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哈爾科夫到頓涅茨克,再到扎波羅熱,俄軍正在多個前線發起猛攻。佔領阿夫傑耶夫卡,這只是他們冬季攻勢的一個顯著戰果,他們現在正嘗試保持這個勢頭,意圖擴大佔領區。面對俄軍的攻勢,烏克蘭軍隊可真是壓力山大。不僅要面對俄軍的強大火力,還得應對俄軍無人機的打擊!
更讓人關注的是,烏克蘭的彈藥儲備明顯不足。這讓澤連斯基總統都忍不住抱怨,說要是西方武器彈藥給得再多一點,局勢就不會這麼糟糕,他甚至幻想著烏克蘭能夠反過來給俄羅斯一個大勝仗。但現實是殘酷的,烏克蘭在戰場上的潰敗,可不是「彈藥不足」這四個字就能輕易解釋的。
澤連斯基現在也是沒轍了,前線局勢這麼糟糕,他唯一能找到的借口,就是「武器彈藥不足」。這不,他就開始向西方國家打氣,說只要武器彈藥充足,他們依然能夠打出衝突初期那般的大勝仗。可惜啊,西方國家可不是那麼好忽悠的,尤其是澤連斯基還把鍋甩給了他們!
這不,就在澤連斯基抱怨西方彈藥供應不足的時候,歐盟方面直接回懟了,說西方給烏克蘭的彈藥是要給錢的,別把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不滿歸不滿,但西方還得指望澤連斯基堅持下去,好讓他們能夠繼續消耗俄羅斯。所以啊,西方不僅不會跟澤連斯基撕破臉,還得為他準備好後路,為烏克蘭戰敗做準備。
畢竟,能這麼為西方利益而戰的人,在烏克蘭可不好找。於是啊,西方就開始為澤連斯基的未來做打算了!有消息稱,北約國家可能會採取秘密行動,將澤連斯基從基輔撤離。這可不是空穴來風啊,考慮到烏克蘭軍隊在前線的失敗,以及國內政治局勢的緊張,澤連斯基政權因為一系列不得人心的措施,已經陷入了糟糕的境地。給他留條後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美國呢,現在也開始踩下剎車,有點顧不上烏克蘭了!過去,美國一直大力支持烏克蘭,提供軍援成為他們支持烏克蘭的主要方式。但現在呢,美國大選在即,巴以衝突也持續不斷,拜登政府不得不削弱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甚至啊,還有了降低存在感,將美國從俄烏衝突中摘出去的意思。
俄烏衝突爆發後,那個一直強調武裝烏克蘭,推動組建一個為烏克蘭提供武器彈藥的聯盟的副國務卿紐蘭,完全就是一個「反俄」頭子。但就在烏克蘭跟俄羅斯打得火熱,要求西方加大軍事援助的時候,這個「反俄」頭子卻離職了。這或許就代表了美國政府的立場,正在因為一系列的問題而改變!(紙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