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一萬多志願軍戰俘,為什麼卻前往了台灣?

2023年11月11日10:40:09 軍事 1343
  •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如果說抗美援朝戰爭的遺憾有哪些,可能會有人會說第一次戰役中,因為情報失誤志願軍未能及時擴大戰果。

可能也會有人說,是在水門橋戰鬥中,沒能徹底炸斷美軍逃亡的希望,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遺憾,卻是在戰爭結束後發生的。

在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本應該回到祖國的兩萬餘名志願軍戰俘,卻有一萬四千多人被送去了台灣。而蔣介石的解釋居然是他們都是自願的?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一萬多志願軍戰俘,為什麼卻前往了台灣? - 天天要聞

他們為什麼會被送去台灣地區?他們真的是心甘情願的嗎?最終他們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1951年夏天,第五次戰役結束後,中美雙方都認識到無法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擊敗對手,解決朝鮮戰場最好的方法,恐怕還得需要談判。

1951年7月20日,朝鮮停戰談判正式啟動,這場原計劃半年就能有結果的談判,卻在美帝國主義的惡意拖延下,足足談了兩年之久。

在這漫長的談判中,除了賠償、停火線劃定、兩國分界線劃定等問題,其中談得時間最久的,就是關於戰俘該如何遣返。

本來戰俘問題應該是最好解決的,因為根據國際認可的《日內瓦公約》,戰爭雙方就應該在戰爭結束後,分批或一次性釋放全部戰俘。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一萬多志願軍戰俘,為什麼卻前往了台灣? - 天天要聞

但是由於朝鮮戰爭的特殊性,《日內瓦公約》中國際公認的戰俘處理方法,居然被美國人惡意歪曲起來了。

因為當時冷戰已經爆發,美蘇之間圍繞著兩種社會制度正斗得厲害,朝鮮戰爭雙方,本質上就是代表著兩種社會制度的戰爭。

所以說最後的戰俘怎那麼釋放,也帶有著兩種社會制度競爭的因素。

當時,中國人民志願軍對待所俘虜的聯合國軍俘虜,並沒有想著把他們當成國際政治博弈的工具,而是嚴格執行我軍的戰俘政策,甚至還舉辦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戰俘運動會。

但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卻不這麼想,尤其是美國,他們在停戰談判才開始時,就想著在戰俘問題上做文章,把戰俘送到台灣島去,試圖以此來醜化共產主義制度。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一萬多志願軍戰俘,為什麼卻前往了台灣? - 天天要聞

有了這個想法後,美國人便著手在條約上找漏洞,因為這種行為是典型違反國際公約的,此時的美國還是想要裝一下的。

於是,美國人在一開始提出了所謂的一對一交換原則,也就是雙方實現對等遣返,可這是明顯違背國際公約的。

並且,美國人還在談判過程中含糊其詞,要求先讓雙方交換戰俘資料。

可是,美國人在談判中提交的戰俘人數,要比曾經提交給國際組織的數目少了四萬多人,並且在談判過程中始終無法解釋,這四萬多人究竟下落何處。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一萬多志願軍戰俘,為什麼卻前往了台灣? - 天天要聞

面對這種情況,中朝雙方是堅持要按照國際公約,堅持全體遣返原則。

但是美國一方面擔心十多萬朝鮮人民軍戰俘釋放後,會讓朝鮮軍隊恢復戰前主力,一方面又想拿兩萬志願軍戰俘做政治文章。

所以他一直拒絕在全體遣返原則下的戰俘談判,而是搞出了一個臭名昭著的自願遣返原則。

所謂的自願遣返,美國人的解釋是,為了保護每一位戰俘的人權,戰俘們可以自願選擇是否回到中國大陸,意思就是要充分保護戰俘的自主性。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一萬多志願軍戰俘,為什麼卻前往了台灣? - 天天要聞

暫且不說戰爭結束後,所有戰俘應該回到各自的故鄉,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只說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戰俘營內,真的存在自願遣返嗎?

對於美國人的這種無理要求,中朝兩方一開始都是堅決反對的。

於是美國人便開始了拖字訣,一邊在戰場上不斷發動軍事行動破壞和平談判,想要用軍事壓力逼迫中朝談判員就範。

而另一邊,在聯合國軍的戰俘營內,美國人開始為所謂的「自願遣返」做準備了。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一萬多志願軍戰俘,為什麼卻前往了台灣? - 天天要聞

美國臭名昭著的「自願遣返」本質上是怎樣一回事,那些被裹挾到台灣島的志願軍戰士們,他們大多經歷了怎樣的人間煉獄?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不少志願軍都是解放戰爭期間,成編製投誠而來的國民黨士兵。

雖然其中絕大部分經過思想改造,已經成為光榮的人民子弟兵,但是部隊中仍然存在一些存留著舊軍閥思想的人,甚至還有極個別人想要回到國民黨的隊伍中。

於是,美國人的「自願遣返」政策,就是從這些心智不堅定的戰俘中開始的。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一萬多志願軍戰俘,為什麼卻前往了台灣? - 天天要聞

為了更好地策反戰俘,美國人找到了蔣介石,讓他派出一些特務進戰俘營,給志願軍戰俘打心理戰,對他們進行洗腦。

蔣介石聽到美國人的提議十分高興,很快就派去了一批經驗豐富的特務。

這些特務偽裝成戰俘,打進戰俘營,四處散播謠言,拉攏那些意志不堅定的戰俘,還向戰俘營管理人員提供名單,上面記錄的都是堅定的共產主義者。

隨著談判的推進,美國人的舉措愈發瘋狂,他們開始用簽名、刻字等手段,阻止志願軍戰俘選擇回到自己的故鄉。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一萬多志願軍戰俘,為什麼卻前往了台灣? - 天天要聞

不少志願軍戰俘,就是因為身體上被永久烙印上明顯的反動言論,無顏回到祖國,才被迫被裹挾到了台灣地區,但即使這樣,還是有很多志願軍戰俘堅定地想要回大陸。

有一個叫馮景良的志願軍連指導員,隨軍參與了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戰役,在第一階段打了不少勝仗,但是在第二階段所在部隊被美軍包圍。

在突圍途中,馮景良雙腿被炮彈擊中負傷,此時身邊只有一個同樣雙腿受傷的通信員,二人沒走出多遠,便被美軍包圍。

此時的馮景良誓死也不願做美軍的俘虜,直接和通信員一同跳進身後的河流。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一萬多志願軍戰俘,為什麼卻前往了台灣? - 天天要聞

但是由於河水太淺,馮景良二人只是被水嗆暈,很快便被美軍抬起來,直接送到了一個戰俘收容所。

當馮景良醒來的時候,他身邊好些受傷的志願軍戰俘,正在被美軍押送著往前走。

一路上,志願軍戰俘都在高歌《東方紅》與《志願軍戰歌》,敵人見此情景,不停用槍托、皮鞭擊打這些受傷的戰俘,但是歌聲卻依舊嘹亮。

然而真正的噩夢,等到他們進入戰俘營後,才開始。根據馮景良的回憶,當時美軍確實會幫所有受傷的戰俘療傷,這些戰俘一進戰俘營就會接受軍醫手術。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一萬多志願軍戰俘,為什麼卻前往了台灣? - 天天要聞

但是敵人怎麼可能這麼好心呢,美國人將那些剛從醫學院畢業的實習醫生拉了過來,讓志願軍戰俘們作為他們進行手術訓練的活體標本。

很多戰士就是在被這些醫生治病過程中,被活活弄死或弄成殘疾了。

馮景良運氣比較不錯,碰到一個醫術高明,且還有著良知的美國醫生,他才保住了自己的雙腿。

不久後,他便被送到了臭名昭著的巨濟島戰俘營,這個今日的旅遊勝地,在過去就是美國、「台灣當局」監禁、殘害志願軍戰俘的地方。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一萬多志願軍戰俘,為什麼卻前往了台灣? - 天天要聞

在這裡,不僅有志願軍戰俘,還有很多假戰俘真特務人員,他們和美軍一起虐待、迫害志願軍戰俘。除此之外,美軍在戰俘營幹的事,不亞於當年日寇與納粹的所作所為。

進入戰俘營之後,每個人前三天都要經歷三次毒打,從來不經過詢問,而是直接毒打。

像棍棒吊打都是比較輕的毒打,像鐵刷子刷腳心、鐵鎚敲指頭、老虎凳、手指插鋼釺等,都是美國人常見的刑罰。

除了肉體上的折磨,美國人還找來基督教牧師,每日給戰俘教授《聖經》,稍有不聽,便又是一頓毒打。

還讓國民黨特務來宣傳「台灣比大陸各方面都好」、「你們回去後就會被槍斃」等內容。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一萬多志願軍戰俘,為什麼卻前往了台灣? - 天天要聞

在殘酷的精神折磨後,他們還給戰俘刺字,其中最多的就是「反共抗俄」四個字,只要不刺,就不給水和飯,就算睡著了也會被直接打醒。

格外抗拒刺字的志願軍戰士,不少都會被直接打暈,然後強行在面部刺上反動話語。此外,他們還逼著志願軍戰俘們搞反共遊行,只要反對,就會遭到極為慘烈的對待。

1953年10月2日,志願軍戰俘張子龍在拒絕參加反共遊行後,直接遭到了美軍以及國民黨特務的毒打,隨後被活活挖出了心臟。

不僅如此,他們還將張子龍遺體進行切割,放在當天的飯菜內,逼著其他戰俘們吃下去。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一萬多志願軍戰俘,為什麼卻前往了台灣? - 天天要聞

即使這樣,大部分戰俘還是堅定選擇要回大陸。但美國人在意願甄別前,開始對戰俘們進行各種恐嚇,說要秘密處決那些選擇回大陸的戰俘。

然後無助的戰俘們,就只能一個接一個地被逼迫著說自願去台灣。

在第二天甄別時,依舊有大量戰俘堅持回祖國大陸的選擇,而美國人直接開槍擊殺,或者被逼著去選擇了台灣的那邊。

經過這次慘烈的甄別,兩萬多志願軍戰俘中,只有五千多人回到大陸,而剩下一萬四千人則被迫著「自願」去了台灣。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一萬多志願軍戰俘,為什麼卻前往了台灣? - 天天要聞

1954年1月20日,中立國遣返委員會將戰俘營重新交到了聯合國軍手中,讓聯合國軍將這一萬多名戰俘送到台灣地區。

具體工作由當時台灣地區國民黨「國防部」二廳廳長賴名湯負責。幾天後,賴名湯帶著工作組到了東京,和美國對接好後便去了漢城,舉行了美、韓、台三方會議,確定了如何運輸的事宜。

1954年1月23日,那一萬多名志願軍戰俘被逼著穿上了國民黨軍裝,從仁川港坐上了美國軍艦,朝著台灣島駛去。

「台灣當局」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強拉來了大量群眾與所有的宣傳機器,來「迎接」志願軍戰俘的所謂「回歸」。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一萬多志願軍戰俘,為什麼卻前往了台灣? - 天天要聞

兩天後,這些船到了基隆港,這些志願軍戰俘上岸後,乘坐兩百多輛大卡車,沿途播放廣播,沿著主要街道前進一直到了台北

蔣介石美其名曰的歡迎儀式,實際上,就是讓這些戰俘進行一次遊街,並且將其作為政治宣傳工具,而在「歡迎」結束後,這些戰俘便被當成無用的工具丟到一旁。

戰俘來到台灣後,並沒有台灣特務當時所說的給田給房給工作,而是經過逐個審查後,繼續被編入到台灣地區的國民黨軍隊基層。

被分散隔離檢查使用,干著最苦最累的活,還在軍隊中毫無人權,甚至在公開場合已經沒人提及此事了。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一萬多志願軍戰俘,為什麼卻前往了台灣? - 天天要聞

幾十年後,隨著兩岸三通的達成,不少當年的志願軍戰俘拿著這些年的積蓄終於回到了家鄉。可是時隔多年,家鄉早就物是人非,引得人們無盡地唏噓。

實際上,在戰俘遣返的問題上,除了美國與台灣地區不斷推動此事外,大陸方面還受到了來自盟友的壓力。

可以說,當時蘇聯與朝鮮這兩個夥伴,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自願遣返的結局。

1953年斯大林去世後,蘇聯的外交政策開始明顯的對西方緩和,蘇聯表示不需要朝鮮人強加的這場戰爭,極力想要推動戰爭結束。

為了談判順利推進,蘇聯認為中朝不應該繼續在戰俘遣返問題上繼續堅持自己的立場,要為中蘇朝三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出一定讓步,並且給中國施加壓力。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一萬多志願軍戰俘,為什麼卻前往了台灣? - 天天要聞

導致中國在軍事上稍佔優勢的情況下,最終還不得不在戰俘上做出讓步,最終大量戰俘被逼去了台灣。

而另外一個夥伴朝鮮,在漫長的談判過程中,也和中國產生了分歧。

由於戰爭主戰場在朝鮮半島,所以朝鮮並不願意為戰俘問題而導致戰爭一拖再拖,於是金日成放棄了全體遣返的想法並且反對中國在堅持自己的原則下談判。

甚至,金日成提出了那些志願軍戰俘,很多過去都是國民黨士兵,為了他們而努力是沒有特別的意義的。

其實,在斯大林還沒有去世,蘇聯還支持中國堅持全面遣返原則的時候,朝鮮就表現出了想停戰的願望,此時由於蘇聯支持中國態度,朝鮮也就沒多說啥。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一萬多志願軍戰俘,為什麼卻前往了台灣? - 天天要聞

隨著蘇聯外交政策改變,朝鮮便覺得沒有為了和自己「無關」的中國戰俘,而損害自己國家的利益,緊隨蘇聯腳步,要求中國做出讓步。

正是多方力量推動下,才促成了這一萬多人的悲劇,好在,最終他們還是回家了。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文章由「尋史奇談」原創首發,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允許,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進行轉載、搬運,侵權必究!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帕帕羅焦慮美造艦速度,擔憂被中國趕超 - 天天要聞

帕帕羅焦慮美造艦速度,擔憂被中國趕超

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直接攤牌,美國一年只能憋出1.4艘潛艇+1.8艘軍艦。這數據與中國一對比,太平洋都快裝不下老美的焦慮了——畢竟軍艦不是比特幣,印鈔機可印不出來。 但這事兒真只是數數誰....
「舒心小屋」讓官兵展笑顏,靜心之所成了不可或缺的存在 - 天天要聞

「舒心小屋」讓官兵展笑顏,靜心之所成了不可或缺的存在

新疆軍區某邊防團某連為官兵搭建設施助力心理服務——「舒心小屋」:給你一個好心情■王選利 劉欣雨推薦理由工作訓練生活緊張而忙碌,是基層官兵的常態。不過,身處集體之中,總會有那麼一個時刻,想要擁有一個安靜的空間,盛放那些不想外露的情緒,或者不被打擾地獨處一會兒。新疆軍區某邊防團某連緊貼官兵需求,在宿舍樓...
紅場閱兵三大看點  王明志:在當下為結束俄烏衝突營造有利國際政治環境 - 天天要聞

紅場閱兵三大看點 王明志:在當下為結束俄烏衝突營造有利國際政治環境

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將於5月9日在莫斯科紅場舉行,正式開始前的最後一次綵排已於5月7日順利完成。今年的紅場閱兵式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 新銳武器首亮相當地時間5月3日,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第二次綵排在莫斯科舉行(來源:央視新聞)在5月7日的綵排中,俄方共有超過1萬名軍事人員參加...
美軍測試AR全息戰場模擬系統:頭顯與沙盤共築多兵種協同推演新範式 - 天天要聞

美軍測試AR全息戰場模擬系統:頭顯與沙盤共築多兵種協同推演新範式

據 AXIOS 最新消息,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日前利用 Anduril Industries 研發的 AR 頭顯和一個名為「Sandtable/沙盤」的基物模擬進行了戰場演練。儘管官方對演練細節並未過多披露,但從 AXIOS 的報道中,這似乎是一個全息甲板般的虛擬世界,支持十幾人同時沉浸其中,共同查看戰場模擬態勢。美國陸軍中將、未來與概念中心主任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