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或聯手對朝鮮動武?美簽訂協議對韓提供核保護傘,中方回應

2023年11月15日00:40:05 軍事 1464

據韓媒本月13號發布的報道稱,美韓防長於當天在首爾國防部大樓召開了第55次安保會議,並在會後發表了一份包含18項內容的聯合聲明。在這份聲明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朝鮮若對韓國使用核武器,美韓將立即採取應對措施終結朝當局」。除此之外,美韓兩國防長在本次會議中,對《定製型威懾戰略》進行了全面修改,大幅度提升了對所謂「朝核威脅」的延伸威懾,也就是動用包括核武器在內的所有軍事力量,確保韓國免受朝鮮核武器威懾。

而為了突顯「美韓團結」,雙方於14號聯袂上演了一出「復古秀」。有韓媒報道稱,包括美韓在內的多個國家,於14號當天在首爾召開了「聯合國軍司令部」成員國防長會議,藉助這次會議重申了「聯合國軍司令部」對於穩定半島局勢,遏制朝核威懾的「重要作用」,會後各方還發表了「和平宣言」,揚言一旦半島出現了針對韓國的敵對行為,聯合國軍司令部成員國將共同應對。

美韓或聯手對朝鮮動武?美簽訂協議對韓提供核保護傘,中方回應 - 天天要聞

雖然這一出政治作秀過於荒誕,但由於牽扯到半島局勢,因此我方的態度變得非常重要。有記者就此事詢問外交部的看法,發言人毛寧明確指出,作為冷戰產物的聯合國軍於法無據,已經脫離時代。有關國家打著「聯合國軍」的幌子製造緊張、挑動對抗,是對半島局勢的火上澆油,中方敦促有關國家停止這種欺世盜名的舉動,用實際行動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先是威懾朝鮮當局不得使用核武,隨後就召集「聯合國軍」的「舊部們」開誓師大會以表明立場,大費周章地搞出這種令人費解的行為藝術,反倒是讓外界看穿了美韓的真正用意。

美國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人為地製造半島局勢緊張,但目的並不是為了施壓朝鮮,而是藉由半島局勢緊張,倒逼中國、俄羅斯下場介入。但這種「下場」並不是真的發生正面軍事衝突,而是通過炒作這類風險,裹挾輿論讓中俄回到核軍控的談判桌上。

美韓或聯手對朝鮮動武?美簽訂協議對韓提供核保護傘,中方回應 - 天天要聞

這才是美國真正的目的。至於韓國尹錫悅政府則比較複雜,首爾檢察官出身的尹錫悅其實對於朝韓問題並不感冒,甚至在上台之後就毫不掩飾自己對朝當局的敵意。但是在韓國社會,「防範朝鮮」與「朝韓和解」是可以同時共存的,更不用說韓國的民族主義敘事中,朝鮮問題是無法忽視的,這就使得兩種對立的想法,各自擁有相當規模的受眾群體。因此尹錫悅搞出這一手,就是在推廣自己的構想,既用美韓軍事同盟的力量去壓制朝鮮,進而創造出一個完全由韓國主導的「半島統一」。但問題在於,美韓千不該萬不該,用「聯合國軍」,這個曾被中國解放軍志願軍戰士們痛打的名號去搞政治作秀。

從國際公理的角度,「聯合國軍」成立之初就是非法的,此後的歲月中更無人為其正名。退一步講,這種徹頭徹尾的冷戰產物早就該被掃進歷史垃圾堆,美韓還專門拿出來大造聲勢,根本就是貽笑大方。

美韓或聯手對朝鮮動武?美簽訂協議對韓提供核保護傘,中方回應 - 天天要聞

從歷史情感的角度,志願軍戰士們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尚不畏懼所謂的「聯合國軍」,在2023年的今天,繼續打著這面旗號的美國及其僕從勢力,只能讓激起中朝人民的鬥志,提醒我們永遠不要忽略來自外部的威脅。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印巴空戰創紀錄!核威懾下的極限拉扯? - 天天要聞

印巴空戰創紀錄!核威懾下的極限拉扯?

印控克什米爾槍擊事件後,印巴之間的緊張氣氛被推到了頂點。從當地時間5月7日開始,巴基斯坦多地遭到印度導彈打擊,雙方大打出手、交火升級。雖然雙方在交鋒過程中都有所保留,但外界仍對局勢進一步升級的風險表示擔憂。「辛多爾行動」48小時7日凌晨,印軍發動代號「辛多爾行動」的軍事打擊,對巴方9處目標進行導彈打擊,並...
清朝火器發展史: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的曲折之路 - 天天要聞

清朝火器發展史: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的曲折之路

清朝(1644-1912)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火器發展歷程既體現了傳統軍事技術的延續,也映射出近代化進程中的艱難與曲折。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清朝火器經歷了繼承、引進、停滯和改革的關鍵階段。
平均身高1.87米!中國儀仗隊紅場閱兵現場畫面來了,驕傲轉發 - 天天要聞

平均身高1.87米!中國儀仗隊紅場閱兵現場畫面來了,驕傲轉發

應俄羅斯國防部邀請,當地時間5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119名官兵在莫斯科參加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英姿颯爽走過紅場,展現中國軍人風采。另據新華社報道,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隊長張鼎新告訴記者,有102名隊員亮相紅場,他們平均身高1.87米,平均年齡2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