附於石油產業這樣單一的產業結構,這就導致當玉門的核心產業石油產量下降甚至是枯竭時,其他產業也會因為「牽一髮而動全身」受到影響。

此時要是想要維持城市經濟不衰退,只能轉向其他產業。

但是多年來由於開採石油,玉門的地質和生態都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更加嚴重。

加上開採石油時產生的大量污染物對玉門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玉門想要在短時間內向農業轉型可以說是天方夜譚。

這個70平房子給2000元就賣的棄城,正成為能源城市「復活」的典型 - 天天要聞

除了極差的地理環境,玉門的交通條件也不容樂觀,玉門的交通幹線並不在玉門市內,而站點本身較小,能夠運輸的資源有限,這就導致玉門在石油資源萎縮的時候難以憑藉交通維繫玉門自身經濟。

面對這樣的發展困境,擺在玉門市面前唯一的出路就是進行經濟轉型,另謀合適的發展地址,於是整個玉門市都開始了搬遷。

首先,市政府遷去了七十多公里外的玉門鎮,並在這裡成立了玉門新區;接著,油田基地也都相繼搬離,玉門市人口也跟著遷了出去。

很快老玉門市這座曾經的戈壁明珠,又變成了一座人煙稀少、荒涼落魄的廢城。

而新玉門鎮的情況也沒有很好,新城市由於人力資源短缺,基礎設施不完善,城市功能不健全等種種原因,也呈現出一番空曠寂寥之感,玉門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

但玉門並沒有就此放棄,反而採取「新舊雙城,共同發展」的方法來解決了這一問題。

這個70平房子給2000元就賣的棄城,正成為能源城市「復活」的典型 - 天天要聞

新玉門市地處河西走廊「兩山一谷」的狹長地帶,是東西風的天然通道,因此新玉門鎮常年都刮著大風,於是新玉門市因地制宜,利用這裡豐富的風能資源建立起風電基地,大力發展新能源來實現經濟轉型。

如今,新玉門市已經成為了國內首屈一指的「風電之都」,新玉門市還利用當地的雪山、風景等特點,開展旅遊業,吸引全國遊客到此遊玩。

而老玉門市雖然已經資源枯竭,但這裡厚重的歷史底蘊和一代代玉門人留下的精神文化依然滋養著這片土地。

老玉門市抓住這一特點,大力開展旅遊業,打造「鐵人故里,石油搖籃」的旅遊文化品牌,加上鐵人三項等賽事的舉辦,老玉門市「鐵人故鄉」的城市形象也逐漸深入人心。

旅遊業還帶動了許多服務業出現在此,為這座老城注入了新的活力。總之,新老玉門的共同發展,讓這顆戈壁明珠再次煥發出新光彩。

這個70平房子給2000元就賣的棄城,正成為能源城市「復活」的典型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玉門還把新能源當作發展引擎,形成了風、光、水、火、生物質能等多能並舉、互補開發的多元產業體系,成為了「中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也是靠著新能源產業,玉門實現再次崛起,如今已經連續多年入圍「西部百強縣市」。

縱觀玉門的整個發展過程,可以說是一波三折。

其在近代經歷的一起一落,讓我們也已經知曉西北邊疆地區資源型城市發展所面臨的困境,也讓我們意識到只有因地制宜,創造良好的產業結構才更能長久、更可持續的發展。

這對不少相同類型的城市而言,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經驗。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山東艦編隊為何選擇在香港向公眾開放?專家解讀 - 天天要聞

山東艦編隊為何選擇在香港向公眾開放?專家解讀

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及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航母編隊,攜多型艦載戰鬥機、直升機和陸戰隊員,已經在今天上午抵達香港特別行政區。此次山東艦編隊為何選擇在香港向公眾開放?軍事問題專家 張軍社:這樣的安排釋放
聯合國專家呼籲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 - 天天要聞

聯合國專家呼籲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

當地時間3日,聯合國專家向人權理事會提交的最新報告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構成「種族滅絕」,並呼籲國際社會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切斷經貿聯繫。聯合國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 阿爾巴內塞:被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正經歷末日般的災難,加沙地帶的民眾仍承受著難以想像的痛苦。以色列正在實施最殘酷的...
法新社鏡頭下暗色系的拍攝風格,本想著塑造「壓迫感」 - 天天要聞

法新社鏡頭下暗色系的拍攝風格,本想著塑造「壓迫感」

法新社鏡頭下暗色系的拍攝風格,本想塑造「壓迫感」,卻意外展現出別具一格的中國海軍實力。 不得不承認,法新社在新聞拍攝領域頗具專業水準,總能拍出大片質感。這次拍攝所運用的濾鏡賦予畫面金屬質感,那種壓迫感十足的畫面風格令人眼前一亮。
王若愚:我軍兩艘航母首次對外開放,為何都設在香港? - 天天要聞

王若愚:我軍兩艘航母首次對外開放,為何都設在香港?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若愚】7月3日至7日,由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和湛江艦、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海軍艦艇編隊將訪問香港。其中,7月5日至6日,山東艦在西面2號錨地面向香港市民開放,派票2000張;湛江艦、運城艦在昂船洲軍港開放,派票8000張。每次放票幾乎是「秒光」,至7月2日,所有門票均已約滿,這...
央視武器曝光!專打電力不傷人,台海戰略迎來新王牌? - 天天要聞

央視武器曝光!專打電力不傷人,台海戰略迎來新王牌?

燈滅了、手機黑了、地鐵停了,整座城市突然陷入死寂——但街道上的人群卻毫髮無傷。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央視剛剛曝光的新型導電纖維彈的真實威力!一枚490公斤的導彈升空,90枚子彈藥在目標上空炸開,漫天飄落的不是彈片,而是比頭髮絲細百倍的碳纖維絲
北約制裁大鎚砸下,俄軍工產能反爆2.5倍,隱形戰機量產破局 - 天天要聞

北約制裁大鎚砸下,俄軍工產能反爆2.5倍,隱形戰機量產破局

北約的制裁大鎚砸了三年,俄羅斯軍工不僅沒趴下,反而開足馬力搞出逆天增長!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撂下狠話:俄軍已為未來十年和北約可能的軍事衝突做足準備。更絕的是——俄軍工廠機器24小時不停轉,坦克產能翻6倍,無人機日收3500架,連核導彈都加速量
700餘條航線,2400萬人次!C909,飛得更高更遠 - 天天要聞

700餘條航線,2400萬人次!C909,飛得更高更遠

C909,飛得更高更遠(大數據觀察)數據來源:中國商飛 版式設計:蔡華偉7月1日上午,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所屬的國產C909客機平穩降落在蒙古國烏蘭巴托成吉思汗國際機場,標誌著國航首條C909國際航線正式開通。
從轉業軍人到「金蟬司令」:孫欽國的千畝金蟬夢 - 天天要聞

從轉業軍人到「金蟬司令」:孫欽國的千畝金蟬夢

濟南市章丘區相公庄街道李房新村的夏夜,幾百盞手電筒的燈光如流螢般穿梭在170畝林地里,孩童們興奮的尖叫聲和大人們專註捉金蟬的剪影在林間躍動。這裡正上演著一場現代版的「捕蟬記」,而幕後的導演,是一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