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注」,方便討論和分享,為了回饋您的支持,我將每日更新優質內容。
文 | 南柯歸洵
編輯 | 南柯歸洵
【前言】
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在舊金山舉行的峰會結束以後,我們國家與老美之間恢復軍事上的交流,成為了他們非常「期待」的事情。
或許會有人感到奇怪,為何老美要期待這件事,這其實很簡單,因為老美眼看著我們國家發展的越來越好,他們生怕在未來的某一天里,與我們國家發生摩擦後,自己抵擋不住。
所以老美海上作戰部的部長宣布,他們非常歡迎與我們國家的海軍戰士進行軍事上的交流,因為他們的戰機,跟我們的戰機之間,零零散散也發生了不少的小摩小擦。
兩國其實擔心的事情是相似的,就是擔心這些小小的矛盾在積攢一定程度後,會演變成戰爭,到時候受苦的還是我們這些普通群眾。
這裡,有趣的是,他們列舉了一些關於,我們國家戰鬥機高風險攔截他們戰機的事件,結果他們發現了一個略顯「奇怪」的現象。
那就是我們國家生產製造出來的殲-11戰機,幾乎成為了攔截事件中的主力軍,佔據了事件中的絕大部分。
那麼,殲-11到底有什麼樣的神奇之處呢?老美列舉的事情又有哪些呢?
殲-11的研發歷史
提到殲-11,了解軍事的朋友都知道,這是我們國家在引進蘇-27SK戰機後,特別允許生產的國產側衛戰機。
不過這個消息並不算完全正確,因為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的時候,我們國家就開始研發殲-11戰機了,不過當時研發的殲-11跟側衛戰機,一點關係都沒有。
因為在設計的時候,思路跟法國的某家公司相似,所以在最後設計出來的戰機外形,與法國生產的幻影外形幾乎一樣。
在中東戰爭過後,因為吸取了戰爭經驗,再加上要根據部隊的需求,空軍對提出了需要一種機動性更好的戰機,於是,科研人員忙碌了起來。
後來在會議上,提出兩款新型戰機,一種就是可以替代殲-6的中型戰機,在起飛的時候,重量大約在九噸左右,還有一個是小型戰機,在起飛上要比第一種少一半的重量。
前者是殲-11,後者就是殲-12,根據安排,後來殲-12交給了南昌飛機製造廠進行研究,而殲-11,則是交給112廠研發。
經過各種篩選過後,這家廠擬定出了三個方案,首先就是用兩個渦噴6發動機,不過兩台發動機的最大速度,只能達到兩千多千米每小時。
其次就是用一台渦噴7的發動機,但是戰機的重量必須要控制在七噸以下,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到作戰要求。
最後就是用一個斯貝512發動機,經過再三考慮下,定下了第三個方案,也就是使用斯貝發動機。
112設計出來的殲-11戰機在外形上與幻影很是相似,所以在氣動布局上,也是相似度,使用的機頭是錐形,可安裝兩種不同型號的截擊雷達,總重量在8.7噸左右。
但是令人可喜的是,英國並沒有同意將斯貝512發動機賣給我們國家,反倒是同意了斯貝202發動機可以賣給我們國家。
不過最後,斯貝202被用到了轟炸機上,沒有用到殲-11身上,當然,這都是後話了,在112廠裡面,殲-11的項目就進行了一年的時間。
再加上各項原因,這個代號也就一直空著,一直到後來仿製了蘇-27後,才重新將這個編號給啟用。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殲-11才完成首飛任務,隨後與蘇-27SK進行對比,在測試合格後,才開始批量生產。
新世紀初期,殲-11已經生產了十五架,慢慢的隨著時間的發展,殲-11被完善的也越來越好,後面還通過中期延壽,成為了我們國家戰機家族中名副其實的三代半戰機。
在使用的過程中,還可以有效的避免殲-16那樣的壽命消耗,所以更加適合成為驅逐敵機的主力軍,這裡我們應該對飛行員們說一句辛苦了。
說完了殲-11的發展歷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為何老美要說我們的殲-11是收拾他們的主力?殲-11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又有怎樣的優秀表現呢?
輝煌的戰績
拿今年舉例子,今年的二月份,在南海上空殲-11距離老美的飛機不足兩米,兩架戰機算的上是貼臉了。
另外在二月底的時候,殲-11裝備空對空導彈後,攔截了老美的P-8A戰機,兩架戰機距離有一百五十二米。
還有就是在七月中旬,我們的戰機在距離沒老美戰機不足三百米的地方,部署了八顆照明彈,而距離我們比較近的,就是在十月底的時候。
在今年10月26日的時候,兩國戰機的距離只有三米的時候,攔截了老美的B-52轟炸機,要知道,這可是歷史上的第一次。
從各種信息上來看,當時,老美有兩架B-52轟炸機穿過了菲方的蘇拉威西海,被攔截的戰機有可能就是其中一架,從菲方海域進入我們的南海地區。
然後再靠近我們國家南海地區的島嶼或者是內陸,因為有民航飛機的掩護,所以相對來說,比較隱蔽,這是老美慣用的戰略技巧。
不過,這個技巧並沒有瞞得過我們國家,被我們國家的戰機當場抓住,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我們國家在南海地區的防空體系建設,是非常優秀且完善的。
還有就是,西沙永興機場的殲-11的戰備水平很高,這一次的攔截行動,在國際上掀起了很大的波瀾。
首先就是,還沒有這麼近距離的攔截過老美的轟炸機,先前近距離攔截老美的飛機,一般都是偵察機,像是P-8A或者是RC-135,這兩個類型的飛機已經攔截很多次了。
但是,對老美轟炸機的攔截,在以前還沒有先例,就算有,最起碼沒有在官網上對這件事進行過報道。
其次就是,在這麼遠的空域去攔截老美的轟炸機,先前在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在大陸周圍的海域附近進行攔截。
而這次實在比較遠一點的海域里進行攔截,這主要還是因為戰備的需求,轟炸機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再領海附近對國家發動襲擊。
等會在相對較遠的空中領域裡,發射遠程導彈襲擊我們國家,所以,對於我們的國防裝備來說,具備遠距離攔截轟炸機的能力,是必須要擁有的。
此次攔截,就展現出了我們國家在遠程攔截上的能力,向世界展現出了我們國家在防空領域上的實力。
至於當時老美說,我們的飛行員不夠專業,完全就是無稽之談,我們的飛行員經過專業的訓練,怎麼可能會不專業,要非得說一個詞,那就只能是技高人膽大。
用熟練的技術,來警告老美帶來的挑釁,隨時做到被擊落的準備,因為我們國家不管是天空、陸地還是海洋,都不是老美能隨意進出的地方。
可以說,今年攔截老美飛機的主要力量就是我們的殲-11,而它也被群眾們親切的稱之為戰機中的勞動標兵。
那麼,殲-11除了因為是攔截任務的主力以外,還有什麼其他的地方,吸引了大批粉絲的呢?
戰機中的勞模
其實,對於正常巡邏來講的話,我們在挑選戰機的時候,需要考慮成本和航程,殲-11目前是一款重型的戰機,使用的發動機也是我們國家比較先進的發動機。
所以在執行一些遠距離攔截任務的時候,要比殲-10更加輕鬆一點,另外在成本上要比我們的殲-16更便宜一點,性價比更高。
還有就是,殲-11算是蘇凱系統裡面的戰機,在氣動設計上,是非常經典的,舉個例子,在受到敵機氣流影響的情況下,依舊可以近距離攔截,性能上可謂是相當優秀。
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蘇聯當年就經常派遣蘇-27去攔截敵機,而且成功安全的返航幾率也非常的大。
這足以證明,我們的殲-11在攔截敵機這上面,可以給我們的飛行員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讓他們都可以安全的回到家中。
最後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殲-11本來就是我們國家部署規模最大的戰機之一,在時間上也算是很久了,所以說飛行員們對於戰機的掌握和磨合程度是很高的。
所以被分配去攔截敵機這樣的重擔,自然就被分配到了殲-11身上,綜上所述,殲-11在我們國家的部隊裡面,經常被派出去進行對峙、攔截是很合理的一件事。
其實,各國在戰機上的較量,一般都是相互損耗,尤其是在和平年代,耗費對方戰機的壽命,就是最大的戰略手段。
所以,就算是殲-11在各方面都非常的優秀,我們也不能鬆懈,要繼續保持循序漸進的腳步,爭取在未來,能走向更高的台階。
結語
作為軍事力量上代表成員之一,在未來現代化戰爭中,戰鬥機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所以,我們必須要不斷的創新,不斷的進步,才能更好的推進世界和平的目標。
如果你喜歡我的寫的文章,麻煩請點個「關注」,歡迎在評論區與我一同探討,願世界和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