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根據福建艦測試進度,預測中國海軍將在20年內服役至少10艘航母,在航母艦隊規模上達到與目前美國海軍相當的水平。
甚至在考慮到美軍航母的退役問題後,2045年的中國海軍還有可能在航母數量上超越美國海軍。
近期,隨著更多有關福建艦第三輪海試的信息被曝光,外界集中在這艘航母身上的目光也是日益增加。許多人都想知道福建艦是否會在本輪海試期間開展艦載機起降相關科目,原因是哪怕只是進行最簡單的觸艦重飛,這也標誌著福建艦又在測試進度上創下了新紀錄。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法國媒體《梅塔防務》預測,如果未來中國海軍的每艘航母都能保持與福建艦相當的測試效率。那麼到20年多後的2045年時,中國海軍將擁有至少10艘航空母艦,在規模上達到比肩美國海軍航母艦隊的水平——能得出這麼一個結論,可見福建艦的神速,確實把西方給驚到了。
當然了,這只是一個初步預測數據,並不能完全代表真實情況。但不管怎麼說,外界也確實可以依據這些數據,推測福建艦乃至之後中國海軍每艘航母的正式列裝時間。
至於為什麼要預測福建艦的列裝時間?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在今天這個國際局勢中,中國海軍作為唯一一個可以在航母領域中撼動美國海軍首席地位的挑戰者,一舉一動都會影響五角大樓的戰略決策。
在這一過程中,一艘8萬餘噸電磁彈射航母的列裝服役無疑會在兩國海軍的實力對比天秤上,為解放軍這邊增添一個不可忽視的砝碼。而五角大樓和美國海軍也需要對此作出反應,儘可能避免或降低這個「變數」給美國的對華戰略造成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福建艦在當下對中美博弈產生的影響外,外界還在試圖預測未來的中國航母對世界局勢造成的影響。
因為我們都知道在今年兩會期間,中國海軍對外官宣了一些和新國產航母有關的消息,證實了第四艘航母的存在。而儘管截至目前,解放軍都尚未披露更進一步的信息。但在結合了福建艦的建造與測試經驗,以及中國面臨的戰略形勢後,我們仍然可以得出一個推論。那就是在2030年前,中國海軍再服役至少一艘與福建艦同級的常規動力航母,幾乎是一件板上釘釘的事。
在這種情況下,外界會繼續將關注焦點集中在福建艦與第四艘航母身上,實際上可以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關注其實不是福建艦與第四艘航母,而是在第四艘航母后,中國海軍的第五艘以及之後的航母會採用何種設計、何時服役。
畢竟福建艦已經用它遠超同級艦船的測試效率,充分證明了艦船設計的成熟度與艦載設備的可靠性。而這也意味著如果中國海軍的第四艘航母是以福建艦為藍本的同級艦或改進艦的話,那麼新航母同樣可以用較高效率完成一系列建造、舾裝與測試工作。
此時,我們再假設解放軍在福建艦後,選擇了在南北兩大造船廠同時開建新航母,也就是第四、第五艘均為同級艦。那麼到2030年時,中國海軍就有望再同時服役兩艘常規動力航母,而不是外界此前認為的一艘,並將中國海軍的航母總數提升到美國海軍的一半。
這時可能有人就要問了?我們不會在福建艦後,再設計建造一型對標福特級的核動力航母嗎?只在福建艦的設計上進行優化改進是不是有些虧了?
誠然,對比美國海軍的福特級,以福建艦為代表的003型常規動力航母在整體性能上仍然要略遜一籌。但我們要知道,武器裝備並不一定是越先進越好,而是要符合部隊的需求,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就是先進但不符合需求的典型例子。
同理,對於現階段僅有一座海外軍事基地的解放軍來說,設計建造一型能夠在性能上對標福特級核動力航母屬於「可以但沒有必要」的選擇。集中資源建造常規動力航母,反而更有利於中國海軍在未來十幾二十年內的戰略需求。
這也是為什麼《梅塔防務》會推測中國海軍到2045年時,會服役至少10艘航空母艦的主要原因。
因為如果中國海軍後續幾艘常規動力航母都是003型航母的某種優化改進型的話,那麼中國在這些航母的建造工作上就將會越造越順手,建成後所需的測試時間也會較目前進一步縮短。
就像055一樣,7號艦遵義與8號艦咸陽只用了不到1年時間就形成了戰鬥力,而類似的情況完全有可能出現在未來的中國常規動力航母身上。讓中國海軍有能力在20年內,追趕甚至超越美國海軍。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我們有能力實現這一目標。但就像前面說的那樣,003型航母的性能仍然要略遜福特級一籌,同時解放軍的海外基地也不會止步在1座這個數字上。
因此,面對這些隨時有可能變化的未來戰略需求,我們的航母發展戰略自然也要針對型地做出變化,而不是真的按照《梅塔防務》的猜想在003航母的模板上一路走到黑。
核動力航母遲早會有的,更大的常規動力航母也是。而等到那時,深陷航母退役問題的美國海軍是否還能夠拉出一支與中國海軍相當的航母編隊,也就將成為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