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美軍一艘軍艦12月4日擅闖仁愛礁,解放軍艦艇予以跟監警戒。南部戰區指出,美軍行徑表明其是南海最大的威脅源,中國軍隊必確保本國主權及區域和平。
9月初,美軍艦艇與菲艦聯合巡航,地點在仁愛礁附近海域。11月底,美菲在南海進行海空聯巡,巡邏起點臨近台灣島,中國軍隊出動艦機。再到12月4日,美軍一艘定位較為尷尬的瀕海戰鬥艦擅闖仁愛礁海域,美軍介入區域事務的動作顯然越來越大。今年以來,圍繞中菲南海分歧有兩大關鍵詞。一,惡化。中菲海警熱線中斷,菲方發布的新安全文件中,將中菲分歧當做戰略挑戰。這一定義,預示著菲方有意持續投入資源,操弄對立對抗。杜特爾特時期,中菲間在妥處事態上形成一定默契。
這一默契在馬科斯時期已被打破,每月事態中,菲船擅闖、中方執法基本成為仁愛礁局勢的保留項目。其中10月22日菲船製造擦碰,隨行的西方媒體記者捕捉擦碰瞬間大做文章。中菲合作也受到影響,中企承接的填海項目中斷。中菲此前推進的三項菲鐵路融資項目擱置,菲方稱中方已無興趣,其將尋求新的融資來源。西方媒體助長下,菲國內反華輿論上行。由此衝擊中菲民間關係,並難以避免地為中菲經貿帶去負面影響。
二,聚集。菲律賓在成為外部勢力聚集,介入南海事務的橋頭堡。美軍在菲新設軍事基地,澳大利亞與菲軍建立部隊互訪機制。日本將菲作為突破裝備轉移原則的切入口,促進其軍工能力的釋放,促進其軍事力量海外部署。菲律賓近日還與法國啟動部隊互訪協議談判。
菲方在為域外軍力聚集提供平台。其自身在南海事務中越發扮演負面角色。這一背景下,中方在正面推進南海治理工作,也在將菲律賓與南海各國切割開。
菲方上月控訴中方在仁愛礁部署38艘船隻,在南海啟動填海造島工作。本月,菲方控訴出現新內容。菲方12月3日表示,11月13日時111艘中方船隻現身牛軛礁。12月2日菲方出動2艘巡邏艇前往該區域時,中方船隻已有135艘以上,中方船隻不斷增加的情況讓人震驚。菲海警方面稱,其對中方船隻予以無線電警告,但未有回應。中方船隻現身南海,使美菲搶修「坐灘船」的謀劃缺乏實施空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2月4日對菲方說法做出回應,汪文斌強調,牛軛礁是中方領土。相關區域是中方漁船作業及避風處,中方漁船在該區域的活動,菲方不應指手畫腳。
與此同時,中國海事局披露,12月4日到5日,南海相關海域將展開軍演。中方主張,區域事務應由各方協商治理,中方推進南海準則進程。而當菲方不接受協商方案時,中方顯然也有其他方案可供菲方選擇。域外的美、日、澳介入不足以作為菲方有恃無恐的支撐,歸根到底,中國工業體系帶來的軍工生產能力下,域外勢力已越發缺乏資格與中國在區域掰手腕。這一點在台海如此,在南海、東海同樣如此。中國福建艦航母將迎來海試,遼寧艦正進行戰鬥艦的改裝工作,山東艦已形成完整戰力。
同時,中國近日同東盟五國進行反恐聯演,同各國拓廣安全、經濟、政治互信。印尼與中國在雅萬高鐵項目上的合作,承載著印尼國家戰略規劃。中方在以行動推進區域一體化工作,這一背景下的菲律賓,在自絕於區域協同局面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