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國際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是美國和蘇聯為了爭奪霸權,開始了全方位的比拼和競爭,誰也不甘落後;其次,美國為了遏制共產主義在東南亞發展,竟悍然派兵入侵中南半島,並由此拉開了越南戰爭的序幕;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便是蘇聯在意識形態領域和中國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雙方一度爆發激烈的論戰,中蘇關係也由此慢慢跌入冰點。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中共中央不得不調整國策、戰略,在加緊建設工農業、全面發展生產力的同時,也在積極做戰爭動員,以應對隨時可能爆發的新一輪的世界大戰。1957年下旬,中央軍委照例召開了一次工作會議,會議主題是商討解放軍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國防經費的分配問題。
時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的張愛萍將軍認為,眼下中國的南、北均面臨戰爭威脅,陸地防線的壓力非常之大,因此軍委必須要優先支持陸軍發展,除此之外,空軍還要得到一定的保障,至少要讓新中國擁有一定的制空權;至於海軍嘛,可以先緩一緩,畢竟海軍是「吞金獸」,多少經費都填不滿,而且要在短時間內打造一支能和蘇聯、美國相抗衡的海上力量也確實不太現實。
此言一出,海軍的幹部們馬上就躁動起來,時任海軍副司令的王宏坤更是直接站起來拍著桌子質問張愛萍:你的後台是誰?敢這麼說話!張愛萍也不是好惹的,他馬上站起來強硬回懟王宏坤,兩人一時吵得不可開交,後來在彭老總的勸慰下,方才各自分開。
其實張愛萍對海軍的感情是非常深沉的,他是解放軍海軍的創始人,親手為新中國建立了海防,海軍的每一艘軍艦、每一位士兵都凝聚著他的精力和心血,他比誰都想讓海軍儘快發展起來,但眼下局勢尤為緊張,國家需要將錢花在最急需的地方,所以就只能委屈海軍了。
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新中國迎來了一次空前規模的「備戰行動」,全國人民都被動員起來,廣泛生產各種戰備物資和槍支彈藥,與此同時,處於東北、東南的大學、工廠等也被遷移到華中、西北、西南,以防遭到敵人打擊。時至今日,我們仍能看到各種戰備時期挖的防空洞和永備工事,戰備時期生產的木柄手榴彈,至今還沒有消耗完,反倒成了部隊的「累贅」
到了60年代末,中國和蘇聯徹底鬧翻,雙方在邊境爆發了一系列衝突,蘇聯領導人為此大為震怒,直接向遠東地區增兵,同時揚言要使用核武器打擊中國。但後來在毛主席的運籌帷幄之下,蘇聯還是打消了侵略中國的想法。
進入70年代,中國和美國、法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關係得到了很大改善,中、美甚至開展了一系列軍事、經濟方面的合作。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一直被我們視為「社會主義」好兄弟的越南卻在此時突然開始「反華、排華」,越南領導人黎筍甚至大言不慚的表示,越南要打進廣西,佔領南寧,建立一個所謂的「大越南共和國」。中共中央為了反制越南,在1979年發動了自衛反擊戰爭,狠狠打擊了越南的囂張氣焰,堅定保衛了國家領土安全。
時間來到90年代,隨著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國民經濟迅速崛起,中央的財政收入也呈現出「爆炸式」增長,可支配的國防預算也大幅度提高。中央軍委在和國防部進行商議之後,決定轉變政策、戰略,對空軍和海軍進行重點扶持,而陸軍的經費則被削減了不少。很快,空軍和海軍便慢慢崛起,空軍裝備了殲-10、殲-20等新銳戰鬥機,海軍也有了好幾艘航母和萬噸驅逐艦,至此,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然成為一支強悍的武裝力量,完全不懼怕任何挑戰!
當下,隨著經濟形勢持續走低,國際局勢也再度發生驚天劇變,非洲、中東、歐洲等地不斷爆發局部戰爭,而東南亞的一些小國也不斷侵犯我國南海的主權利益,故意給我方「找事」,中國是一個尋求和平的國家,我們絕對不會像西方國家那樣搞侵略、干涉別國的內政,但我們也絕對不會好欺負的,任何膽敢侵犯我們利益的人,都將會受到嚴厲的制裁和懲罰,解放軍隨時準備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