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款半潛船訓練的畫面登上了央視,引發外界廣泛關注。從前方報道顯示,當時這艘船在夜間較好完成了裝載潛浮的科目,為接下來進行兵力投送奠定了基礎。
據悉,該半潛船安裝有長寬分別為100米和30米的特製甲板,最大下潛深度為6米,滿載排水量超過2萬噸,可以作為海上移動平台來使用。為滿足兩棲作戰需求,該船在船艉部位集中了各種功能裝備,讓甲板空間更加的充實。由於安裝有實時監測控制系統,其能夠確保安全狀態下的行進。從央視報道來看,該船此次執行任務具有高難度的特徵,這對船員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
其實,半潛船此次任務對象是全球最大尺寸的氣墊登陸艇--歐洲野牛級。作為烏克蘭研製的巨無霸,其擁有60節的最快航速,滿載排水量為500噸以上,不僅可以擔負火力打擊,而且還可以進行水雷防禦。早前我國曾以3.15億美元的代價引進了4艘野牛氣墊登陸艇。由於體型龐大,很多大型戰艦都無法承載它,而該半潛船卻能降服它。
在排水量方面,該半潛船遠低於美國的遠征轉運船塢艦,不過卻依然擁有良好的轉運能力,可以轉運兩棲作戰裝備。在美國媒體看來,解放軍可能會制定出由半潛船和野牛氣墊船聯合作戰的方案,以此軍事解放台灣。況且我國在建造民用半潛船方面積累了大量技術,這些都可以被用于軍事用途。
對此不少人質疑:為何不讓氣墊登陸艇單獨執行任務,而要用其他船去運送,畢竟它們航速更有優勢啊?雖然它們有速度,不過卻存在航程不足和過度耗油等缺陷,很容易被對手識別發現。如果用半潛船等其他船運送的話,將很好解決上述問題,這是執行快速行動的重要保障。
長期以來西方國家壟斷了半潛船的研發技術,而我國直到本世紀初才有所創新,誕生了「泰安號」這款半潛船。從此以後,我國在該領域便一發而不可收拾,持續提升建造規模,在全球的佔比也越來越大。除了數量多,技術也愈發先進,形成了強大優勢。