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北風雪林
近日,我國055大驅首艦——南昌艦全體官兵因為「追瞄美軍航母編隊20天」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全國學習。
既然要學習,舊的深入了解南昌艦的「先進事迹」,我一搜索才發現,網友們經常暢想的「中國海軍巡弋美國沿海」,南昌艦居然在2021年8月就做到了。
曾經,走向深藍是中國海軍的「夙願」,是「夢想」。
如今,走向深藍已經是中國海軍的家常便飯,美國海軍,必須習以為常!
一些激進的軍事愛好者,希望我國海軍出現在「第二島鏈」,也就是美國夏威夷,關島海軍基地的範圍。
可2021年8月的時候,中國海軍的「遠征」實在是太遠了。要不是美國國防部捏著鼻子承認,我們難以相信「預計」許多年後才會發生的壯舉,「中國艦隊巡弋美國海域」居然已經實現了!
壹、美國經濟區,我軍後花園
2020年全球疫情之後,我們在美國身上見證了太多的「前所未見」,美國的許多「騷操作」,突破認知下限。
可是有人會想到,美國會被世界上的其他國家逼得「主動刪帖」,並且「自找台階」「自抽耳光」的么?
中國艦隊,就讓我們就見識到了!
事件的起因是美國國防部下屬網站,在2021年9月12日發出兩張照片。
照片的視角是從美國巡邏艦上,看到清晰的他國艦隊的身影。
這兩張照片的配文,簡短的文字,卻揭露了「石破天驚」的消息。
2021年8月30日,中國海軍四艘艦艇組成的艦艇編隊,出現在美國阿拉斯加周邊的「專屬經濟區」。
這支中國海軍艦隊包括一艘導彈巡洋艦、一艘驅逐艦、一艘情報偵察船和一艘輔助艦船。
從艦隊配置,可以看出我國艦隊到美國近海岸不是「象徵性」的,有導彈巡洋艦的遠程戰力,驅逐艦的近戰火力,偵察船對「水域水文情況」的偵查能力,以及補給船的遠程補給能力。
雖然我軍沒有出動最震撼的「航空母艦」,可是四艘艦艇已經具備了「遠征能力」「探查能力」「遇到阻力的反擊能力」。
在過去幾十年,美國海軍以「自由航行」的名義,進入我國南海的「經濟專屬區」,甚至穿越台灣海峽,我國網友已經厭倦了「用反對與譴責來回應美國」。
針對「美國艦船進入我國專屬經濟區被驅離」,愛國網友和恨國黨都不滿意!
這時候,愛國網友憋著一口氣,希望我國海軍早日強大,腰杆子硬氣,別人到我們經濟專屬區來,我們什麼時候也殺到美國沿海去?
恨國黨這時候也「幸災樂禍」,用「有本事讓中國海軍也去人家經濟專屬區溜達一圈呀?」的反諷論調,來打擊民族自信心與愛國自豪感。
這一次,中國海軍做到了,就這樣衝到了美國專屬經濟區,美國又是怎麼做的呢?
美國敢於像中國海軍在南海那樣果斷驅離么?
沒有!美國巡邏艦膽戰心驚的打電話過來,「說友好,求放過」,我軍完成了既定的巡航與「水域偵查」任務,行使自由航行的權利後,順利返航。
針對這次中國海軍「巡視美國專屬經濟區」,美國國防部壓了兩周才敢報道。
更加奇葩的是,2021年9月12號網站曝光,引發中美與全球熱議之後,美國很快刪除了報道。
當大家以為美國覺得丟臉,想息事寧人的時候,9月14日,美軍重新發布了這兩張照片,只是「配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知道,根據國際法,一國大陸架延伸12海里,是各國的海域國境線,12海里以內算領海。
在12海里之外,每個國家還擁有向外延伸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
在我國的過去報道里,美軍從來不敢入侵12海里國境線,哪怕進入專屬經濟區,也會被視作挑釁,被我軍強勢驅離。
美國國防部12日的配文,強調「中國海軍進入美國專屬經濟區」,強調的是中美對抗以及我軍的「侵略性」。
可是到了14日的配文,美國自己修改為強調「中國海軍沒有進入美國領海」。
在我軍沒有回應與媒體施壓的背景下,美軍自己「找台階下」,從「入侵經濟區」降格為「沒有入侵領海」。
這就相當於美國海軍哭哭啼啼的告訴家長:中國海軍只是抽了我的耳光而已,壓根沒有打斷我的肋骨。
原本以為,有生之年才能見到「美國軍隊自找台階,自扇耳光」,沒想到在上個月,我國海軍就輕鬆的做到了。
美國媒體將出現在美國專屬經濟區的中國海軍,稱為「神秘艦隊」。
其實一點都不神秘,我軍的艦隊遠征,浩浩蕩蕩,是堂而皇之的「中出日本」。
對比美國國防部的網站配文,我們隨便搜索就能發現2021年8月25日的一篇「常規報道」。
報道說:8月24日,發現由055型驅逐艦南昌艦、052D型驅逐艦貴陽艦、1艘903型補給艦和1艘815型情報收集船組成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穿越宗谷海峽。
為什麼報道「登不上頭條」?因為我國海軍突破日本海峽,進入太平洋已經太頻繁,也太平常了。
只是日本海軍和中國網友都以為這是一場「穿越海峽」的常規演練,卻沒想到這支艦隊六天後就衝到了美國本土的沿岸。
當然,中國艦隊這次除了巡航美國海域,突破日本的方式,也值得給大家科普一下。
過去,中國海軍東出第一島鏈,多半是從琉球群島中的「宮古海峽」直接穿越,北風將之命名為「中出日本」,如今被許多愛國大V延用。
這次中國海軍突破日本選擇的是更北端的宗谷海峽。宗谷海峽位於庫頁島與日本北海道之間,等於是壓著日本人的額頭穿越日本,可以命名為「騎頭日本」或者「顏s~h~e日本」,由大家票選最貼切的稱謂。
貳、中美海軍博弈的三十年
中國海軍巡航美國專屬經濟區,既是突破常規,也是理所當然。
這是中美海軍三十年大博弈,大變局的必經階段。
提到中美博弈,最憋屈的階段,無疑是蘇聯解體,俄羅斯被休克療法搞垮國家經濟體系,我國直接面對美國全力打壓的九十年代。
我國九十年代的「外交三大恥辱」,有兩次都與中國海軍有關。
我國九十年代的第一次外交恥辱是「銀河號事件」。
1993年7月23日,美國宣稱駛往伊朗阿巴斯港的中國「銀河」號貨船載有製造化學武器的前體化學品。
美軍選擇在8月1日,我國建軍節日期,派遣海軍艦船、飛機對「銀河」號近距離跟蹤和低空偵察。
8月3日,美國電告我國,要求我國召回已經駛到中東海域的銀河號,並且由美軍專家上船進行檢查。
同時,美國向銀河號沿途經過國家施壓,不允許銀河號中途停靠,補給與卸貨。
經過一番僵持之後,我國同意由我國與第三國共同對船上物資進行檢查。最終中國在「國格上避免了被美軍直接搜查」。
可是實際上,中國銀河號停泊沙特港口,中國與停靠國沙特共同組成調查團,可是美軍專家卻以「沙特代表團聘請顧問」的方式,參與搜查。等於實際上,美軍對我國商船銀河號,進行了搜查。
搜查結果,是銀河號運往伊朗的24個集裝箱貨物,主要是文具、五金和機械零件,根本沒有任何與化學武器相關聯的「物品與材料」。
最終,沙特和美國都「簽署並公布」了銀河號「乾淨清白」的調查報告。
這次中國商船被公海攔截,跟蹤,上船搜查,雖然事後我國用「清白」迎來了國際聲援,可是這種「剖腹驗肺」換來的清白,中國人會記憶一輩子。
整個銀河號事件中,中國商船在中東海域被美國遠洋海軍與空軍徹底壓制,投告無門,只因為我們沒有「遠洋海軍」,我國海軍記下這筆債,立志在美國身上討回來。
九十年代的第二恥辱,是九六台海危機,1995年美國邀請台灣偽政權台毒領導人李登輝,以「校友」身份訪問美國本土。
這是對一個中國的巨大挑釁,是對中美建交基礎的踐踏,我國海軍很快選擇用軍事演習,包圍台灣來應對。
我國在1995年7月~10月,以及1996年3月,舉行了四次海陸空與導彈部隊聯合演習。
其中1995年7月與1996年的3月的兩次東風15導彈試射給美國和台灣偽政權震懾更大。
當時的中美以及台灣島內輿論,都有「解放台灣戰爭一觸即發」的態勢。
可是站在今天的角度,回望1996年我軍軍事演習的海空軍配置,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有些「寒酸了」。
資料記載:1995年9月15日至10月20日,解放軍陸、海、空部隊在閩南沿海地區展示艦艇有81艘,飛機610架次。
10月31日到11月23日,解放軍位於東山島舉行兩棲登陸作戰操演,出動兵力包括步兵第91師、艦船63艘、飛機50架。
由此可見,兩次演習,我國海軍的所有戰力只有艦艇累計50~60艘,這裡面還有很多改裝的老式艦艇。
1996年3月11日,美國將駐紮在中東波斯灣的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前往台灣海域,與常駐台灣海峽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戰鬥群會合,形成「雙鬼拍門」之勢。
1996年的中國海軍,是海軍首長見到「航空母艦」都得惦著腳尖羨慕的年代,而美國直接就出動了兩個完整戰鬥力的「航空母艦戰鬥群」。
直到今天,中國海軍才有兩艘服役的航空母艦,但是為兩艘航空母艦配備的完整戰鬥群,還沒形成。
所以在25年前,中國軍隊,全國軍民,是以保家衛國的悍勇之氣,震懾了美軍與台毒,讓台毒勢力縮了回去,美國也強調承認一個中國, 不敢越過紅線。
可如果從純粹海軍軍力來對比,1996年真的全面海戰的話,我軍海軍的家底,恐怕真的「不夠看」。
中美海軍博弈的第一個十年,從銀河號事件,到台海危機,我國海軍「都是被碾壓,知恥後勇」的階段。
中美海軍博弈的第二個階段,是最近十年的「均衡對峙階段」。
過去十年,隨著我國海軍不斷地「補短板」,整體戰力增強,守護我國海疆的底氣更足。
過去十年,也是美國在東海與南海,向我國挑釁,進行戰略施壓的十年。
這十年里,從中美兩國經常公開劃定的「軍事演習時間與海域」就能看出,雙方針鋒相對的意味非常濃厚。
在網路公開資料可查,官方沒有闢謠的「南海中美對峙」,至少發生過兩次。
一次是在2013年12月,也是九十年代「銀河號恥辱二十周年」。
2013年12月5日,我軍遼寧號航母在進行事先公示的正常演習。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考本斯號,在南海對我國海軍遼寧艦航母進行跟蹤監視。
考本斯號跟蹤途中,進入我軍航母編隊的「內部防區」,我軍一艘登陸巡洋艦,採取果斷攔截措施,直接衝到考本斯號前方100米左右。
在波濤洶湧的南海,100米的距離,對於超大型戰艦來說,就相當於鼻尖撞到了鼻尖。
最後美國艦艇只能灰溜溜撤離,美國國防部長時候只能像沒有得到糖果的小孩一樣「抱怨連天」。
另一次中美南海對峙,則更加兇險,被形容為中美30年來,距離全面戰爭最近的一次。
2016年,美國和菲律賓,不顧中國嚴正警告,一力推動沒有任何效力的「南海仲裁案」。
2016年7月,美國動用了「里根號」和「斯坦尼斯號」兩艘航母,護衛艦、導彈驅逐艦10艘左右,各類戰機約150架,幾乎是兩個航母編隊的戰力。
我國在航母編隊上吃虧,可是北海、東海、南海三大艦隊精銳盡出,4名上將齊聚南海,以實戰姿態進行演習。
同一時間,號稱「航母殺手」的東風21D已經引弓待發,我國千里之外的火箭軍部隊,也接到了「聯合作戰」,數十枚導彈瞄準美軍艦隊的指令。
當時美國海軍顯然接到了「被導彈鎖定」,即將被摧毀的信號,於是一夜之間退走。
2016年的中美南海對峙,對隨後五年的南海局勢,有決定性影響。
在對峙之前,號稱力挺菲律賓,為菲律賓的南海主權血戰到底的美軍,第一時間撤得乾乾淨淨。
中國決策層與海軍火箭軍,擺出了誓死不退的悍勇之氣,我們足夠硬,美軍就手軟了。
2016年的中美南海對峙,影響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對峙之後,讓剛上台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放棄前任留下的愚蠢爛攤子,讓南海仲裁成為廢紙一張。
當然,我國同樣不會忘記,中美南海對峙背後的「日本身影」。
此次南海對峙,在軍事上鼓動菲律賓,挑釁中國的就是美軍印太戰區總司令,日裔上將哈里斯。
而推動「南海仲裁案」的,也是「日裔法官」在背後操縱的國際鬧劇。
日本「煽風點火」的卑劣身影我們記下了,所以後續對美國的每次反擊,我們都會踩著日本的痛點軋過去!
剛剛過去的十年,中國海軍已經從「近海被碾壓」,到「東海南海」的均勢對峙。
美國從政客到軍方,都必須承認,在中國近海領域,美軍無法戰勝我們。
這次我國海軍艦隊騎頭日本,巡航美國經濟區,表明中美海軍博弈進入「全球相持」的第三階段。
我國海軍將不僅僅面對美國海軍「欺上門來」的耀武揚威,我們也必須「有來有往,打上門去」!
叄、寇可往我亦可往的「艱辛歷程」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裡,抵禦外敵,征服域外蠻族的強盛時期,有兩句名言傳頌千古。
兩句名言,都來自漢家男兒征服匈奴的「大漢王朝」。
一句是:寇可往,我亦可往!
一句是: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兩句名言中,熱血男兒保家衛國的豪勇之氣,蕩平域外的壯懷激烈都撲面而來。
可我們通讀歷史,會發現大漢王朝與匈奴的交往,是從「白登之圍」開始的。
當時漢高祖劉邦率軍追擊匈奴冒頓單于,被匈奴軍隊圍困在白登山。
後世的大漢王朝,險些剛剛建立,開國皇帝就被幹掉。
最終通過談判,劉邦用和親與納貢,解決了白登之圍。
接下來的大漢朝,雖然經歷了「文景之治」,為國家積攢雄厚財力,可是在對外戰略上,依舊「被壓制」,只能在匈奴面前韜光養晦。
哪怕到了歷史前五的「漢武帝」時期,大漢鐵騎也不是突然就「碾壓匈奴」的。
只要是通讀歷史,而不是盲從於「司馬遷史記」的人,都會對「李廣難封」有其他的解讀。
北風截取幾個戰例:元光六年,四將軍各率一萬騎擊匈奴。
李廣為胡所敗,而匈奴生得廣。衛青奇襲龍城(龍城為匈奴祭天聖地),得俘虜七百人。
公孫賀無所得。公孫敖,為胡所敗七千餘人。後,漢囚敖、廣,敖、廣贖為庶人。
翻譯過來:就是四個將領領兵出征,只有衛青獲勝俘虜敵人,公孫賀無功無過,公孫敖,李廣都被匈奴擊潰了幾千人,兩人兵敗入獄,最後是花錢贖罪,貶為庶人。
元朔六年,李廣從大將軍軍出定襄,擊匈奴,無功。
霍去病,年十八,率八百輕勇騎,直棄大軍數百里外,斬首虜二千二十八級,及相國、當戶,斬單于大父行,生捕季父羅姑比。
翻譯一下:李廣出擊,無功無過,18歲的霍去病,八百騎建立奇功。
類似這樣的戰例對比還有很多。
北風這裡不是「黑李廣」,力挺衛青霍去病。他們三人戰爭的成敗,有自身軍事才能的原因。
也有他們率領的部隊組成與戰爭補給,以及背後的大漢國力的差異。
李廣與衛青,霍去病雖然幾乎是一個時代,可是如果放在今天的年齡劃分,幾乎可以算作「三代人」。
哪怕從歷史長河來看,三人同處漢武帝前期和中後期,可他們經歷的是國力快速發展到巔峰的大漢王朝。
他們巔峰時期,他們軍事素養,軍事戰法成型時期,甚至他們手下士兵的身體素質,後勤補養,都不可同日而語。
大漢王朝幾代人的勵精圖治,厚實家底,才在霍去病時期,為他打造出縱橫大漠的驃騎。
李廣身上的「苦大仇深,敗多勝少」,就像我們曾經苦難行軍的第一代中國軍人。
衛青橫空出世,讓匈奴正視漢家男兒的天威,是中美「均衡對峙」的第二代中國軍人。
十八歲就揚威域外,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他所率領的大漢驃騎,都是和他年齡相當的大漢少年。
只有巔峰國力,才能孕育出千萬匹汗血寶馬,武裝漢家騎兵。
只有巔峰國力,才能孕育出「自信而豪邁的愛國少年」。
只有巔峰國力,才有大漢男兒的封狼居胥,雷霆掃穴!
漢武帝的「寇可往,吾亦可往」不僅僅是對番邦異族的蔑視與豪邁,更是對自身國力的信心,對朝陽般國民熱血的信任!
歷史鼎盛的大漢王朝,從「和親納貢」到「雖遠必誅」,歷經百年積澱。
走在偉大復興路上的當今中國,從「韜光養晦」到「世界中央」,也是歷史照進現實的浩瀚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