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航母上居然出現了一架戰鬥機!從11月26日彈射小車測試以來最大的動靜出現了,12月9日的社交媒體上發布的003航母最新照片顯示,甲板上清晰的出現了一架戰鬥機,難道真打算在港池內彈射戰鬥機?
雙垂尾,短機身,到底是什麼型號?
社交媒體上出現的這張照片顯示,在航母尾部的第一道攔阻索位置有停放著一架戰鬥機,看似很清晰,因為能看到機翼與機身以及垂尾,但卻並不能分辨出到底是什麼型號,筆者看仔細區分類下,只能看到如下幾個特徵:
- 機身長度並不長;
- 雙垂尾,外傾角度比較大;
- 雙發,水平尾翼面積比較大;
雙垂尾、機身相對比較粗短,水平尾翼面積比較大,是J-15?還是J-35,又或者是J-20?從我國艦載機型號以及機身粗短形狀來看,J-20就被排除了,因為J-20首先因為起落架與機身無法經受住著陸時的巨大衝擊,如果要變成艦載版必須經過加固,目前J-20並沒有改裝成艦載機的打算,所以J-20就被排除了。
最有可能就是J-15與J-35,J-15是我國的第一款艦載固定翼戰鬥機,這是沈飛以J-11B為基礎重新設計的艦載機,是一款30噸級重型艦載型第四代戰鬥機,2012年開始在遼寧號航空母艦服役,2019年時部署到了國產第一艘航母山東艦上。
艦載機與陸基戰鬥機儘管都是戰鬥機,但要求卻大相徑庭,比如艦載戰鬥機在起落架、武器掛架、著艦尾鉤以及摺疊機翼和機體強度等都有不同的要求,陸基戰鬥機起飛和降落時有很長的滑跑距離,但艦載戰鬥機沒有。
以遼寧艦和山東艦的艦載機為例,著陸時由於距離有限,必須使用尾鉤勾住攔阻索,在2-3秒內就停止,因此機體強度要求很高,經得起突然停止這種過載很高的操作。另外為了防止戰鬥機著艦失敗,因此在著艦時還需要保持發動機大推力工作,以便在著艦失敗後拉起複飛。
在這種狀態下對起落架要求很高,比如前起落架一般都為雙輪,並且主起落架都經過加強,為的就是在著艦時能抗住直接「拍」在甲板上的巨大衝擊。另一個摺疊機翼則是艦載機在甲板以及機庫停放與轉運調度時方便,一般都會將機翼設計成機翼中部向上摺疊,減少存放空間,可以高密度停放。
目前正準備海試的003航母福建艦上的艦載機要求比遼寧艦和山東艦還要高一些,因為福建艦上的艦載機不僅要求降落時加固,還需要在彈射起飛時加固,前兩艘航母是滑躍起飛,在起飛狀態時要求其實並不高,但彈射起飛就不一樣了,還需要加固前起落架,還要安裝彈射桿,不過彈射型的J-15T早在2016年7月時就已經完成,畢竟陸基彈射都已經測試過N次了。
J-15是一架三翼面戰鬥機,機身前部有一對鴨翼,在短距起飛時的正升力對起飛幫助很大,不過從理論上來看這個鴨翼其實可以不要,當年的沈飛有些保守了,以目前的技術取消鴨翼完全沒問題,不過到目前為止J-15還是有鴨翼的。
我國另一種艦載戰鬥機是目前正在試飛的J-35,不過從近幾次社交媒體上公開的照片來看,應該已進入服役狀態,因為塗裝的顏色已經變成了正式列裝的塗裝,J-35也公開這麼多年了,應該已經完備。
J-35是全球第二款艦載5代隱身戰鬥機,前身是FC-31,也就是著名的「鶻鷹」戰鬥機,最早試飛是在2012年10月31日,早先認為這是沈飛在和成飛競爭J-20失利後搞的外貿系列機型,但這架戰鬥機的發展卻遠遠超出了大家的預料,從外貿四代機的說法成功轉型為「海四」(當時的說法是四代隱形,目前已經將隱形戰鬥機習慣分為五代),也就是艦載四代多用途隱形戰鬥機。
J-35的機身長度為17.3米,比J-15的22.3米要短一些,J-15為重型艦載戰鬥機,而J-35則為中型艦載多用途隱身戰鬥機,福建艦上兩種戰鬥機都應該會裝備,從任務分配上來看,J-35可以執行空戰與對海打擊等多種任務,而J-15也能執行同樣的任務,但由於沒有設計隱身,因此在踹門這種任務上應該是J-35的範圍。
J-15和J-35最大的差異是兩者機身長度差別非常明顯,並且J-35的機身和機翼更緊湊,水平尾翼也偏大,垂尾因為考慮隱身性能外傾角度比較大,在福建艦航母甲板上攔阻索位置的這架戰鬥機是J-35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各位可以仔細比對下,從甲板上的影子分析確認應該沒有鴨翼,從機翼到尾翼以及水平尾翼的距離比較緊湊,也就是可以排除J-15,那麼剩下的就只有J-35的可能了,下面貼上CG版的J-35,儘管真機並不一定就長這樣,但還原度應該還是不錯的:
出處見水印,版權歸作者所有
相似度應該是比較高的,畢竟目前J-35真機在網上露面的概率也高了,並且CG的作者是「西葛西造艦」大佬,他製作的J-35還是非常靠譜的。
真打算在港池內彈射戰鬥機?能起飛嗎?
甲板上停放了戰鬥機基本是石錘了,但問題也來了,11月26日在港池內測試彈射了小車,這半個月不到就上了一架戰鬥機,所以有網友猜測,難道福建艦要在港池內彈射戰鬥機?就這個問題,筆者可以明確給出答案,絕不可能!
此前筆者認為不會在港池內彈射小車,結果還猜錯了,但這次在港池內彈射戰鬥機絕不可能,原因是起飛距離範圍內存在大量建築物。在陸基飛機場的起降航線內不能高樓大廈,在抵近跑道時甚至連建築物都沒有或者要求非常低矮,原因就是這些建築物對飛行器起降影響很大。
目前福建艦前方的港池距離大約還有360多米,而在距離岸邊40多米的位置就是江南造船廠的廠房以及龍門吊,這種龍門吊小的也有20~30米,高的甚至可高達70米,這種巨型障礙物就在400米開外,並且港池前方廠房林立,低空條件十分複雜,這個可不是鬧著玩的,一旦出事就是大事。
所以各位就別想著在港池內彈射飛機了,這個筆者絕對不會猜錯了!並且這很有可能是一架模型機而不是真機,之所以要擺在這裡,筆者認為最大的用途極有可能就是拿來作調度使用的,也就是說拿來給甲板劃定位線,確定調度路線,機庫停放定位等等。
可能有網友認為,現代戰鬥機不是有具體尺寸么,為什麼還要上模型測試?再好的數據都不如模型來的更直觀,可以考慮到各種實際停放的實際問題,比如機體尺寸遠不如實際停放機翼時機翼是否會碰到凸起的艙內設施等等。
這個操作還真有個實際案例,2022年7月份,印度自製的維克蘭特航母海試時甲板上出現一架精神機:渾身只有線條,卻仍然有三個起落架的米格-29戰鬥機。當時很多網友都震驚了,這難道是自己眼神看錯了?出現了一架鬼影版米格-29?
當然各位這是想多了,這是印度航母因陋就簡打造了一架調度測試專用的模型機,重量輕,人推即可調度操作,完全不需要出動甲板調度用的拖拉機,印度沒有甲板調度的專用平板車,都是用拖拉機湊合的,現在用了線條機,那就不用突突突冒黑煙的拖拉機來湊熱鬧了。
印度人用線條機解決了調度模擬問題,用這種線條機模擬調度還輕便,使用起來也方便,但為什麼中國人不參考下呢?事實上印度人這種方式是有弊端的,因為線條機不能真實還原調度時的載荷,無法評估出實際調度的速度,因此用這種方式存在問題,不能反映出實際情況。
因此筆者還認為這架模型機還是全質量的,因為只有全質量的模型機才能真正還原出調度時的實際情況,與未來實戰下的操作才能更接近,因此筆者認為這就是一架全尺寸等重量的模型機,再大膽猜測一下,要是這架戰鬥機真是給調度測試用的,那麼應該還有一架J-15的調度測試機,各位猜猜看會在什麼時候出現?
延伸閱讀:美媒居然認為003航母福建艦是核動力
12月2日,美國海軍新聞網轉發了AlexLuck9的一篇推文稱近期曝光的一系列細節表明,003航母(CV18FUJIAN)毫無疑問是核動力,並且表示這個謎底將會在明年第二季度揭曉。
目前各位網友從公開渠道得到的所有消息都是常規動力,不過國內也曾有猜測認為003航母福建艦是核動力,甚至此前吊裝某種長桿型配件誤會成核動力的燃料棒,不過筆者可以非常明確的告訴各位,核燃料棒並非在舾裝碼頭上吊裝的,而是在建造時就已經放置到了發動機內,下次換裝燃料時還得將反應堆通過開膛破肚取出來,絕對不是舾裝港池內就能辦到的。
另外從福建艦目前的艦島的規模來看也應該是常規動力,因為福建艦有一個比遼寧艦和山東艦更大規模的煙道,遼寧艦使用了8台燒重油的蒸氣鍋爐,總功率149兆瓦,福建艦使用了8台重油增壓鍋爐,總功率164兆瓦,很明顯需要更大的煙道排放,從衛星照片也能看出福建艦的艦島有所減小,但煙道卻反而有些加大。
這個巨大的煙道在,應該不會再有網友認為是核動力了吧?然而還真有,前陣子就有網友言之鑿鑿的認為003航母是混合動力的,這個真讓人捉急,因為完全沒有理由!電磁彈射只需要2-3台QC-185燃氣輪機發電加上強迫儲能系統即可滿足彈射要求了,這核動力和常規動力搞在一起這是要幹啥?純試驗艦?003航母可是要按實戰狀態部署的,完全沒必要再搞上核動力,等到未來004或者005再核動力也不遲,現在當務之急是讓003航母儘快形成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