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軍已有35年,印度軍隊終於從馬爾地夫撤軍了。據環球網報道,馬爾地夫新任總統穆伊茲在12月4日宣布,印度方面已經同意從馬爾地夫撤出全部軍隊,結束在馬爾地夫的長期軍事存在,未來馬爾地夫將沒有任何外國駐軍。
穆伊茲是11月17日宣誓就任馬爾地夫總統的,他一直被印度媒體認為是該國的親華派。馬爾地夫新任總統穆伊茲的主要政治主張就是要求印度從馬爾地夫撤軍。
目前,印馬兩國已經就印軍撤回達成了一致。這標誌著印度在馬爾地夫35年的軍事存在馬上結束。為此印度媒體大泛酸水,竟然認為印度撤軍的主要原因是馬爾地夫新總統親華,認為馬爾地夫民眾向中國靠攏,暗戳戳地示意中國蠱惑了馬爾地夫提出印軍撤回。
說到馬爾地夫的印度駐軍,還得從35年前的一場政變談起。
1988年12月,印度島國馬爾地夫突然發生政變,政變士兵包圍了總統府。馬爾地夫總統隨即請求印度出兵救援和干涉。印度立即同意出兵,並且以「協助馬爾地夫穩定局勢」為由派出軍隊平息政變。印軍將這次緊急軍事干涉行動叫做「仙人掌」行動。
兩天以後的12月4日凌晨,印軍第6傘兵團和第10傘兵突擊大隊,搭乘伊爾-76、安-32運輸機和米-8直升機組成的大型機群,機降馬爾地夫,首先控制了馬累國際機場,在一天之內佔領馬爾地夫首都馬累,消滅了大量政變分子和僱傭軍,最終將馬爾地夫總統解救出來。
「仙人掌」行動是二戰以後最成功的合法的軍事干涉行動之一。
隨後,印度軍隊就順勢掌控了馬爾地夫的安全,在馬爾地夫修建軍事基地和對海監視雷達站,常年駐紮軍事力量,並向馬爾地夫提供海上巡邏機在內的軍事援助。
馬爾地夫距離印度600公里,是南亞最著名的度假勝地,由一千多個島礁組成,擁有純凈的白色海灘。同時也是印度洋上重要的地緣政治節點,其國際地位和地緣政治地位備受關注。
多數中國人對馬爾地夫的度假遊玩比較熟悉,但對印度如何掌控馬爾地夫軍隊和安全的事,所知寥寥。
從歷史和現實看過去,印度獨立前和獨立後在整個南亞和印度洋地區都是橫著走的,是稱王稱霸的,而且歷次戰爭也是戰無不勝的,做事毫無顧忌,對南亞周邊國家充滿了大國沙文主義作風,很隨便就能肆意欺負南亞弱小國家。
印度只是在1962年對中國的戰爭中被我們解放軍碾壓,對陣中國,印軍真的不堪一擊。但也就是那麼一次誰都沒料到的失敗,其餘的時間印度都是南亞地區的霸主。
目前印度已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軍事大國,印度自主能建造航空母艦,能造8000噸的大型相控陣導彈護衛艦,能造戰略核潛艇和常規潛艇,能研製第三代戰鬥機,能研製艦載機,能製造大型電子計算機,能造相控陣雷達和複雜的火控電子戰系統。能研製超音速巡航導彈和亞音速遠程巡航導彈,能研製洲際彈道導彈和潛射彈道導彈,能夠反導和反衛星,能夠登陸火星和登月,能製造和發射大型通訊衛星,能自主發射各種航天器,而且能一次發射一百多顆衛星(保持時間紀錄)。
你們說說,印度他是不是軍事強國?
從各個方面來看,印度是一個極為成功的發展中大國,印度的外部環境,社會發展活力,經濟發展勢頭和製造業的巨大潛力都十分明顯。此外,印度對西方世界非常的乖巧,是西方勢力的寵兒,競相拉攏。印度是西方眼中的全球新型經濟體的發展樣板。
假如沒有中國做為對比......
從1947年印度正式獨立以來,印度打遍南亞無敵手,而且想打誰就打誰,想欺負誰就欺負誰。例如,印度軍隊在1947年和1965年兩次打垮了巴基斯坦。印度還驅逐過老牌帝國主義殖民勢力,在1961年印度出動了4萬大軍全殲了3000名葡萄牙殖民軍,收復了存在數百年的果阿殖民地。讓印度一躍成為當時全世界殖民地解放運動的旗手。
在1971年,印度軍隊再次打敗了巴基斯坦,並且強行肢解了東巴,新建立了孟加拉國。到了1975年,印度還悍然吞併了小國錫金。到了1987年,印度出動了10萬大軍渡海乾涉斯里蘭卡內戰。然後是1988年印度閃電出兵干涉印度洋小國馬爾地夫,挫敗了該國的軍事政變。此外,印度還經常肆意插手孟加拉國、尼泊爾和不丹等國的內政。
印度近二十多年來的軍事力量增長較快,已經對巴基斯坦取得了較大的優勢。在1999年印巴卡吉爾高原冰川衝突中,印度軍隊經過8個月的高原戰鬥,獲得了明顯的勝利。
不管印度在南亞次大陸怎麼作妖,西方還是依然寵溺印度,上面說的這些軍事行動,如果是中國乾的,那中國早就被西方妖魔化的不知道成啥鬼模樣了。但印度這樣幹完,在西方眼裡的口碑依然很好。
沒錯,大放光芒的印度從1947年建國至今,霸氣側漏,對外軍事行動從無敗績,除了在1962年對中國解放軍有一次悲慘的徹底失敗......
總結,印度是很厲害的,在沒碰到我們中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