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為何反對百團大戰?他有一個問題,別人回答不了!

2024年03月16日13:25:11 軍事 1457

1940年八路軍百團大戰,沉重地打擊了日軍,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士氣。陳賡是百團大戰的參加者,但是,後來他卻反對繼續打百團大戰。

為什麼?

這與陳賡的遠見卓識有關係。

陳賡為何反對百團大戰?他有一個問題,別人回答不了! - 天天要聞

百團大戰打響後,成績斐然。不少國民黨將領發來賀電,蔣介石也發來嘉獎令,還派人送來很多獎章發給八路軍將士。可是,陳賡為什麼反對?

主要是有幾個原因:

一、八路軍自己傷亡巨大,損失太大。

僅就戰後八路軍第129師的統計,在大戰中,129師斃傷日偽軍8000餘人,但自己傷亡7000餘人。陳賡手下兩個主力團——決死一縱隊的第25、第38團,參戰時各有2200多人,最後,兩個團只能整編成一個戰鬥營和一個幹部隊、一個後勤隊、一個特務連、一個機槍連,還都不能滿編。

且犧牲的,多是經過長征的老戰士。

陳賡為何反對百團大戰?他有一個問題,別人回答不了! - 天天要聞

這種巨大的傷亡,是拚命式的戰鬥所致。為此,到了第二階段,陳賡就認為不能再打了,曾問人一個問題:

「這一仗是不是中國革命最後的一戰?或對革命有很大幫助?如答覆是就打,否則不打。「

這,自然不是「中國革命最後一戰」——即不是決戰,因此,不能這樣損敵一千自傷八百地硬幹。

二、敵情不能因此大改變。

陳賡認為,首先,當時敵後抗戰十分艱苦,敵強我弱,八路軍決不能通過一兩個戰役改變敵人的強大。應按毛主席的持久戰原則辦。

其次,百團大戰期間,國民黨幾十萬大軍在華北,沒有配合八路軍打一槍一彈,完全是保存實力。這樣,陳賡說:「大資產階級利用八路軍積極活動,牽制敵人,使大後方得到安全,使他們能積蓄力量,準備反共,準備竊取抗戰勝利後的革命果實。」

陳賡為何反對百團大戰?他有一個問題,別人回答不了! - 天天要聞

因此,他認為,八路軍也沒有必要此時來拼掉自己的實力。

陳賡的觀點,得到了129師師長劉伯承的認可。1945年4月,在黨的七大上,劉伯承談到百團大戰說:「當時八路軍方面對華北戰場敵強我弱的形勢和敵我鬥爭的長期性認識不足,指揮上帶有某種盲目性,尤其是第二、三階段,更多地採用了陣地戰的形式,增大了部隊的傷亡,傷了自己的元氣。」

對此,在若干年之後,彭老總在《自述》中也說:「再者,破擊戰役後期,我也有些蠻幹地指揮……使(部隊)戰鬥力減弱了,使129師傷亡多。"

陳賡反對百團大戰,其實就是反對蠻幹,反對過早拼掉自己的實力,這說明他是一個清醒的人,有遠見卓識的人。

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的《戰將:中國人民解放軍傳奇將領紀實》一書記述了此事。該書為讀者喜愛的紅色軍事人物暢銷書。

陳賡為何反對百團大戰?他有一個問題,別人回答不了! - 天天要聞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 天天要聞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就在早前,朝鮮已經接到了毛主席親自簽發的電報,明確表示中國將出兵援朝,並已做好準備。然而,朴一禹來到瀋陽後,並沒有就志願軍入朝具體事宜進行溝通,只是傳達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國軍隊立即過江,並說金日成現在德川,志願軍指揮部也應該設在那裡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 天天要聞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編而成的第43軍,是解放戰場上,四野大軍的頭號主力部隊之一,為加快促進東北地區的解放立下赫赫戰功。在戰略追殲階段,第43軍與兄弟部隊共同南下作戰,參與衡寶戰役,和兄弟部隊共同重創白崇禧軍事集團。此舉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戰爭衝擊波,科技世界的重塑與變革。近期戰火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再次點燃,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對地理和政治版圖的重新劃分,更是一場科技領域的無聲革命。戰爭的硝煙背後隱藏著科技創新的澎湃動力,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世界。首先,我們看到了無人機技術的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